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安全生产月安全知识考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 (30道,考15道) 1.影响人的安全行为的环境因素是( D )。
A.气质、性格、情绪、能力、兴趣等B.社会知觉、角色、价值观等C.风俗、时尚等D.光亮、气温、气压、温度、风速、空气含氧量等 2.工人患有矽肺病,主要是因为工作中长期吸入( B )A.石灰B.硅尘C.石膏 3.根据国家规定,凡在坠落高度离基准面( A )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A. 2mB. 3mC. 4m 4.( C )级以上的大风与雷暴雨天,禁止在露天进行悬空作业。
A. 四B. 五C. 六 5.使用单位没有按国家规定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的,按( B )有关条款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A.《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行政处罚办法》 B.《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 C.《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安全与卫生法〉行政处罚办法》 6.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 C )及有关规定,标准进行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证后,方可独立操作。
A.《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水平考核管理规则》 B.《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能考核管理规则》 C.《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 7.下列可能导致锅炉炉管爆炸的原因是( B )。
A.24小时不停使用锅炉B.水质不良C.炉渣过多 8.发现锅炉严重缺水,应( B )。
A 立即进水B 严禁进水,采取紧急停炉措施C 先进水,如发生异常立即停炉 9.下列粉尘中具有爆炸性的无机粉尘是( B )。
A.面粉B.煤尘C.水泥尘 10.普通纱布口罩能防止有毒气体进入人体吗?( B )。
A.能B.不能C.部分能 11.所有机器的危险部分,应( C )来确保工作安全。
A.标上机器制造商名牌B.涂上警示颜色C.安装合适的安全防护装置 12.触电事故中,( A )是导致人身伤亡的主要原因。
A.人体接受电流伤害B.烧伤C.电休克13.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达到( A )毫安时,对人有致命的危险。
A.50B.80C.100 14.人员被困在电梯中应( C )。
A.将门扒开脱险B.从电梯顶部脱险C.电话求救或高声呼喊 15.在雷雨天不要走近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远离至少( C )米以外。
A.10米B.15米C.20米 16.新、改、扩建项目的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 C )。
A.企业成本B.安措经费C.建设项目概算 17.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C)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A.当地B.本单位C.行业 18.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征,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 B )。
A.教育和考核B.教育和培训C.培训和考核 19.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单位的( C )对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负责。
A.保卫部门负责人B.安全部门负责人C.主要负责人 20.噪声级超过( C )分贝,人的听觉器官易发生急性外伤,致使鼓膜破裂出血。
A.100 B.120 C.140 21.在空气不流通的狭小地方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可能造成的危险是( B )。
A.中毒B.缺氧C.爆炸 22.扑救可燃气体火灾,应(C)灭火。
A.用泡沫灭火器B.用水C.用干粉灭火器 23.使用消防灭火器灭火时,人的站立位置应是( C )。
A.上风口B.下风口C.侧风方向 24.职业性安全健康监护体检,一线工人周期为( C )一次。
A.3年B.2年C.1年 25.生活噪声一般在( A )dB以下,对人没有直接生理危害。
A.80B.85C.90 26.静电电压可发生现场放电,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火灾,请问静电电压最高可达( C )伏。
A.50伏B.220伏C.数万伏 27.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合同时,要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B ),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毒素 B.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内容 C.单位提供的劳动保护用品 C.支付听力测试和诊治的费用 28.以下( C ) 种情形属于工伤。
A.职工上下班必经路线上自己摔伤B.因醉酒在岗位上受伤C.下班途中被汽车撞伤 29.易燃易爆场所不能穿( B )。
A.纯棉工作服 B.化纤工作服 C.防静电工作服 30.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 B )制度。
A.安全标志管理 B.登记 C.备案四.判断题(20道,考10道) 1.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 2.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领导责任。
(×,全面负责) 3.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 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 5.特种作业人员经过培训,如考核不合格,可在两个月内进行补考,补考仍不及格,可在一个月内再进行补考。
(×,应重新进行培训,培训后重新考核) 6.从事两种特种作业的人员,只要参加其中一种的特种作业培训与考核,即可上岗操作两种特种作业。
(×,应要参加两种特种作业的培训和考核) 7.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 8.用电安全要求:在操作闸刀开关、磁力开关时,必须将盖盖好。
(√) 9.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可以边作业边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10.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 11.生产经营单位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 12.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拒不承担或者其负责人逃匿的,由公安部门依法强制执行。
(×,应由人民法院) 13.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和准购证的式样和具体申领办法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制定。
(×,应有国务院公安部门) 14.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是企业,因此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法人负责制"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 15.任何电气设备在未验明无电之前,一律认为有电。
(√) 16.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进口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 17.工会在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三同时"审查验收时,只是提出意见,而无权参与、参加验收。
(×,工会有权参与并提出意见) 18.从事严重有毒作业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的工种,应适当缩短工作时间,一般每天要实行4至6小时工作制。
(√) 19.未成年工与童工的区别在于未成年工年龄为16周岁到18周岁是允许在一定条件下录用的,但要给予特殊保护;而童工的年龄小于未成年工,是法律禁止录用的。
(√) 20.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但在生产任务重时,从业人员可以先上岗,后培训。
(×,必须先培训,后上岗) 三.问答题(13题,考4道) 1.制定《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的目的是什么? 答:为了有效地防范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严肃追究特大安全事故的行政责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应包含哪几方面内容? 答: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应包含的内容为:(一)明确、具体的安全生产要求;(二)明确、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程序;(三)明确、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四)明确、具体的安全生产培训要求;(五)明确、具体的安全生产责任。
3.职业病的特点是什么? 答:(1)有明确的病因;(2)导致职业病的职业危害因素大多是可以检测的,而且需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致病;(3)在接触同样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4)有一定的临床症状;(5)不少职业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6)职业病是可以预防的。
4.从业人员的基本权利是什么? 答:从业人员的基本权利包括:(1)享受工伤保险和伤亡求偿权;(2)危害因素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3)安全管理的批评检举控告权;(4)拒绝违章指挥和冒险作业权;(5)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
5.因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被给予行政处罚的单位和个人享有哪些权利? 答:陈述权、申辩权、申请行政复议权、提起行政诉讼权和提出赔偿要求权。
6.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的种类有哪些?(至少3种) 答:(1)警告;(2)罚款;(3)没收违法所得;(4)责令改正、责令限期改正、责令停止违法行为;(5)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停止建设;(6)拘留;(7)关闭;(8)吊销营业执照;(9)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7.哪些高处作业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答:主要有三类:临边作业、洞口作业和独立悬挂作业。
8.事故查处"四不放过"原则是: 答: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
9.氧气瓶口为什么不能沾染油脂? 答:油脂,尤其是不饱和脂肪的油脂,很容易发生氧化发热反应,引起燃烧。
如果氧气瓶口沾有油脂,当氧气高速喷出时,高压气流与瓶口摩擦产,生的热量能加速油脂的氧化过程,极易引起燃烧,甚至引起气瓶爆炸。
10.2009年"安全生产月"的主题是什么? 答:2009年"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是:关爱生命,安全发展。
11."四不伤害"是指什么? 答:是指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12.建筑施工中,通常所说的"四口防护"是指什么? 答: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和出入口。
13.仓库内的气瓶应怎样排放才能保证安全? 答:气瓶放置应整齐,戴好瓶帽;立放时,应妥善固定;横放时,头部朝同一方向,垛高不得超过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