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经典例题 百度文库
15.B
【分析】
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 ,再由 ,从而可得结果.
【详解】
解: ,
,
.
故选:B.
16.B
【分析】
先求得 ,根据 ,求得 ,进而得到 ,结合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
由题意,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 ,可得 ,
因为 ,即 ,解得 ,
当 ,( )时, ,即 ,
即 ,
从而 .
11.A
【分析】
由 和 求出公差 ,再根据 可求得结果.
【详解】
设公差为 ,则 ,
所以 .
故选:A
12.D
【分析】
设该女子第 尺布,前 天工织布 尺,则数列 为等差数列,设其公差为 ,根据 , 可求得 的值.
【详解】
设该女子第 尺布,前 天工织布 尺,则数列 为等差数列,设其公差为 ,
由题意可得 ,解得 .
故选:B.
17.B
【分析】
由已知条件,结合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得 ,即可求 .
【详解】
,即有 ,得 ,
∴ , ,且 ,
∴ .
故选:B
18.C
【分析】
利用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可得 ,即可得 ,再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
设等差数列 的公差为 ,则 ,
所以 ,即 ,所以 ,
所以
,
故选:C
【点睛】
对于D选项,由上述分析可知, 时, ,当 时, ,且 .所以数列 的前 项递减,第 项后面递增,不是等差数列,所以D选项错误.
故选:AB
【点睛】
等差数列有关知识的题目,主要把握住基本元的思想.要求等差数列前 项和的最值,可以令 或 来求解.
25.ABD
【分析】
由等差数列的性质直接判断AD选项,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的判断方法判断BC选项.
1、由 成等比,即 ;
2、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的应用.
10.C
【分析】
首先根据数列的通项 与 的关系,得到 , , ,再根据选项,代入前 项和公式,计算结果.
【详解】
由 得, , , .
又 ,
,
.
故选:C.
【点睛】
关键点睛:本题的第一个关键是根据公式 ,判断数列的项的正负,第二个关键能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和公式,将判断和的正负转化为项的正负.
【详解】
因为 , 是等差数列,且 ,
所以可设 , ,
又当 时,有 , ,
,
故选: .
9.B
【分析】
由题意结合 成等比数列,有 即可得 ,进而得到 、 ,即可求 .
【详解】
由题意知: , ,又 成等比数列,
∴ ,解之得 ,
∴ ,则 ,
∴ ,
故选:B
【点睛】
思路点睛:由其中三项成等比数列,利用等比中项性质求项,进而得到等差数列的基本量
一、等差数列选择题
1.《张丘建算经》是我国北魏时期大数学家张丘建所著,约成书于公元466-485年间.其中记载着这么一道“女子织布”问题:某女子善于织布,一天比一天织得快,且每日增加的数量相同.已知第一日织布4尺,20日共织布232尺,则该女子织布每日增加()尺
A. B. C. D.
2.在巴比伦晚期的《泥板文书》中,有按级递减分物的等差数列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大意是:10个兄弟分100两银子,长兄最多,依次减少相同数目,现知第8兄弟分得6两,则长兄可分得银子的数目为()
A. B. C. D.
7.已知等差数列 中, ,则 的前n项和 的最大值为()
A. B. C. D.
8.若两个等差数列 , 的前 项和分别为 和 ,且 ,则 ()
A. B. C. D.
9.等差数列 的公差为2,若 成等比数列,则 ()
A.72B.90C.36D.45
10.已知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 满足: ,若 ,则 的最大值为()
23.ACD
【分析】
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和通项公式,逐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求解
【详解】
因为 , ,所以a1=3,an=[1+(n-1)d](n+2n).若d=1,则an=n(n+2n);若d=0,则a2=6.因为a2=6+6d,a3=11+22d,所以若a1,a2,a3成等差数列,则a1+a3=a2,即14+22d=12+12d,解得 .
【详解】
由 .故选A.
4.C
【分析】
利用 得出数列 的通项公差,然后求解 .
【详解】
由 得, , ,
所以 ,
所以 ,故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数列的通项公式求解,较简单,利用 求解即可.
5.B
【分析】
根据条件列出关于首项和公差的方程组,求解出首项和公差,则等差数列 的通项公式可求.
【详解】
因为 , ,所以 ,
C.数列 为周期数列D.
29.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 ,其前 项和为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B. C. 中 最大D.
30.设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公差为 ,且满足 , ,则对 描述正确的有()
A. 是唯一最小值B. 是最小值
C. D. 是最大值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27.已知等差数列 的前n项和为Sn(n∈N*),公差d≠0,S6=90,a7是a3与a9的等比中项,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a1=22B.d=-2
C.当n=10或n=11时,Sn取得最大值D.当Sn>0时,n的最大值为21
28.已知数列 满足: ,当 时, ,则关于数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B.数列 为递增数列
13.在等差数列 中, , ,则 中最大的是()
A. B. C. D.
14.已知数列 的前项和 , ,则 ()
A.20B.17C.18D.19
15.设等差数列 的前 项之和为 ,已知 ,则 ()
A. B. C. D.
16.已知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 .定义数列 如下: 是使不等式 成立的所有 中的最小值,则 ()
22.已知数列 满足 , ( ),数列 的前 项和为 ,则()
A. B.
C. D.
23.已知数列 是首项为1,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1=3B.若d=1,则an=n2+2nC.a2可能为6D.a1,a2,a3可能成等差数列
24.记 为等差数列 前 项和,若 且 ,则下列关于数列的描述正确的是()
,所以 ,则 ,故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故选:BC.
【点睛】
方法点睛:
由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
(1)累加法,形如 的数列,求通项时,常用累加法求解;
(2)累乘法,形如 的数列,求通项时,常用累乘法求解;
(3)构造法,形如 ( 且 , , )的数列,求通项时,常需要构造成等比数列求解;
(4)已知 与 的关系求通项时,一般可根据 求解.
故选:D.
13.B
【分析】
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由已知得 ,可得关系 .再运用求和公式和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选项.
【详解】
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由 得, ,整理得, .
又 ,所以 ,因此 ,
所以 最大.
故出结果.
【详解】
因为数列 的前项和 ,
所以 .
故选:C.
A.25B.50C.75D.100
17.设等差数列 的公差d≠0,前n项和为 ,若 ,则 ()
A.9B.5C.1D.
18.在等差数列 中,已知前21项和 ,则 的值为()
A.7B.9C.21D.42
19.已知数列 是公差不为零且各项均为正数的无穷等差数列,其前 项和为 .若 且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选项D: 是等差数列,由等差数列性质得 , , 是等差数列,故对;
故选:BCD
【点睛】
熟练运用等差数列的定义、性质、前 项和公式是解题关键.
22.BC
【分析】
根据递推公式,得到 ,令 ,得到 ,可判断A错,B正确;根据求和公式,得到 ,求出 ,可得C正确,D错.
【详解】
由 可知 ,即 ,
当 时,则 ,即得到 ,故选项B正确; 无法计算,故A错;
A. B.数列 中最大值的项是
C.公差 D.数列 也是等差数列
25.已知数列 为等差数列,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d为常数)B.数列 是等差数列
C.数列 是等差数列D. 是 与 的等差中项
26.设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公差为 .已知 , , 则()
A. B.数列 是递增数列
C. 时, 的最小值为13D.数列 中最小项为第7项
【详解】
设10个兄弟由大到小依次分得 两银子,由题意可得
设数列 的公差为 ,其前 项和为 ,
则由题意得 ,即 ,解得 .
所以长兄分得 两银子.
故选:C.
【点睛】
关键点点睛:本题的关键点是能够读懂题意10个兄弟由大到小依次分得 两银子构成公差 的等差数列,要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 项和公式.
3.A
A. B.
C. D.
20.已知等差数列 满足 , ,则 ()
A.10B.9C.8D.7
二、多选题
21.设数列 的前 项和为 ,关于数列 ,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 ,则 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
B.若 ( , 为常数, ),则 是等差数列
C.若 ,则 是等比数列
D.若 是等差数列,则 , , 也成等差数列
A. B. C. D.
11.等差数列 中,若 , ,则 ()
A. B. C.2D.9
12.《张丘建算经》卷上第 题为:“今有女善织,日益功疾(注:从第 天开始,每天比前一天多织相同量的布),第一天织 尺布,现一月(按 天计)共织 尺”,则从第 天起每天比前一天多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