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选修3-1教案4:1.3 电场强度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选修3-1教案4:1.3 电场强度教学设计

3 电场强度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必修加选修)第二册第十三章第二节《电场电场强度》。

这节是高中阶段电学内容学习的起点,也是高中物理的基础的内容之一,是本章的核心内容,同时又是电磁学知识的基础。

教材将内容放在库仑定律之后,是对库仑定律的深入理解,进一步明确了电荷之间作用是通过电场来实现的,同时又为后续电磁场的学习作好铺垫。

因此本节课具有承前启后,承上启下的作用。

是学好后续内容的基础。

另外,通过对电场的学习,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另外,《电场电场强度》一节具有抽象性强、知识点多(教材涉及电场、电场强度、检验电荷、点电荷的电场、电场强度的叠加等),场的概念很难理解、教学内容抽象(电场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对于场的感性认识除初中学过磁场外,接触很少)、方法性强(比值法、类比法)等特点。

二。

教学对象情况分析
我班是学校的重点班级,大部分学生基础相对较好,素质相对其他班级较高、理解能力较强,在教师的引导下敢于探索。

本章第一节《电荷库仑定律》的教学目标基本达到,学生对电荷之间存在库仑力,以及对库仑力的大小与电荷的电量和电荷间距离之间的关系已经有了清楚的认识。

学生基本掌握了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基本能使用实验仪器探索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三、教学设计思想
在《电场电场强度》这节课中,涉及比值法、类比法、实验分析法等物理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充满了物理方法论的气息,又是非常抽象的一节概念课。

教材通过与磁场类比,让学生重视物理规律发现和物理概念构建的过程,从而体验科学研究方法,以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素养。

具体的处理方式是,通过与磁场类比,使学生定性了解电荷周围也象磁体周围一样存在有场物质,通过演示探究,定性分析得出影响电场力大小的因素,给出电场强度的比值定义式。

同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在浓厚的探究纷围中解决抽象问题。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以生为本”,落实“三维目标”,注重探究与互动,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学中要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并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就必须努力使课堂学习成为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过程。

本节课希望能在这些方面作出一些有效的尝试,利用问题探究、实验探究进行教学。

一、引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库仑定律,请
同学们回忆一下:库仑定律的内容是什
么?
教师:我们学过的各种力中,有哪些是
接触力,哪些是非接触力?
接触力有:
非接触力有:
思考: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怎样发生的?
学生思考回

学生思考回

加深对
旧知识的理

通过接
触力和非接
触力的比较
将“场的物
质性”形象
化,突破难

二、新课教学
1、电场
2、电场强度
1)认识试探电荷
提示:类比初中学习过磁力。

磁力可以
发生在两个相隔一定距离的物体间,磁力
通过磁场作用。

讨论:把课本中介绍电场的关键性语句
标出来,然后总结发言。

教师板书:
思考1:电场看不见,又摸不着,我们
怎样去认识它、研究它呢?
提示:与磁场类比。

初中我们是怎么
感受磁场的存在的呢?
我们能不能也在电场中放入一个类似
于小磁针的物体进行研究呢?
请同学谈谈对试探电荷的理解。

照下图演示,请问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这一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思考、猜
想、讨论回答。

学生交流后
总结:电场是一
种特殊的物质形
态;电荷之间的
相互作用是通过
电场来发生的,
电荷的周围都存
在电场,电场的
最基本性质就是
对放入其中的电
荷有力的作用
——电场力。

学生讨论回
答:在磁场中放
入小磁针,我们
也可在电场中放
入一个类似于小
磁针的物体。

能,我们称它
为试探电荷q。

帮助学
生认识场的
性质
帮助学
生理解试探
电荷,为进电荷A电荷B
电场
电场力
电场力
介绍并设问:Q是真空中的点电荷,
、2q、3q的试探电荷依次放在距离
的位置,受力各为多大?若将以上电荷分别放在距Q为2r的点,电荷受力又为多大?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3、点电荷电场的场强
荷所受电场力成正比,与试探电荷的电量q 成反比?电场强度E 与试探电荷有关吗?
例1、真空中有一个场源电荷Q =1.0×10-8C ,在距离它20cm 的A 点先后分别放入三个试探电荷q 1,q 2,q 3,请分别计算:
1、若q 1 =1.6×10-18C ,则该点电场强度大小是多少?
2、若q 1 = -1×10-17C ,则该点电场强度大小是多少?
3、若在该点不放试探电荷,则该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又是多少呢?
投影学生计算结果,并作点评。

真空中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如何?利用电场强度定义及库仑定律推导正点电荷Q 产生的电场中在r 处某点电场强度。

投影学生的推导过程,并强调和拓展:
点电荷的场强公式:2r
kQ
E
拓展:描述点电荷周围空间的电场强弱、方向分布情况。

适用条件: 真空中的点电荷。

思考8:如果空间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场源电荷,某点电场的强弱又怎么决定呢?
教师提示:类比力的合成:下图中在A 点有几个电荷产生的场?A 点的场强E 又是由哪个电荷产生?
描述电场的电场强度是一个矢量,它们表示叠加后电场强度,遵循矢量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学生交流。

学生计算,可以讨论,
学生自行完成推导,
学生讨论交流:给出电场的叠加原理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让学生深入理解、体会电场强度由电场本身决定,和试探电荷无关。

加深对电场强度的理解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类比、知识迁移及逻辑推理 +Q A
r=20cm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