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统编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统编版)
2、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 全国的统治。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尽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
漕运
中国古代历代封建王朝 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 经水路解往京师或其他 指定地点的运输方式。 用今天的话来说,它就 是利用水道(河道和海 道)调运粮食(主要是 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
在位期间开创科举制度,
修建隋朝大运河,迁都 洛阳,对后世颇有影响。
然而频繁的发动战争,
如亲征吐谷浑(中国古
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国 名),三征高句(gōu) 丽(lí),加之滥用民力, 致使民变频起。造成天 联系现实官二代,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 富二代带来什么 朝的覆亡。 启示?
二、大运河的开通
隋朝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公里,是 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隋炀帝时 开挖,共用五百余万民工,费时 六年
“天下转漕cáo ,仰此一渠。”
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从图中老百姓会遇到哪些情况
据文献记载,修建这段运河时,十五岁以 上男人都要被征用,同时从每五家抽一人, 或老或少或女,负担供应民工粮食炊事。 在当时劳动能力低下的情况下,开凿巨大 的工程,累死病死甚多。为了赶工期,隋 炀帝专门派遣五万多名彪形大汉做监工, 各执刑杖,昼夜监工。不到一年,被累死、 病死或殴打致死的劳工竟有“三四成” (《资治通鉴》隋记五),也就是说,在 修凿这段运河时,有一百多万人惨死在工 地上。
积极的方面:加强了南
北的经济、文化交流,
评
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价 消极方面:劳民伤财,给 老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
运河风光
运河风光
三点 四段 五河
隋朝的大运河
( 涿郡 )今( 北京 )
海河
(长洛阳) 黄河
安 淮水
五河
长江
江南河
钱塘江 (余杭 )今( 杭州)
隋炀帝龙舟模型
民谣 运河水,荡悠悠, 隋炀皇帝下扬州。 一心只把琼花看, 万里江山一旦丢。
扬州琼花,学名
“聚八仙”,号称 “维扬一枝花, 琼花 四海无同类”。
1、隋炀帝专为看琼花而开通大运河的说法 对不对?(观察运河的路线走向图)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统编版)
北
东魏 北齐 隋
南 朝北 魏 西 魏 北 周 的
北 朝
南宋
齐
梁
朝
统 陈一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隋军灭陈)
(1)建立者:
杨坚(北周外戚)
(2)都城 长安
二、隋朝经济的 。繁。荣。。
人口激增
标题繁盛一时什么垦意田扩大
思?
二世而亡,共38年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隋朝开国皇帝
隋文帝在位期 பைடு நூலகம்,加强中央集权, 改革官制,减免赋 税,使得社会经济 有较大的发展,出
现了“开皇之治”
的局面。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604年七月,隋 文帝病危,次子 杨广派人入宫将 父文帝杀死,又 假称文帝诏赐兄 杨勇死,缢杀之; 遂即位, 为 隋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