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费者行为学概述ppt课件

消费者行为学概述ppt课件

1.3.1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的理论来源 1.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与群体在与社会交互作 用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从属的社会行为。 3.社会学: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内在关系与社会发 展规律的学科。 4.人类学:是用历史的眼光研究人类及其文化的 科学。 5.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稀缺资源如何配置和利用 的社会科学。
1.3.2 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 2.问卷法 3.实验法 4.投射法(P17) 5.深度访谈法 6.在线调查法
1.1.3 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
1.消费心理 “心理”一般是指“所思所想”,是人的一种内心活动。 消费心理特指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发生的心理活动。即 消费者根据自身需要与偏好,选择和评价消费对象的心 理活动。 2.消费行为 “行为”一般指“所作所为”,是人受心理活动支配而 变现在外的行为。消费行为特指从市场流通角度观察的、 人作为消费者时对于商品或服务的消费需要,以及使商 品或服务从市场上转移到消费者手里的活动。 在实际应用中,消费者心理与消费者行为可以不加区别, 也可合起来成为消费者行为。
(4)《消费 者行为与营销 战略》~ 保 罗·彼德 东北 财大出版社
(5)《社会学》 ~ 戴维·波普诺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
第一章
消费者行为学概述
本章节课时安排2课时
1.1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对象
1.1.1消费与消费者 消费: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和 生产、分配、交换一起构成社会经济活动的整体, 是社会经济活动中十分重要的领域。即消费者是 人们消耗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以满足生产和生活 需要的过程。 消费包括生活消费与生产消费两大类。 生活消费如:吃、穿、住、行、通信、体育休 闲、娱乐等。 本课程主要研究消费者的生活消费。
2.消费者心理现象构成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心理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理Fra bibliotek意志过程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态度、兴趣、价格观

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
1.1.5 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1.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对象 消费者行为学是关于如何改善行为的科学。 “研究个体、群体和组织为满足其需要而如何 选择、获取、使用、处置产品、服务、体验和想 法,以及由此对消费者和社火产生的影响。”— 霍金斯等 “研究消费者个人和群体的消费行为。”—龚 振等
1.2.4 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提高宏观经济决策水平,改善宏 观调控效果,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2.有助于企业根据消费者需求变化组织生 产经营活动,提高市场营销活动效果,增 强企业竞争能力。
3.有助于消费者提高自身素质,科学地进 行个人消费决策,改善消费行为,实现文 明消费。
1.3 消费者行为的理论来源与方 法
1.1.2 消费者行为概述
1.消费者行为的含义
“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所采取的 各种行动以及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 过程。”—恩格尔(1986年) “感知、认知、行为以及环境因素的动态 互动过程,是人类履行生活中交易职能的 行为基础。”---美国市场学会
2.消费者行为的特点
(1)广泛性和分散性 (2)多样性和复杂性 (3)易变性和发展性 (4)非专家性和可诱导性
消费者行为学
第1章 消费者行为学概述
课程课时安排
本课程总计36个课时,每周3课时,累计12
周;
本课程参考书籍
(1)消费者 行为学;~(王 曼 白玉苓 熊威 汉 王智勇);机 械工业出版社, 第2版;
(2)《现代心 理学》~ 张春兴 著 上海人民出版 社
(3)《社会心 理学》~ 沙莲香 著 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
2.消费者概述
定义:人是消费的主体,于是消费就不能脱离 对消费活动中的人,即消费者的研究。
消费者包括广义消费者(购买及使用各种产品 与服务的个人或组织)和狭义消费者(购买及使 用各种产品与服务的个人或家庭)。
本课程主要研究消费者对象是狭义消费者。
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不仅仅是生活资料的 购买者和使用者,也包括参与消费者购买过程和 使用过程的所有人。
2.学科基础:启蒙于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 成长于20世纪30年代---60年代(典型理论的代 表为马斯洛的五需求理论、盖斯特、布朗的消费 者忠诚理论);创新与变革于20世纪70年代至 现在(代表人物为恩格尔)。
1.2.3 消费者行为在我国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西方引入我国的。 20世纪90年代中期基本形成以消费者为 主体的“买方市场”。 研究成果从“消费者心理学”到“消费者 心理与行为研究”最后转变为“消费者行 为学”。
2. 西方古代消费思想
“欲望是心理运动的源泉,一切情感、需 要、动作和意志均为欲望所引发”---古希 腊哲人亚里斯多德 “消费”术语---古希腊哲人色诺芬 “社会生产的目的是满足消费者需要”--法国西蒙斯 “看不见的手”---亚当·斯密
1.2.2 消费者行为学产生和发展 的基础
1.市场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 初—20世纪50年代;20世纪50年代—70年代; 20世纪70年代—90年代;20世纪90年代以后。
2.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和体系
1.消费者行为概述 2.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与购买决策分析 3.消费者的心理现象与行为研究 4.外部环境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5.网络环境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6.企业营销组合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1.2 消费者行为学的起源与发展
1.我国古代消费思想 萌芽期-春秋战国时期。 计然—“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 也”。 范蠡---“夏则资皮、冬则资絺。”“人弃 我取、人取我与。” 荀子---“养人之欲,给人之求。”
1.1.4 消费者的意识和心理构成
1.消费者意识
意识含义:是指人的神经系统对自己身心状态 和外界环境因素等变化的知觉和认识。或可称为: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自觉的反映。”主要由与劳 动和语言产生。
意识的层次:前意识(能够变成意识的东西)、 潜意识(未被个体觉知的意识状态)、边意识 (所获得的模糊不清的意识)、半意识(不注意 或略微注意的情况下所得到的意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