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期中试卷

政治期中试卷

高一政治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

共6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到农贸市场购买粮食、蔬菜、水果,到商店购买油、盐、酱、醋、服装、鞋帽、文化用品。

根据这一日常经济现象回答l—2题。

1.我们购买这些物品之所以说都是商品,是因为()
A.它们都具有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B.它们都花费人们的货币
C.它们都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D.它们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2.我们在购买这些商品时都花费一定数量的货币。

在这里“货币”执行了()
A.价值尺度的职能
B.流通手段的职能
C.支付手段的职能
D.商品流通的职能
3.下列关于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论述正确的是()
①消费行为决定消费心理
②消费行为是消费心理的表现
③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
④消费心理引发的消费都是不理智的消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我们在购买这些商品时往往会“货比三家”,最终会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

这表明()
A.商品的质量决定商品的价格
B.追求“物美价廉”是人们生活的目标
C.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D.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成反比关系
5.决定股票收益的根本因素是
()
A.股票涨落的行情
B.持股人的个人素质和经验
C.国家对证券市场管理的力度
D.股份公司的经营状况
6.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但不能说与个别劳动时间没有任何关系,这是因为()
①只有降低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生产者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②个别劳动时间降低就必然导致个别企业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③商品生产者竞相降低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后必然引起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
④商品生产者竞相降低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必然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通车运营,有招当一部分旅客改乘火车,这促使从西北地区和青藏公路沿线进入拉萨的汽车客运价格、民航机票价格下降。

材料中铁路、汽车、民航运输服务属于()
A.互补商品
B.互为替代商品
C.价值相同的商品
D.使用价值相同的商品
8.公路客运和民航主动降低价格的目的是()
A.吸引旅客,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B.为乘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C.降低客运服务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提高其服务效率
9.“价格是市场的信号灯。

”这句话是说价格能反映()
A.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
B.市场上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
C.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D.市场上商品价值的变化
10.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虽然不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但又不得不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争刨名牌。

商品生产者重视产品的质量,争创名牌()
A.可以增加单位商品的份值量,使企业获得更多利润
B.有利于降低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C.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企业获得更多利润
D.有利于实现商品的价值,促进企业的发展
11.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
A.适度消费
B.多元化消费
C.可持续消费
D.健康消赞
12.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从卖方币场转向买方市场,许多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积极开发和研制新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但也有些企业因商品滞销而减产甚至停产。

这说明()
A.消费结构决定生产结构
B.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C.生产水平决定消费水平
D.消费方式决定生产方式
13.企业必须以效益最大化为目的。

这表明()
A.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有重要作用
B.企业是营利性机构
C.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的需要
D.提高社会效益是企业生产的惟一目的
14.某高一学生喜欢打球,疯狂崇拜NBA球星麦克格雷迪,跟父母软磨硬泡一个月,买了一双价格上千元的麦迪五代篮球鞋,他觉得这样可以拉近跟偶像的距离。

在轰动一时的超女总决赛时,又有学生花掉上万元高额话费为自己的支持对象投票。

上述消费行为()
A.是受从众心理影响的消费
B.违背了量人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
C.是重视精神享受消费的表现
D.是社会消费水平提高的表现
15.随着银行商业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以“存款第一,效益第一”作为本行的根本宗旨。

根本原因是()
A.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
B.银行存款多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银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D.商业银行是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企业法人
16.手机、电脑、MP3如今成了许多大学生的日常用品,俗称校园“三大件”,回宿舍玩电脑、上课发短信、走路听MP3,而由此带来的“学费外支出”迅速增长,令许多家长有苦难言。

这一现象给我们的消费警示是()
A.必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B.要防止消费滞后现象
C.要避免肓从,坚持理性消费
D.过于节俭是不可取的
17.“物多必贱”()
A.肯定了供求关系决定价值
B.肯定价值决定价格
C.没有看到价格由价值决定
D.否定了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18.在家庭生活中,如果把鸡蛋和肉类看作是替代商品。

那么,当肉类价格大幅上涨后。

所产生的影响是()
①消费者将减少对肉类的需求②消费者将增加对肉类的需求
③消费者将增加对鸡蛋的需求④消费者将减少对鸡蛋的需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9.至2007年7月21日,我国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经八次上调,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1.98%调整为3. 33%。

我国存贷款基准利润的八次上调目的是()
①增加流通领域的货币供应量,活跃市场
②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③抑制通贷膨胀
④刺激国内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许多企业都将“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这是因为()
①企业只要提高产品质量,就能获得效益
②市场经济的法则是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
③只要商品质高价优,就能使企业获得生存与发展
④质量高才会使企业形象好,有效益才会使企业有市场竞争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二.简答题:
十九世纪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大卫·科波菲尔》中写到:年收入二十镑,年支出十九镑十九先令六便士,结局是幸福;年收入二十镑,年支出二十镑零六便士,结局是痛苦。

请运用所学消费的有关知识简要回答:
(1)狄更斯评价“幸福”和“痛苦”的依据是什么?(4分)(2)同样是“年收入二十镑,年支出十九镑十九先令六便士”的人,获得“幸福”的程度也可能不同,为什么?(4分)
三、辨析题:(8分)
1.背景材料:2007年4月份以来,全国各地肉价普遍上涨,有的地方甚至创下历史新高,引起了各方关注。

究其原因,就是市场上的牛羊少了,供小于求,销大于产。

辨题:物以稀为贵。

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你是如何评价这一观点的?
【试题答案】
二.简答题:(52分)
(1)消费水平是由收入水平决定的。

“年收入二十镑,年支出十九镑十九先令六便士”,即适度消费,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因此结局是“幸福”。

相反,“年支出二十镑零六便士”,即超前消费,因此结局是“痛苦”。

(4分)
(2)“幸福”程度与消费效益有关。

在相同的花费条件下,人们所获得的满足和享受的程度会有差异。

消费效益与消费结构直接相关,消费结构合理,消费会产生积极的效益,获得的“幸福”程度就高。

反之,获得的“幸福”程度就低。

(4分)
三、辨析题(1)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它的价格下降甚至低价值;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甚至高于价值。

从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角度看,从商品供求关系引起价格上涨或下跌的角度来看,认为“物以稀为贵”是正确的。

(3分)
(2)市场上的商品价格不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而是由它的价值决定的。

猪肉价格上涨,根本原因是猪饲料价格上涨,养猪成本普遍提高。

供求关系只能影响而不能决定商品的价格,不能说物品稀少它的价值就
大。

从价值决定价格的角度看,认为“物以稀为贵”是不正确的。

(3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