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专题2 无处不在的信息源1PPT课件
专题2 无处不在的信息源1PPT课件
记录 记录 文献
记录
无处不在的信息源
信息源,顾名思义,就是信息的来源。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出版的《文献术语》将其定义为:个人为满 足其信息需要而获得信息的来源,称为“信息源”。
--邹清鹂.信息源发展对情报学研究的影响.情报杂志,2007(7)
信息源的类型:
(1)按照信息资源的开发程度,信息源可分为潜 在信息源和现实信息源 (2) 按照存在的物质形态或者说信息所依附的载 体,信息源分为文献信息源和非文献信息源 (3) 依据对信息源的加工层次和集约程度,信息 源可分四种层次:一次信息源、二次信息源、三 次信息源和四次信息源。
一个完整的信息传递过程必须具备信源(信息的 发出体)、信宿(信息的接受体)、信道(信息 的传递媒介)和信息四个基本要素。
信息的属性
▪ 客观性 ▪ 扩散和传递性 ▪ 时效性 ▪ 可塑性 ▪ 共享性
信息的分类
一般根据信源性质不同,把信息分为三类: 自然信息:如天气、地壳运行、天体演变; 生物信息:生物体发出的信息; 社会信息:人类活动所产生及伴随的信息。
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 和思维领域中,它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 物变化和特征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 相互作用和联系的表征,是客观事物经 过感知或认识后的再现。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是物质 的一种属性。
信息的结构
Data-信息的原材料 Information-由人提供的有组织的数据 Knowledge-对信息的理解与认识 Wisdom-精炼的知识
关于信息的定义,多种多样,各个学科的学者从自身学 科的角度研究入手,对信息有不同的解释,作出了不同的 定义,尽管这些定义说法各异,但对我们理解信息概念均 有参考价值。
信息
香农----信息论创始人
“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 的不定性的东西。 ”
维纳—控制论创始人:
信息就是信息,既非 物质,也非能量。
❖普遍认同的一个概念--
简单的信息源结构
1.2 文献信息资源的类型
1 1
按照记录载体材料的不同划分
(1)手写型 (甲骨、竹简、帛书等)
甲骨文 商晚期兽甲骨文
手稿 印度梵文哲学手稿
帛书 中国古代写在
绢帛上的文书,又称 缯书。
(2)印刷型文献(期刊、图书等) 载体:纸张
记录手段:打字、印刷和复印等
优点:便于直接阅读,使用方便 缺点:体积大、存储密度低,不便于加工、整 理和收藏。
缺点:需借助计算机等先进技术设备才能阅读
了解信息和信息源,十分重要
■基本概念 ■文献信息资源的类型 ■文献类别的一般认识
1.1 基本概念
“信息”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概念,
南宋李中《碧云集暮春怀故人》一诗中 写道:“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 倚楼台”。----最早出现
唐许浑《寄远》 塞外音书无信息,道傍车马起尘埃
❖1979年版的《辞海》的解释也不外是 “信息即消息”。
记录在一定载体上的知识。
其中第三种形式称作文献
情报
情报:情报就是人们在一定时间内为一定目的而传 递的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它有明确的接收对 象,属于人工知识或信息的范畴,它来源于知识与 信息,是激活了的知识,动态的信息。
文献(literature、documen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 则》给文献下的定义是:“文献是记录有知识 的一切载体”。
构成文献有三个最基本的要素: ▪ 负载信息、知识、数据、事实的物质载体; ▪ 构成文献内核的信息、知识、数据、事实; ▪ 记录信息、知识、数据、事实的符号系统。
载体
知识
记录方式
形态
内容 构成文献的重要手段
信息、知识、文献的关系
文献 知识 信息
信息、知识、情报和文献之间的关系
事物 产生 信息 大脑加工 知识 传递利用 情报
载体:磁性和感光材料
记录手段:借助于特殊的机械装置(如复录机、摄 像机、录像机等)直接记录声音、图像
优点:直观、生动
缺点:制作成本较高,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设备才
能阅读
声像资料
(5)机读型(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网络数据库、 光盘数据库等)
载体:光、电、磁介质
记录手段:利用计算机进行存储
优点:存储密度高,出版周期短、易更新,传 递信息迅速,存取速度快,可以融文本、图像、 声音等多媒体信息于一体,信息共享性好、易复 制,识别和提取易于实现自动化
❖ 悬赏卡扎菲 ❖ 167万美元来自信息时代我们的痛苦是什么?
我们的痛苦是信息太多而不是没有信息!
❖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过度膨胀的年代,各种各样的信息,有 用的和没有用的,都充斥在我们周围。
❖ 如何从中选取其中有利的信息以达到我们的目的,以及如何 快速准确的选取信息以提高我们的效率是一个值得也是必要 学习的内容。
信息作为一个严谨的科学术语始于通信科学之中, 20世纪20年代,根据通信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需要,L哈特莱于1928年发表了具有经典意义的 论文—“信息传输”(Transmisson of
Information)首次提出了信息定义,并对信息 进行定量研究。
1.1 基本概念
信息(Information)
无处不在的信息源
《信息检索》专题之二
什么是信息素养
❖ 简而言之,就是能在需要的时候找到自己需要的 信息,并且能够对信息进行评价、管理、达到个 性化应用。
你知道吗?
❖军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处 ❖中统:国民党中央党部统计调查处
你知道吗?世界上最贵的信息 ❖ 悬赏本.拉登
❖ 5000万美元
❖ 悬赏萨达姆 ❖ 2500万美元
(3)缩微型(缩微胶卷、缩微胶片等)
载体:感光材料
记录手段:缩微照相
优点:存储密度较大、体积小、便于收藏保 存、便于远距离传递。
缺点:缺点是不能直接阅读,需借助缩微阅读 机才能阅读。
蒋介 石日 记的 缩微 胶卷 样品
(4)声像型文献(视听资料)(唱片、录音带、录 像带、幻灯片、电影片、多媒体资料等)
知识(knowledge)
定义: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存在和运动规律 的认识,是经过人脑加工处理过的系统化了的 信息。
国际经济合作组织主编的《知识经济》对知识的界定: Know-What Know-Why Know-How Know-Who
知识的存在形式
❖ 存在于人脑记忆中 ❖ 存在于实物中 ❖ 用文字、图形、符号、代码、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