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摘要】:演示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能开发学生的智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
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关键词】:实验教学;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8 由于实验具有有趣、生动、直观的特点,因此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降低对枯燥的理论的理解难度,同时通过学生动手做实验,提高学生的素质。
所以,实验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
以下是我在实验教学方面的心得:
要注意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实验教学时要培养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严肃认真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等,其中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
可是在实验时里,我们会看到这种现象,做分组实验时有的学生在各实验台窜来窜去的;有的同学在边做实验边大声嚷嚷;有的学生就抱着手看同组同学做实验说风凉话;演示实验时有的同学只看热闹不去思考等等。
科学态度的培养势必促进实验教学的进行,提高课堂效率。
要避免这些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初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态度的教育。
还要规范操作实验。
演示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做的每一步都是一个示范操作的过程,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教师演示不仅要规范,还要熟练、有条不紊、从容不迫,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去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旦操作失败,就会对学生造成心理暗示,同时不要过分夸大实验的危险性。
实验课前要对实验所用的仪器、药品做好准备,同时课前对实验做好预做工作,掌握好实验成功的条件、关键和所用时间。
在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时,观察要有目的,要全面、细致、敏捷。
强调要求:“视、听、嗅、触”来获取直接感知的“色、态、声、味”温度的变化、火焰的颜色、沉淀等现象及变化,边观察边思考。
如做有关氯气的制取时,就要求学生观察:仪器的安装连接及整套装置流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什么最后要用盛有Na0H 溶液的小烧杯来接收尾气?在做氯气性质试险时,就要求学生观察铜、磷、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烟、雾、焰……”等现象,使全体学生通过演示实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所以教师要做到:
、课前准备要精心
在实验前,教师先要积极指导。
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思想准备,一般在实验前2—3天布置,对实验的
原理、步骤、操作过程要清晰而明确,就必须要求学生在实验前预习做到:
1、根据实验的目的要求,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所需仪器、药品,并能画出实验的有关装置图、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2、列出实验操作步骤,指出实验注意事项,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及纠正,一切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例:高一学生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我就抓住了配制过程中“一算(计算),二取(称取或量取)三溶(溶解),四冷(冷却),五转移,六洗(洗涤),七振(振荡),八定(定容),九摇(摇匀)十装瓶”这一环节进行教学,使所有同学都抓住了这一要点进行操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实验设计和改进要精心
1、实验的精细化。
化学实验设计精细化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实验的整合。
化学课时少,我们可以把知识点进行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两个实验整合的同时,可以将教材的这两部分内容整合到一起,这样就可以节约课时,减少教学时间,同时使知识更具系统性,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实验的改进。
有的实验实验按照课本上的操作方法,现象不很明显,观察不到,对知识的理解印象不深。
就要对原有的方法进行改进。
4、实验的增加。
对于重要的知识,虽然教材未安排实验,但增加是必要的。
三、要创造实验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统的演示实验都是由教师先演示,学生观察现象,归纳得出物质的性质。
这种方式课堂始终掌握在教师的手中,课堂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看似有序,但学生是被动消极的知识接收者,没有积极的思维和创新,也没有探究的目标和方向,很多学生都不太注意教师的操作,只是等待成功的实验现象,没有完全融入实验过程中,只顾看实验的热闹,实验一旦失败,他们就会大为扫兴,很难从中得到知识和能力的提升。
酸碱盐这部分的演示实验多,操作比较简单,这样的实验学生完全能够完成的,而且随着化学的学习,学生的实验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些实验都由学生来操作,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没抢到操作的同学经常问我,老师,还什么时候做实验呀?同时,亲自实验对现象的准确描述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要运用视频教学的声像优势,积极指导实验。
视频教学表现力丰富,既能有效揭示事物的本质,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丰富教育内容,及时完成巩固、反馈、矫正、深化等教学环节,作为实验教学的辅助手段,有其独到之处。
如实验前,可放一些有关实验内容的视频教学片,介绍实验情况(一般学生都很感兴趣),有关操作、实验现象等,实验后,在分析实验时,又可重播,一些实验中不易注意的细节、关键。
特别是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一些复杂过程,通过多媒体形象地展示出来(如把漫长的实验过程迅速展示出来或是将稍纵即逝的过程慢速播放出来(即再现过程法)。
通过点对点的与学生交流,使同学加深
记忆,闯过认识误区,建立正确的观念,达到知识的深化,提高学习
效率和知识巩固率。
要创设家庭实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新课程理念指出,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此时,家庭小实验就显得尤为重要,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创设家庭小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比如学习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时,我将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改一下,上面铁棒接电源负极、下面
碳棒接电源正极,整个装置就上面留一
个小口让氢气出来,这就成了一个简易的家庭制消毒剂的实验。
六、要让学生认真做好实验作业,并加强实验考核。
每一次学生实验,都要求每个学生认真完成实验作业(实验报告及有关练习)特别要求:
1、能分析实验中所发生现象的原因,能进行综合推理,得出正确结论。
2、如做定量实验,还要分析所测数据是否正确、探讨误差产生的原因等。
3、如实验失败,除要求重做外,还要探讨失败的原因,如操作顺序是否颠倒,用量是否太多或太少,反应条件是否达到要求等。
4、对实验,还须进行书面考核。
以利巩固和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水平,达到知识的深化,形成较强的实验能力的知识。
化学知识来自实践又作用于实践,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好化学实验,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风雷.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的加强.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1(02)
[2]叶?'.采用不同实验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教师,2011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