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题库朝花夕拾

题库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
一、选择题:
1、下列人物不是《朝花夕拾》作者的是(D)
A、周树人
B、鲁迅
C、周豫才
D、周作人
2、《朝花夕拾》是一本( A )
A、散文集
B、论文集
C、文学评论集
D、杂文集
3、《朝花夕拾》结集出版前,曾在何处连载(A)
A、《莽原》
B、《申报》
C、《奔流》 D《晨报副刊》
4、下列文章中,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 A )
A、《社戏》
B、《范爱农》
C、《父亲的病》
D、《藤野先生》
5、《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C )
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
B、先生不重视自己
C、想拯救国民的精神
D、生活条件太差
6、下列哪一个不是阿长的性格特点( C )
A.迷信
B.不拘小节
C.马虎
D.朴实
7、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 D )
A狗猫鼠 B五猖会C二十四孝图D琐记
8、范爱农和鲁迅初次相识的地点是:( C )
A、东京
B、北平
C、横滨
D、绍兴
9、下列事物中,哪一样不是阿莲河给鲁迅的父亲看病时所开的( D )
A. 败鼓皮丸
B.一对原配的蟋蟀
C. 平地木
D.经霜三年的甘蔗
10、因为阻止我们吃冰致使我们大半天玩不成,( D )被我们起了个“肚子疼”的绰号。

A.衍太太 B. 我母亲 C. 阿长 D. 沈四太太
11、下列说法,那个是正确的?( C )
A.《狗·猫·鼠》是鲁迅为了悼念自己的宠物小隐鼠而写的,他仇猫的原因是因为猫吃了他的隐鼠。

B.藤野先生向鲁迅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事,是因为他不赞成裹脚。

C.《父亲的病》中为父亲看病的两个医生是叶天士、陈莲河。

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了作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

12、下列神话出自《山海经》的是(C)
A、精卫填海
B、夸父追日
C、大禹治水
D、愚公移山
13、《五猖会》写的是一种(A)
A、迎神赛会
B、祭祀活动
C、民间艺术 D杂技表演
14、《五猖会》中作者对东关五猖会的盛况(D)
A、印象深刻
B、印象一般
C、印象模糊
D、完全忘却
15、《父亲的病》中父亲得的病是(A)
A、水肿
B、肺结核
C、流行性感冒
D、急性肠胃炎
多选
16、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有提及迎神赛会、看戏等儿时生活情节的篇目。

( AB )
A、《无常》
B、《五猖会》
C、《狗·猫·鼠》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7、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A E F );而(B )的故事则有些可疑;还有(C )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最让“我”反感的是( D G )。

A、子路负米
B、哭竹生笋
C、卧冰求鲤
D、老莱娱亲
E、黄香扇枕
F、陆绩怀橘 G 郭巨埋儿
18、“无常”的形象受到民众喜爱的主要原因是( D ),还因为( ABC )
A、形象特别
B、活泼诙谐
C、心地善良
D、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19、下列关于范爱农的介绍哪些是正确的?( CE )
A.范爱农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和鲁迅的关系一向很好。

B.范爱农向往城市生活,常常从乡下搭船进城。

C.范爱农对辛亥革命是非常欢迎的。

D.范爱农回国后,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和重用。

E.范爱农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相识的,回国后他和鲁迅曾经共事过。

20、我得到《二十四孝图》高兴的原因有哪些?( BCE )
A.能够更好的学习怎样做个孝子,报答父母的恩情。

B.归我一人独有。

C.和我之前的读物比起来,这本书鬼少人多。

D.这本书的制作精美。

E.书里的故事几乎是人人都知道的。

二、判断题:
1、《藤野先生》写于作者在厦门大学任教时。

(∨)
2、《范爱农》是一篇小说。

(×)
3、《藤野先生》中“匿名信事件”里引用《新约》上的句子是“你改悔罢!”(∨)
4、“黑瘦”、“浓墨的隶体‘一’字须”都是藤野先生的相貌特征。

(×)
5、导致鲁迅先生思想发生巨大转折的原因是“看电影事件”。

(∨)
6、鲁迅先生到日本留学前在北京读书。

(×)
7、《父亲的病》中也提到过“百草园”。

(∨)
8、《父亲的病》一文中的“父亲”是虚构的人物。

(×)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与“怪哉”这个典故有关的人物是东方朔。

(∨)
10、鲁迅上课时常趁先生不注意用宣纸绣像。

(×)
1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的百草园里的景物有菜畦、石井栏、皂荚树。

(∨)
12、红脸关公属于《五猖会》中所写的迎神赛会上装扮的鬼物。

(×)
13、《无常》中写到的“无常”是一种鬼神。

(∨)
14、《五猖会》中作者对父亲让我背《鉴略》的情景印象深刻。

(∨)
15、《五猖会》中作者对急于去看的东关五猖会的盛况没有具体描绘。

(∨)
16、“五猖会”上表演的节目有高跷、抬阁、马头。

(∨)
17、出自《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有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和哭竹生笋。

(∨)18、《二十四孝图》是一部宣扬封建孝道思想的著作。

(∨)
19、《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管《山海经》叫“画儿书”。

(×)
20、除“小引”和“后记”外,《朝花夕拾》正文共有10篇。

(∨)
三、简答题
1.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鲁迅仇猫的原因有哪些?本文中提到狗、猫、鼠,有怎样的用意?
2. 为什么作者反感“老莱娱亲”的故事?
3、“我”平时怎样叫保姆长妈妈?什么时候叫她“阿长”的?在《阿长和<山海经>》一文中,我对她的感情发生过哪些变化?
答案:
1. 一、它的性情和别的猛兽不同,捕到猎物定要尽情玩弄,颇与人们的幸灾乐祸,慢慢地
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

二、天生一副媚态,配合时候的嗥叫,闹得别人心烦。

三、吃了我饲养着的可爱的小小的隐鼠。

《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提到狗是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

猫在本文中是令人憎恶的,它“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

借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2. 招我反感的是“诈跌”,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这样说,违背儿童心理。

3、我”平时叫保姆长妈妈“阿妈”。

在“憎恶她的时候”叫她“阿长”。

我起初“实在不大佩服她”,原因是她“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又不许“我”走动,并动辄以告状相威协;睡觉的姿态不好,占了过多的地方;满肚子麻烦的礼节,等等。

后来“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是因为她常对“我”讲“长毛”的故事,某些情况表明她似乎有“伟大的神力”,于是对她“有了特别的敬意”。

我的隐鼠被害死了之后,我便当面叫她阿长,表现对她的不满。

后来因为她给“我”弄到了绘图的《山海经》,这是“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又使“我”对她发生了“新的敬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