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品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供应链策略研究论文

产品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供应链策略研究论文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aa供应链管理实训产品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供应链策略研究论文班级: 物流3122班成员: 彭青青丁丽华徐艳张娇老师: 吴邦雷日期: 2013年6月8号内容摘要本文在分析价值链和供应链战略的基础上,研究产品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供应链战略与策略的选择,并探讨产品生命周期中供应链战略如何与营销战略进行匹配,以提高供应链的运营水平。

并在文中介绍了供应链以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起源等一些内容,阐述了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特征,对供应链的构造策略计划等方面做了深入分析。

在文中我们先对产品的不同生命周期的起源、概念和内容做了具体的了解,并且面对不同生命周期的特点我们也提出来不同的应对策略,找到了解决方案,也知道了不同生命周期的意义。

然后我们又对供应链管理也进行了解释,从定义、起源、意义等方面做了较为完整的阐述。

最后我们紧接着论文主题,对产品不同生命周期都匹配了不同的供应链战略,还介绍了供应链的几个战略策略。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着重介绍的是产品不同的生命周期,分别有进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等,在对不同生命周期的产品特征做了了解后,深入研究了其不同生命周期中所存在的问题,要知道一件产品的完成和出售是一间过程漫长的事情,我们必须从产品的每个环节中都要下功夫,这样才能让顾客买到他们心仪的商品,也能让产品大卖特卖。

文章的最后一章是介绍的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些策略,例如有:渠道策略、外包策略、运营策略。

面对不同阶段的产品,对应有相应的、匹配的策略。

通过合理发展供应链管理有利于提高客户满意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节约交易成本等,为企业长足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主题词:生命周期供应链策略目录第一章产品生命周期 (1)第一节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第二节产品生命周期优缺点 (3)第三节产品生命周期的意义 (4)第二章供应链管理 (4)第一节供应链 (4)第二节供应链管理 (5)第三节管理要点 (5)第三章供应链战略管理 (6)第一节供应链战略 (6)第二节企业竞争战略与供应链战略的匹配 (6)第三节供应链战略五大策略 (7)结论 (9)参考文献 (10)前言供应链管理是近几年来在国内外备受重视的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这一管理思想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在工业发达国家兴起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和理念。

供应链管理的特点是把企业资源的范畴从过去的企业内部扩大到全社会甚至全球,使企业之间形成为了共同利益而结成的战略联盟。

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改造和整合业务流程,与供应商以及客户建立协同的业务伙伴联盟,实施电子商务的能极大的节约时间、降低成本,更好的满足客户的要求,从经营战略上加强企业的竞争优势,使企业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许多企业以将其视为决胜未来的战略利器。

因此,学习、研究供应链管理,对于转变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摒弃“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管理思想,迅速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快步迈向国际市场,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生产和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国内,供应链管理对于企业实现由“纵向一体化”向“横向一体化”的转变、迅速迈向国际市场、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然而我国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应用现状却差强人意,主要的问题表现为供应链管理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和它在实际运作中显示出的绩效不成比例。

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对供应链的认识还停留在操作层面上,没有把它看作是企业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因此,只有从全局角度出发进行规划的战略性思考,结合企业的竞争战略来构建供应链以获取战略匹配,才能使我国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产生质的飞跃。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企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用户需求层次升级和需求结构多样化,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

如何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有效地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而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是近年来国内外逐渐受到重视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与模式,是现代企业适应全球化竞争、满足客户对产品日益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有效途径。

供应链管理实际上是一种集成化的管理思想与方法,是通过反馈的信息流和物料流以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计划和控制等职能。

第一章产品生命周期第一节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起源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的。

二.产品生命周期定义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简称PLC,是指产品的市场寿命。

一种产品进入市场后,它的销售量和利润都会随时间推移而改变,呈现一个由少到多由多到少的过程,就如同人的生命一样,由诞生、成长到成熟,最终走向衰亡,这就是产品的生命周期现象。

所谓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进入市场开始,直到最终退出市场为止所经历的市场生命循环过程。

产品只有经过研究开发、试销,然后进入市场,它的市场生命周期才算开始。

产品退出市场,则标志着生命周期的结束。

三.产品的不同生命周期及策略产品的生命周期大约可分为:进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等。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中,销售量、利润、购买者、市场竞争等都有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可用表-1概括。

表1 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特征购买者爱好新奇者较多大众大众后随者竞争甚微兴起增加甚多减少处于不同阶段的产品,其采用的供应链策略是不同的;如在仓储与库存策略中,可采用下列具体策略为:1、进入期:投入研发资金,完善产品性能以满足目标客户期待;2、成长期:开始建立库存,并及时跟踪产品增长情况,预备适量的储位与资金;3、成熟期:建立稳定的库存量和供应体系,保持现在相关策略和客户满意度;4、衰退期:跟踪产品下降情况,对库存与资金做同步的减少;四.产品生命周期曲线1.周期曲线亦称“产品寿命周期”是指产品从进入市场开始到被市场淘汰停止生产所经历的时间,分为:进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如图所示:产品生命周期曲线图随时间推移,绝大多数产品的市场需要量将经历逐渐增长至一个最高点后再逐步下降的过程。

图中α点为盈亏分界点。

产品从研究试制开产品生命周期大致可在α点之前,由于需求量较低而不能弥补成本费用:投入期内由于新产品在设计和工艺上尚不成熟,用户对产品不熟悉因而需要量较少等原因,需要在设计、工艺和广告方面追加较大投资。

但因竞争对手较少,企业在订价上有较大自由度:成长期内市场需要量迅速扩大,产品设计和工艺逐渐成熟,企业获利量扩大,竞争对手大量涌人。

成熟期内虽然市场绝对需要量仍可以继续增加,但增长率却已经下降。

进入衰退期后,市场绝对需要量下降,该产品逐步被其他产品所替代。

2.生命周期曲线的特点:在产品开发期间该产品销售额为零,公司投资不断增加;在引进期,销售缓慢,初期通常利润偏低或为负数;在成长期销售快速增长,利润也显著增加;在成熟期利润在达到顶点后逐渐走下坡路;在衰退期间产品销售量显著衰退,利润也大幅度滑落。

如图所示:生命周期曲线图第二节产品生命周期优缺点一.优点:(1)产品生命周期(PLC)提供了一套适用的营销规划观点。

(2)它将产品分成不同的策略时期,营销人员可针对各个阶段不同的特点而采取不同的营销组合策略。

(3)产品生命周期只考虑销售和时间两个变数,简单易懂。

二.缺点:(1)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起止点划分标准不易确认。

(2)并非所有的产品生命周期曲线都是标准的S型,还有很多特殊的产品生命周期曲线。

(3)无法确定产品生命周期曲线到底适合单一产品项目层次还是一个产品集合层次。

(4)该曲线只考虑销售和时间的关系,未涉及成本及价格等其它影响销售的变数。

(5)易造成“营销近视症”,认为产品已到衰退期而过早将仍有市场价值的好产品剔除出了产品线。

(6)产品衰退并不表示无法再生。

如通过合适的改进策略,公司可能再创产品新的生命周期。

第三节产品生命周期的意义(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揭示了任何产品都和生物有机体一样,有一个从诞生—成长—成熟—衰亡的过程,不断创新,开发新产品。

(2)借助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可以分析判断产品处于生命周期的哪一阶段,推测产品今后发展的趋势,正确把握产品的市场寿命,并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产品生命周期是可以延长的。

第二章供应链管理第一节供应链一.供应链的起源供应链的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译自英文“StIpp1y Chain”,在20年代得到广泛发展所谓供应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即由物料获取、物料加工到成品送到用户手中这一过程所涉及的企业和企业部门组成的一个网络。

它是一个范围更广的企业结构模式,包含所有与之有关的上下游节点企业,从原材料供应开始,经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加工、组装、分销等过程直到产晶流向最终用户。

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和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

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值,给相关企业都带来效益。

二.供应链的含义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增值流、业务流及贸易伙伴关系等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一体化的管理过程。

在这种环境下,企业不仅要协调企业内计划、采购、制造、销售的各个环节,还要与包括供应商、分销商等在内的上下游企业紧密配合。

第二节供应链管理一.概念: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

从单一的企业角度来看,是指企业通过改善上、下游供应链关系,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供应链管理的意义1、供应链优化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客户需求,降低成本,实现利润,具体表现为:(1)、提高客户满意度。

(2)、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3)、节约交易成本。

(4)、降低存货水平(5)、降低采购成本,促进供应商管理。

(6)、减少循环周期。

(7)、收入和利润增加。

(8)、网络的扩张。

2、通过供应链管理和优化,企业可以达到以下多方面的效益:(1)、总供应链管理成本(占收入的百分比)降低超过10%;(2)、中型企业的准时交货率提高15%;(3)、订单满足提前期缩短25~35%;(4)、中型企业的增值生产率提高超过10%;(5)、绩优企业资产运营业绩提高15~20%;(6)、中型企业的库存降低3%,绩优企业的库存降低15%;(7)、绩优企业在现金流周转周期上比一般企业保持40~65天的优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