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天然气项目计划书

生物天然气项目计划书

生物天然气项目计划书
一、生物天然气项目背景
“中国制造2025”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人才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二、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一)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生物天然气生产制造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
承办单位名称:运城某某有限公司。

项目规划设计单位:泓域咨询机构
项目战略合作单位:某某集团、某某研究机构
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综述
(一)项目建设选址
本期工程项目选址在运城某工业园。

(二)项目建设地概况
运城,古称河东,关公故里,山西省辖地级市。

运城地处山西西南部,北依吕梁山与临汾接壤,东峙中条山和晋城、河南济源毗邻,西、南隔黄河与陕西渭南、河南三门峡及洛阳相望。

运城因“盐运之城”得名,素有“五千年文明看运城”的说法,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女娲补天、黄帝战蚩尤、舜耕历山、禹凿龙门、嫘祖养蚕、后稷稼穑等传说均发生在运城。

运城是蜀汉名将关羽的故乡,涌现出了张仪、薛仁贵、王勃、王之涣、王维、柳宗元、司马光等文武俊秀。

运城是“中原经济区”、“山西转型综改试验区”和“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三个国家级经济示范区叠加的地级市,先后荣膺“跨国公司最佳投资城市”、“中部十大最佳投资城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中国十大魅力城市”、“改革开放30周年最受关注城市”等称
号,成功举办了第十九届世界模特小姐大赛国际总决赛。

(三)项目用地性质
本期工程项目计划在运城某工业园建设。

(四)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56755.03平方米(折合约85.09亩),净用地面积56755.03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85.09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生物天然气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生物天然气制造和经营的规划建设要求。

(五)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60.50%,建筑容积率1.66,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28%,固定资产投资强度214.19万元/亩,根据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

四、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一)中国制造2025
备受期待的《中国制造2025》出台,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目标,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描画了中国制造未来10年由大变强的清晰路线图,全面吹响了迈向“制造强国”的冲锋号角。

《中国制造2025》不是一般性的行业发展规划,而是着眼于国际国内大环境、产业变革大趋势所制定的一个长期战略性规划;其目的不仅在于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还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实现高端化的跨越发展。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为我国经济贡献了长达几十年的高速增长,推动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出色完成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阶段性任务。

但也要看到,制造业大而不强,正在成为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痛点”。

一方面,传统低成本优势逐步衰减,资源约束日益增强,产能过剩困扰加剧;另一方面,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许多发达国家纷纷高呼“重返制造业”,意图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重塑的博弈中争夺优势地位。

让制造业强起来,不但是解决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而且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决定着我国未来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发展轨迹,这个台阶必须上,这道坎必须迈。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10月中共十九大顺利闭幕,未来5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框架已经明朗,新一届领导班子将带领全国人民开启新的征程。

回顾过去5年,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基本实现了十八制定的目标,展望未来5年,每一个中国人仍需坚定不移的沿着党的大政方针政策继续奋斗。

改革开发以来的中国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个人的发展如果顺着国家的大政方针去努力,获得成功的概率将大大提高,对于投资同样如此。

那么十九大的大政方针政策是什么,未来的投资机会在哪里,以下将进行探讨。

(三)经济新常态
今年以来,我国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初显,突出特点表现在“稳”字上。

从需求侧看,在消费需求保持平稳态势的同时,投资需求稳中有升。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13.8%,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0.7个百分点,比今年1至2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

从供给侧看,在农业平稳发展的基础上,工业生产缓中趋稳。

按可比价格计算,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季度同比增长5.8%,比今年1至2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实现恢复性增长,1至2月份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8%。

这些积极变化,
对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和保持就业稳定,发挥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进一步分析,伴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效应持续外溢,结构优化的成果十分显著。

一是以改善投资结构为标志,第三产业增速明显快于第二产业。

一季度第二产业投资33664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投资50230亿元,增长12.6%。

无论从投资规模还是增长幅度看,第三产业都远高于第二产业。

二是以国内生产总值的产业增加值占比为标志,第三产业领先优势持续扩大。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9%,比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9.4个百分点。

三是以工业增加值增速为标志,工业继续向中高端迈进。

一季度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3.4个和1.7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2.1%和32.4%,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和1.7个百分点。

对比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由于新常态下结构调整不断取得新进展,稳增长因而持续获得新动能,这是当前经济运行中最为值得称道的。

五、项目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本期工程项目净用地面积56755.03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