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血液中的离子所受的电场力和磁场力的合力为零。
在某次监测中,血管壁直径为3.0mm,血管壁的厚度可忽略,两触点间的电势差为160µV,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0.040T。
则血流速度的近似值和电极a、b的正负为()
A. 1.3m/s ,a正、b负
B. 2.7m/s,a正、b负
C.1.3m/s,a负、b正 D. 2.7m/s,a负、b正
7.如图所示,装置为速度选择器,平行金属板间有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带电粒子均以垂直电场和磁场的速度射入且都能从另一侧射出,不计粒子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若带正电粒子以速度v从O点射入能沿直线OO'射出,
则带负电粒子以速度v从O'点射入能沿直线O O'射出
B.若带正电粒子以速度v从O点射入,离开时动能增加,
则带负电粒子以速度v从O点射入,离开时动能减少
C.若氘核(2
1H)和氦核(
4
2H e)以相同速度从O点射入,
则一定能以相同速度从同一位置射出
D.若氘核(2
1H)和氦核(
4
2H e)以相同动能从O点射入,
则一定能以相同动能从不同位置射出
8.粒子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置于真空中的D型金属盒的半径为R,两金属盒间的狭缝很小,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与金属盒盒面垂直,高频率交流电的频率为f,加速电压的电压为U,若中心粒子源处产生的质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在加速器中被加速。
不考虑相对论效应,则下列说法正确是()
A.不改变磁感应强度B和交流电的频率f,该加速器也可加速α粒子
B.加速的粒子获得的最大动能随加速电场U增大而增大
C.质子被加速后的最大速度不能超过2πRf
D.质子第二次和第一次经过D型盒间狭缝后轨道半径之比为1:2
9.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并处在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
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滑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
在滑块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开始下滑时,滑块具有最大加速度
B.滑块达到达地面时的动能大小与B的大小无关
C.当B足够大时,滑块可能静止在斜面上
D.当B足够大时,滑块最后可能沿斜面匀速下滑
10.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轻质弹簧将挡板和一条形磁铁连接起来,此时磁铁对水平面的压力为N1,现在磁铁左上方位置固定一导体棒,当导体棒中通以垂直纸面向里的电流后,磁铁对水平面的压力为N2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长度将变长 B.弹簧长度将变短
C.N1>N2 D.N1<N2
11.如图所示,ABC 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绝缘轨道,其中AB 为倾斜直轨道,BC 为与AB 相切的圆形轨道,并且圆形轨道处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小球中,甲球带正电、乙球带负电、丙球不带电.现将三个小球在轨道AB 上分别从不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都恰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则( )
A .经过最高点时,三个小球的速度相等
B .经过最高点时,甲球的速度最小
C .甲球的释放位置比乙球的高
D .运动过程中三个小球的机械能均保持不变
12.如图所示为电磁轨道炮的工作原理图。
待发射弹体与轨道保持良好接触,并可在两平行轨道之间无摩擦滑动。
电流从一条轨道流入,通过弹体流回另一条轨道。
轨道电流在弹体处形成垂直于轨道平面的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电流强度I 成正比。
弹体在安培力的作用下滑行L 后离开轨道( ) A .弹体向左高速射出
B .I 为原来2倍,弹体射出的速度也为原来2倍
C .弹体的质量为原来2倍,射出的速度也为原来2倍
D .L 为原来4倍,弹体射出的速度为原来2倍 二、非选择题
13.(12分)如图所示,ab 为2L ,ad 长为L 的矩形区域abcd 内存在着匀强电场。
某质量m 、电量为q 的带电粒子以速度v 0从a 点沿ab 方向进入,不计重力。
(1)若粒子从c 点离开电场,求电场强度的大小;
(2)若将矩形区域的电场改为匀强磁场,其它条件不变,粒子也从c 点离开,求磁感应强度B 。
14.(13分)如图所示,在MN 与PQ 之间存在着磁感应强度为B =2×10-3T 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内。
在PQ 与CD 之间存在着电场强度为E =40V/m 的匀强电场,电场方向水平向左,宽度为L =0.2m 。
一质量为m =6.4×10-27kg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m ,放在导轨上且与导轨垂直.电源电动势为E ,定值电阻为R ,其余部分电阻不计.则当电键S 闭合的瞬间,棒ab 的加速度为多大?
试题答案
1.A
2.B
3.A
4.C
5.B
6.A
7.C
8. CD
9.AD 10.BC 11.CD 12.BD
17.解析:(1)如图所示,粒子在磁场中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
由几何关系,R =2O 1O 2=0.4m ,由牛顿第二定律,
R mv B qv 20
,解得:v 0=4×104m/s 。
2
mv
-
r
=v
m
r =m。
安培力F=BIL①
流过金属棒ab的电流强度I=E/R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sin α=ma③
由①②③式解得:a=BELsin α
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