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考优秀作文含例子及解析1.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在不断地出发,伴我们的,有亲情、友情、理想、知识、叮嘱……而这一切激励鞭策着我们勇往前行。
请以“带着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词语,将题目填充完整;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解析:参考例文带着梦想出发天空中的每一颗明星,都是一个美好的梦想,它像一盏盏明灯,指引我们向前去。
——题记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最诚挚的梦想,就连动物也不例外:小鸟梦想歌唱,小马梦想奔跑,小鱼梦想游泳等等。
也正是有了这些梦想,才有了令人陶醉的婉转鸟鸣,有了徐悲鸿笔下的“奔马图”,才有了成群结队的鱼季节逥游的壮丽景象。
也正是有了这些梦想,才有了导弹,鱼雷,才有了大自然的丰富多姿,才有了飞船上天,才有了杂交水稻。
梦想,使人充满活力。
它能把人从困境中拉出,给寒冷的人以温暖,给干旱的人以雨露,给黑暗的人以光明。
如果有人玷污了你的梦想,不要伤心,不要失望,那是妖魔在考验你的坚贞;如果有人劝你放弃你的梦想,不要犹豫,不要放弃,坚持你的想法,相信你的梦想。
英雄失去梦想,蜕作庸人;庸人失去梦想,变为废人。
当天空划过流星时,许下一个梦想吧,它会载着你去摘下那最美的成功之花。
带着梦想出发,它将是你忠实的伙伴;带着梦想出发,它将是你受益的良师;带着梦想出发,它将胜过一切财富,在你走入歧途时提醒你,在你伤心时安慰你,在你绝望时鼓励你。
它是精神闪光的标志,它是海中明亮的指明灯,带你走向成功之路。
不管你遇到了什么,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放弃你的梦想。
它胜过世上所有的财富,胜过所有世俗之物。
人可以没有金钱,可以没有知识,可以没有房屋,却一定要拥有一个梦想,它会替你挣来金钱,学来知识,建造房屋,娶妻生子,伴你走上成功的宝座。
珍惜你的梦想吧!带着它出发,哪怕你只是站在起跑线上,它也不会背弃你。
它会引领你,鼓励你,支持你一步一步,一点一点地走向成功,在你成功之际,它将化作最美的礼花,为你喝彩,为你骄傲。
带着梦想出发,让成功之花绽放!【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必须先在横线上填上词语才能完成作文。
在横线上可以填上梦想、希望、幸福、微笑、友谊等。
只要是符合题意,都可以。
“出发”强调的是开始或重新开始,他总是与目的连在一起,从出发到目的实现总有一个过程,所以”带着——“不仅在出发时而且要关联或影响全局。
在行文过程当中,有一个好的开头和结尾,能让作文锦上添花。
如文章的开头可以这样写:春天的第一道阳光总会眷顾开得最早的花朵,清晨的第一缕春风总会抚摸醒得最早的小草。
人生的旅途中无数个起点,有的人在出发时选择了沉默、压抑,有的人在出发时选择了忧伤、哭泣……而我选择了梦想。
当然,在作文的过程当中,运用抒情和议论能使文章更加感人。
学生作文,我们建议在开头、结尾和中间增加一些抒情和议论的成分,可以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考点:按要求写作。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花一世界。
一个人,一件事,一次经历,一本书或一处美景,只要我们用心去理解,去领悟,往往会带给我们心灵以巨大冲击,给我们灵魂以深度感触,它让我们终生难忘。
也许你能够从中悟到生活的幸福、友情的珍贵、奋进的艰辛甚至你肩负的责任……悟,能让我们体会到生活的真善美……请结合自身的经历与体验,以“悟”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2)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解析:悟冬天的风,从窗外跑过,我的心,也变得宁静起来。
它,携来了碎碎屑屑的雪花。
雪花轻轻拍打着窗户,瞬间化为点点水汽。
风停了,雪也停了,留下的是白茫茫的世界。
清晨的空气清新极了,雪,妆点了眼前的一切,纯白了这个世界。
我不情愿的在妈妈的催促下起床,半睁的眼睛显得无精打采,妈妈的絮叨还在继续,我看了看钟面,已经快八点半了。
走出家门,刺骨的风扑面而来。
街道上,人并不多,寥寥无几的行人都在急匆匆地赶着路,一个小小的身影吸引了我的注意。
那是一个小男孩,他手中拿着的一摞厚厚的报纸让他顿时变得与众不同。
很显然,他是来卖报纸的。
我在远处一直望着他,看到他从一个行人走向另一个行人面前,在他张嘴的两三秒之后,每个人都摆摆手或是摇着头走开了。
他的脸上也因为被拒绝而露出失望的表情。
我看着他,陷入了回忆,我也曾经卖过报纸,不过,我的目的并不是卖出报纸,而是体验生活,所以报纸卖不卖得出去对我来说并不怎么重要。
显然,这个男孩和我不一样,他的失望绝不是装出来的,但是,他为什么在这么冷的天出来卖报纸呢?我的脑海中涌现出一个大大的问号。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走近他,说:“请给我一份报纸。
”小男孩抬头望了我一眼,眸中闪过一丝惊喜,急忙从怀中抽出一份报纸递给我,我把钱付给他。
这时我才仔细打量他,他的脸被冷风吹的红通通的,刚刚递报纸给我的那只手上裂开了好几道口子,衣服很朴素,却很干净。
我问他:“你怎么在这么冷的天出来卖报纸。
”他愣了一下,疑惑地望了我一眼,这才张口说:“我们家很穷,我得靠卖报纸赚我下学期的学费,我不想再让爸爸妈妈为我操心了。
”他话音刚落,便从我身旁走开了,我望着他瘦弱的背影消失在路的尽头,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小男孩的话时不时在我的耳旁萦绕,我不禁感到羞愧,当他在风雪中卖报赚钱时,我却在温暖的被窝中睡觉。
当他试图用瘦弱的双肩扛起重担时,我却躲在父母宽大的羽翼之下。
男孩像一株不起眼的小草,在风雨中顽强地生长,当然比温室中的花朵更经得起磨练。
【解析】【详解】作文标题“悟”。
是词语式命题形式,首先,要仔细推敲“悟”的含义(“悟”,《现代汉语词典》:“了解,领会,觉醒”),并在“解词”的基础上对题目作整体把握和深层思考,进而在思维发散、展开联想的同时,迅速捕捉自己感受较深、材料较多的思想点,以形成正确、鲜明的主旨。
如由“悟”联想到相关的词语:感悟、觉悟、体悟……其次,审题立意时不妨运用“补充”或“设问”的方法使大题变小,虚题变实,进而确立鲜明的“主脑”。
如果写成记叙文,可以构思成“通过我看到(听到,读到)的有关×××人或事,悟出……”,这时,题目“×悟……”就是你的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所在。
如果熟读古今中外书籍,拥有大量事例史实,擅长写议论文,当然可以把它写成议论文,此时,由“悟”“补充”或“设问”而成的句子便可成为议论的话题。
无论如何,“悟”应是文章的中心词。
【点睛】所谓词语类命题作文是指仅以一个词语为题目的作文命题形式。
作为命题的词语,可以是动词、名词、形容词,也可以是其他词性的词语。
这些词语的共同点是内涵丰富,词义往往既有本义、引申义,又有比喻义、象征义。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明确词语的内涵,即明确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是什么,然后确定该词义的重点、难点、范围、对象、程度。
这是我们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的关键,也直接关系到作文写作的成败。
这是一道词语类命题作文。
审题立意时,首先要理解这个词语所包含的内涵和外延,切入题意的深层。
3.作文面对学习压力,同桌唉声叹气:“苦呀,比黄连还苦!”老师也许会权威道:“是苦也是乐呀!……”对面生存压力,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发牢骚:“苦呀,比黄连还苦!”年长的同事也许会劝道:“是苦也是乐呀!……”同窗好友共忆往日时光,常会感叹道:“那时光,是苦也是乐呀!……”在许多情境下,我们会听到“是苦也是乐”这么一句话,请你以“是苦也是乐”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少于600字;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文中不能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姓名、地名、校名。
解析:例文:是苦也是乐有人说苦与乐就像两盘葡萄,一盘苦的,一盘甜的,无论如何都要把它们吃完,你会怎么吃呢?先甜后苦,这是愚人;先苦后甜,这是庸人;智者,则会毫不在乎地把苦与甜拌在一起,一甜一苦地混着吃,只有这样才可以品出其中的真滋味。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无论是先苦后乐,还是先乐后苦,都不会比苦乐交替、苦乐相伴的人活得更真实、更有滋有味。
老子曾说过:“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正如章溢先生所说的"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死,而勾践以尝胆兴。
"那些生活在纸醉金迷、物欲横流的环境中的人,往往会沉溺在眼前这种骄奢淫逸的生活,被这一帆风顺的光景冲昏了头脑。
而恰恰就是眼前的这种快乐扑灭了人们心中积极的火焰,磨灭了追求,泯灭了理想。
最终让人遗失了自己,随波逐流。
故而,乐的时候要常思苦,因为眼前的快乐并不是永久的快乐,居安思危才能成就一番大业。
相反,那些吃得苦中苦的人呢?如匡衡,尽管穷得只能凿壁偷光,却不肯放弃读书,终学有所得,苦尽甘来,当上了汉元帝的丞相,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他挺过了痛苦的洗礼,品尝到了成功的快乐。
也许凡人很难有匡衡那样的好运气,也许我们很难遇到像汉元帝那样的伯乐。
虽说苦乐交替、苦乐相倚,但苦多乐少却又是大多数人的命运。
(注意和上段的衔接,学习衔接的方法)当苦纠缠你,陪伴你的时候,要学会忍耐,以一种正确的心态去面对苦难,或许你会发现另一种精彩。
(段中心句,暗示下文的"苦中作乐")奥斯特洛夫斯基饱受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折磨,以顽强的意志创作出了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他曾经说过:"我活着的每一天都意味着和巨大的伤痛作斗争。
"但当他取得创作的辉煌成就之后,终于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苦中作乐。
他无比欣喜的总结道:"再没有比战胜种种痛苦更使人感到幸福和快乐的了。
"他那以苦为乐的精神令人敬仰。
朋友,当你路过珠宝店,为那些浑身散发着晶莹剔透的光泽的钻石而驻足停留时,你可曾想到那些耀眼的光芒正是从一个个伤切面里散发出来的吗?所以,当你欣羡别人的快乐生活时,请不要忽视快乐背后隐藏的痛苦。
苦、乐,多么简单易懂的两个字呀!正是从这两个字中我们可以参透一个人的一生。
痛苦点缀着快乐,快乐蕴育着痛苦。
其实,快乐与痛苦就像大自然安排的昼夜。
没了昼的光明就无所谓夜的黑暗,没了夜的宁静就没有了昼的喧嚣。
我们生活在痛苦与快乐中,既然不能改变它们,又为何要哭丧个脸呢?亲爱的朋友,苦乐永不分离,请笑看苦乐,笑傲人生吧!【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为命题作文,“是苦也是乐”是一个关系型的话题,因此,构思行文时要注意到二者的关系,二者可以有所偏重,但决不能只写“苦”或者只写“乐”。
从一定意义上讲,“苦”与“乐”又是一对孪生兄弟,所以有人说“苦尽甘来”。
是的,只有经历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苦”,才能体会到凡人无法拥有的“乐”,这是一种痛苦并快乐着的境界。
“是苦也是乐”,包含着命题人对生活的理性思考: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我们的目光会聚焦在哪里呢?如果聚焦在痛苦、烦恼上,生命就会黯然失色;如果你把目光转移到快乐之中,你的生命就会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