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文化:复兴古典同济天下》 超

《中国文化:复兴古典同济天下》 超

2.51、【单选题】据《礼记》记载,祭祀之前要斋戒(C)。

A、1天B、2天C、3天D、4天2、【单选题】“出门如见大宾”出自(C)。

A、《大学》B、《中庸》C、《论语》D、《孟子》3、【单选题】透纳是(B)著名艺术家。

A、美国B、英国C、法国D、意大利4、【判断题】“被之僮僮”指的是头饰或假发等类似之物。

(5、【判断题】安乐哲是美国知名汉学家。

(√)3.11、【单选题】郭璞是(A)时期的易学家。

A、两晋时期B、秦汉时期C、唐宋时期D、明清时期2、【单选题】《礼记》中认为《易》教的特点是(B)。

A、温柔敦厚√)B、洁净精微C、广博易良D、疏通知远3、【多选题】《周易》的洁净精微体现在(ABC)。

A、占筮B、读易C、处事D、明礼4、【判断题】《礼记》中认为不学《易》会贼。

√5、【判断题】占筮之前的准备是心斋。

(√)3.21、【单选题】《周易》是以(A)卦开始的。

A、乾B、坤C、需D、讼2、【单选题】《易传》又被称为(C)。

A、《易经》B、《周易》C、《十翼》D、《易学》3、【单选题】“元”对应四季的(A)。

A、春B、夏C、秋D、冬4、【判断题】“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出自《易传》。

√5、【判断题】乾卦是全阳的一卦。

(√)3.31、【单选题】“潜龙,勿用”是乾卦(D)的爻辞。

A、九五B、九四C、上九D、初九2、【单选题】“亢龙,有悔”是(C)的爻辞。

A、九五B、九四D、初九3、【单选题】“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出自(B)。

A、《论语》B、《周易》C、《论语》D、《尚书》4、【判断题】乾卦九二爻辞是“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5、【判断题】“群龙无首”出自《周易》。

(√)3.41、【单选题】复卦卦辞显示复卦是(B)。

A、元B、亨C、利D、贞2、【单选题】《象》言复卦是(D)。

A、泽上有水B、泽上有雷C、木上有火D、雷在地中3、【单选题】“修复,吉”是复卦(B)的爻辞。

B、六二C、六五D、上六4、【判断题】复卦只有一爻是阴爻,其余全是阳爻。

(×)5、【判断题】复卦六四的爻辞是“中行独复”。

√3.51、【单选题】在周代,国指的是(C)。

A、国家B、天下C、国都D、疆域2、【单选题】“同人于门,无咎”是同人卦(C)的爻辞。

A、六二B、九四C、初九D、九三3、【单选题】“同人于郊,无悔。

”出自同人卦(B)的爻辞。

A、六二B、上九C、初九4、【判断题】“易不可占险”中的“险”是指危险的事。

(×)5、【判断题】同人卦只有一个阴爻。

(√)4.11、【单选题】我们今天所读的《礼记》是(C)。

A、《仪礼》B、《周礼》C、《小戴礼记》D、《大戴礼记》2、【多选题】儒家礼学的“三礼”是(ABC)。

A、《仪礼》B、《礼记》C、《周礼》D、《礼论》3、【多选题】《礼记》包含内容有(ABC)。

A、通论性内容B、通礼性内容C、专礼性内容D、国礼性内容4、【判断题】《仪礼》是现存最古老的礼书。

(√)5、【判断题】《礼记》主要讲的是国家的政治制度。

(4.21、【单选题】“夫厚其生而薄其死”出自(D)。

A、《礼记》B、《周礼》×)C、《论语》D、《荀子》2、【单选题】在《礼记》中讲(B)的篇幅是最多的。

A、婚礼B、丧礼C、祭天礼D、家礼3、【判断题】儒家认为对待死亡要取一个“中道”的态度。

(√)4、【判断题】儒家的丧礼更关注的是活着的人如何对待死者。

(√)4.31、【单选题】“复”在古达丧礼中是(A)。

A、招魂仪式B、循环含义C、复兴目标D、再次祭奠2、【单选题】死者死亡27个月后的丧礼是(C)。

A、小祥B、大祥C、禫祭D、出殡3、【单选题】大殓后,埋葬前,只允许朝夕哭和(B)。

A、卒哭B、无时之哭C、时时之哭D、反哭4、【判断题】古代招魂的用意是希望亲人活回来。

(√)5、【判断题】丧礼中,亲人死后的痛苦不需节制。

(×)4.41、【单选题】五服中服期最长的是(D)。

A、齐衰B、大功C、小功D、斩衰2、【单选题】儿为父是服(D)。

A、齐衰B、大功C、小功D、斩衰3、【单选题】给母亲服的是(A)。

A、齐衰B、大功C、小功D、斩衰4、【判断题】五服是指五等丧服。

(√)5、【判断题】五服是古代社会关系的准则。

(√)4.51、【单选题】“节哀顺变”出自(C)。

A、《仪礼》B、《周礼》C、《礼记》D、《尚书》2、【单选题】“重,主道也。

”中的“重”是一种(B)。

A、服饰B、木牌C、礼节D、仪式3、【单选题】丧礼在古代是(C)。

A、社稷之礼B、诸侯之礼C、凶礼D、吉礼4、【判断题】“饭含”是“复”之后的仪式。

(√)5、【判断题】在先秦时代,埋葬是没有墓碑的。

(√)4.61、【单选题】郑玄将“望望然”解释为(B)。

A、哭泣之声B、张望之貌C、悲痛之情D、哀思之情2、【单选题】安葬完,回家后的哭泣是(D)。

A、卒哭B、无时之哭C、时时之哭D、反哭3、【判断题】“鸡斯徒跣”中“鸡斯”两字是错写。

√4、【判断题】“殷殷田田”是一种拟声词。

(√)4.71、【单选题】父亲去世后,服丧时用的苴杖的材质是(B)。

A、桐木B、竹子C、柳木D、松木2、【单选题】三年之丧的服丧一般时间是(C)A、36个月B、33个月C、30个月D、25个月3、【判断题】《礼记》解释服三年之丧的原因是从尊尊的角度。

(×)4、【判断题】《礼记》认为服丧三年是适应人情,表明人因丧亲而产生的巨大痛苦。

(√)4.81、【单选题】子思是(A)的孙子。

A、孔子B、孟子C、曾子D、荀子2、【单选题】大功的服丧时间是(B)。

A、25月B、9月C、5月D、3月3、【判断题】《礼记》中认为服丧时间越长越好。

(×)4、【判断题】“立中制节”是古代丧礼的一个重要原则。

(√)5.11、【单选题】《大戴礼记》的作者是(A)。

A、戴德B、戴圣C、戴礼D、戴仁2、【单选题】郑玄是(C)时期的经学家。

A、先秦B、西汉C、东汉D、唐朝3、【判断题】传和记都是对经的解释。

(√)4、【判断题】《曲礼》篇名的确定依据是全篇开始是曲礼两字。

(√)5.21、【单选题】郑玄将“安定辞”解释为(B)。

A、心宁静B、审言语C、慎行为D、明事理2、【多选题】“贤者狎而敬之”的解释有(AB)。

A、贤者对他人要狎而敬B、贤者给他人印象是狎而敬C、他人对贤者要狎而敬D、他人给贤者的印象是狎而敬3、【判断题】“毋不敬”体现了中国古礼的精神。

(√)4、【判断题】近习在古代是指君王宠爱亲信的人。

(√)5.31、【单选题】“若夫,坐如尸”两种解释是(C)和如果要做大丈夫。

A、假如你B、某个人C、发语词,无实义D、男子应该这样2、【单选题】祭祀者站着的样子称为(D)。

A、立B、尸C、敬D、斋3、【判断题】古代汉语中尸有尸和屍两种写法。

(√)4、【判断题】“坐如尸”是指坐着要如神一样。

(√)5.41、【单选题】下列关系不属于“本异今同”的是(D)。

A、婶婶B、嫂嫂C、儿媳D、姐妹2、【多选题】下列关系属于“本同今异”的是(ABC)。

A、姑姑B、姐妹C、女儿D、儿媳3、【判断题】兄弟姐妹之间服丧只需要服一年。

(√)4、【判断题】古代是以礼为是非标准。

(√)5.51、【单选题】古代刑律名的禽兽行是指(B)。

A、穷凶极恶B、乱伦的行为C、杀人越货D、偷盗2、【单选题】在古代,男性晚辈和女性长辈发生性关系称为(C)。

A、奸B、恶C、烝D、报3、【判断题】在中国古代,是否有礼是人和禽兽的主要区别。

(√)4、【判断题】在古代,男性长辈和女性晚辈发生性关系称为报。

√5.61、【单选题】德的古字,上面是直,下面是(A)。

A、心B、四点水C、示D、贝2、【单选题】“虽负贩者”中的“负”是指(B)。

A、经商的人B、干体力活的人C、负债的人D、没有诚信的人3、【单选题】《礼记》言,贫贱而知好礼,则(C)。

A、不骄纵B、不奢靡C、志不慑D、心怀礼4、【判断题】在《礼记》中,太上之德高于施报之礼。

(√)5、【判断题】做到敬需要将自己放在卑位。

(√)5.71、【单选题】《礼记》言,(D)可以开始学习。

A、5岁B、7岁C、8岁D、10岁2、【单选题】《礼记》中,二十称(A)A、弱B、壮C、艾D、老3、【单选题】古人的遗体是指自己的躯体和(C)。

A、灵魂B、遗志C、后代D、丈夫或妻子4、【判断题】在古代,7岁以下和80以上的人,犯罪不受刑。

(5、【判断题】儒家伦理中,对子女责任的要求很多。

(√)6.11、【单选题】下列人物中,(D)推动《左传》立博士。

A、汉武帝B、汉宣帝C、许慎√)D、刘歆2、【多选题】下列属于儒家五经的有(BCD)。

A、《论语》B、《诗经》C、《尚书》D、《春秋》3、【多选题】公羊家义理主要是(ABC)。

A、通三统B、张三世C、异外内D、明天理4、【判断题】春秋三传是指《公羊传》、《左传》、《谷梁传》。

(5、【判断题】《公羊传》是最早被官学肯定的。

(√)6.21、【单选题】孟津之会是(B)召集天下诸侯。

A、周文王B、周武王C、齐桓公D、秦穆公2、【单选题】春秋时期,国际关系处理原则是(A)。

A、以小事大B、以大事小C、诸侯平等D、共事天子3、【多选题】公羊家认为整个世界分为(ABC)。

A、中国√)B、诸夏C、夷狄D、天下4、【判断题】周代的公爵数量在所有爵位中是最多的。

(×)5、【判断题】西周时期,国与国之间是平等关系。

(×)6.31、【单选题】《春秋》中用一个字的使用表达对人或事的态度的方式被称为(A)。

A、一字褒贬B、一字明义C、一字诉事D、一字定性2、【单选题】《春秋》中被称为“公子”的人,其父亲是(B)。

A、天子B、国君C、大夫D、富商3、【单选题】《公羊传》言殊会吴国的原因是(D)。

A、吴国国力弱B、吴国国力强C、重视吴国D、将吴国视为外人4、【判断题】《春秋》一共记载了鲁国12位国君的历史。

(√)5、【判断题】小国的大夫在《春秋》会被称为“人”。

√6.41、【单选题】在古代,家里长子的排行是(A)。

A、伯B、仲C、叔D、季2、【单选题】孟姜女的姓氏是(B)。

A、孟B、姜C、田D、王3、【单选题】海牙国际法院位于(C)。

A、美国B、英国C、荷兰D、芬兰4、【多选题】《春秋》中诸夏和夷狄有(AB)的区别。

A、种族上B、文化上C、地域上D、政治上5、【判断题】春秋时期,人们常以排行作为自己的字。

(√)6.51、【单选题】召陵之盟是齐国和(B)会盟。

A、秦国B、楚国C、宋国D、晋国2、【单选题】通常将《春秋》中寓褒贬于文笔之中,而不直接表明态度的写法称为(D)。

A、一字褒贬B、杨抑结合C、春秋故事D、春秋笔法3、【单选题】楚成王时期,(C)后向中原发展受阻。

A、召陵之盟B、泓水之战C、城濮之战D、长平之战4、【判断题】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霸主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