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二次函数复习教案湘教版
二、要点整合
1、二次函数平移
例1:已知二次函数 y=ax2-bx+c (-1 《 b<1》. 当 b 从一 1 逐渐变化到 1 的过程中 , 它所对应的抛物线位置也随之变动 , 下列关于抛物线的移动方向的移动方向的描述中 , 正确的是( )
(A)先往左上方移动 , 再往左下方移动
(B)先往左下方移动 , 再往左上方移动
(C)先往右上方移动 , 再往右下方移动
(D)先往右下方移动 , 再往右上方移动
2. 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及顶点坐标的求法
例2已知抛物线y=ax2 + bx+c经过 (-1,0),(0, - 3),(2, - 3) 三点 .
(1) 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
(2) 写出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3. 二次函数的图象及 a 、 c 、 b2-4ac 的符号
(1) 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 .
(2) 二次函数 y= a x2+bx+c( a≠ O) 的性质
例3.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 , 一次函数 y= ax+b 和二次函数 y=ax2+bx 的图象可能为图中的()
(A) (B) (C) (D)
4、综合应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解答问题.
有这样一道题目:“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经过点A(0,a) 、
B(1,-2)
,求证:这个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2.”题目
中的矩形框部分是一段被墨水污染了无法辨认的文字.
(1)根据现有信息,你能否求出题目中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若能,写出求解过程,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请你根据已有信息,在原题中的矩形框内,填上一个适当的条件,把原题补充完整.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学习二次函数时,要注重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在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化中,在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关系式的过程中,在利用二次函数图象求解方程与方程组时,都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四.自我测试
1.抛物线经过点(3,-1),则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
2.抛物线,开口向下,且经过原点,则k= .
3.点A(-2,a)是抛物线上的一点,则a= ; A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B 是;A点关于y轴的对称点C是;其中点B、点C在抛物线上的是.
4.若抛物线的顶点在x轴上,则c的值是.
5.把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所得新图象的函数关系式为.
6.已知二次函数的最小值为1,那么m 的值等于 . 7.二次函数的图象在x 轴上截得的两交点之间的距离为 .
8.抛物线的对称轴是 ,根据图象可知,当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9.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是y 轴,且经过点(-2,-2),则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 .
10、心理学家发现,学生对概念的接受能力y 与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x (单位:分)之间满足函数关系:)300(436.21.02
≤≤++-=x x x y .y 值越大,表示接受能力越强.
(1)x 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增强?x 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降低?
(2)第10分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多少? (3)第几分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
2019-2020年九年级数学下册 等价转化思想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体会什么是等价转化思想,会利用等价转化的思想解决常见问题。
学习重点、难点: 运用等价转化思想。
教学过程:
一、典型例题分析: 例1、阅读材料:
如图1,过△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作出与水平线垂直的三条直线,外侧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叫△ABC 的“水平宽”(a ),中间的这条直线在△ABC 内部线段的长度叫△ABC 的“铅垂高(h )”.我们可得出一种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新方法:,即三角形面积等于水平宽与铅垂高乘积的一半. 解答下列问题:
如图2,抛物线顶点坐标为点C(1,4),交x 轴于点A(3,0),交y 轴于点B.
(1)求抛物线和直线AB 的解析式;
(2)点P 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上的一个动点,连结PA ,PB ,当P 点运动到顶点C 时,求△CAB 的铅垂高CD 及;
(3)是否存在一点P ,使S △PAB=S △CAB ,若存在,求出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点评〗(1)是大家熟悉的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问题;(2)转化为阅读材料提供的方法来解决;(3)将面积的等量关系转化为方程。
(本题的面积也可用割补法求)
熟悉化原则:把生疏的转化为熟悉的,把未知的转化为已知的,把非典型的转化为典型的以充分利用已知的知识及解题经验。
图2
x
C O
y A
B
D 1
1
图1
例2、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与A(1,0),B(- 3,0)两点,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1)中的抛物线交y 轴与C 点,在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QAC 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Q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在(1)中的抛物线上的第二象限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PBC 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及△PBC 的面积最大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点评〗(1)是大家熟悉的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问题;(2)转化为在对称轴上求点Q 使QC+QA 的值最小;(3)将面积转化为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定点确定最大值。
归纳总结:等价转化是指同一命题的等价形式。
可以通过变量问题的条件和结论,或通过适当的代换转化问题的形式,或利用互为逆否命题的等价关系来实现。
常用的转化策略有:已知与未知的转化;正向与反向的转化;数与形的转化;一般于特殊的转化;复杂与简单的转化。
【课后作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1、如图,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有点,它们的横坐标依次为1,2,3,4.分别过这些点作轴与轴的垂线,
图中所构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从左到右依次为,
A
B
C
x
y
O
P 1
P 2
P 3 P 4 1
2
3
4
则 .
2、如右图,两同心圆,大圆半径为3,小圆半径为1,则阴影部分面积为
3、小丽参加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提供了下面3个有联系的问题,请你帮助解决: (1)如图1,正方形中,作交于,交于,求证:;
(2)如图2,正方形中,点分别在上,点分别在上,且,求的值; (3)如图3,矩形中,,,点分别在上,且,求的值.
4、已知,则代数式的值为
5、两个反比例函数和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所示,点P 在的图象上,PC ⊥x 轴于点C ,交的图
象于点A ,PD ⊥y 轴于点D ,交的图象于点B ,当点P 在的图象上运动时,以下结论:
①△ODB 与△OCA 的面积相等;
②四边形PAOB 的面积不会发生变化;③PA 与PB 始终相等; ④当点A 是PC 的中点时,点B 一定是PD 的中点.
其中一定正确的是 (把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少填或错填不给分). 6、如图,已知为直角三角形,,,点、在轴上,点坐标为(,)(),线段与轴相交于点,以(1,0)为顶点的抛物线过点、. (1)求点的坐标(用表示); (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设点为抛物线上点至点之间的一动点,连结并延长交于点,连结 并延长交于点,试证明:为定值.
(第3题图1) (第3题图2) (第3题图3)
k
y x
=1y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