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中考政治专题

2019中考政治专题

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专题(6)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专题复习一:改革开放40年,深化改革正当时(7)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

4.改革开放4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能说明什么?谈谈你的感受:(8)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3.请你为增加农民收入,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

(2)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路;(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农村政策。

(3)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2)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科研。

(4)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发展社会主义。

(3)让科技成为农民增收的决定因素。

6.改革开放40年,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4)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5)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

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6)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主要原因:4.近年来党和政府“三农"问题采取了那些主要措施?(1)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免除农业税。

(2)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协作和艰苦奋斗;(2)帮助农民工再就业。

(3)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了中国力量;(3)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保障制度。

(4)坚持和落实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4)农村义务育阶段学生发放营养餐。

(5)坚持和落实了对外开放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5)实行“家电下乡”政策。

(6)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6)建立农村基本医疗卫生生保障制度。

(7)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6)加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专题复习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幸福家园(8)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金制度。

1.近几年来,中央连续出台关于“三农问题”的相关文件和政策,提出大力实施农村5.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中学生如何做?振兴战略,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说明了什么?得出哪些结论?)(1)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远大理想,立志为农村发展做贡献。

(1)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2)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将来投身到农村建设中。

(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积极向农民宣传党的农村政策和科学文化知识。

(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4)为推进乡村振兴献计献策。

(4)党和政府努力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5)关注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做好为农村服务的准备。

(5)我国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6.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什么重要意义?(6)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1)有利于加快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

2.我国为什么高度关注和重视解决“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2)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

(1)“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3)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4)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是确保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

(5)有利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4)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需要。

7.请你为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合理化建议。

(5)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1)党和政府要加强对“三农”的资金、科技、人才的扶持力度。

(2)要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支持和鼓励农民自主创业。

社会:(3)要加强农村干部、农民培训,提高素质。

(1)向公众宣传生态保护的意义;(4)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2)在全社会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5)要结合各地实际,发展特色产业,将农村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3)倡导人们坚持绿色消费,践行低碳生活理念;(6)要振兴农村教育,提升农村居民的整体素质。

(4)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专题复习三: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5)加强舆论监督。

5.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有什么意义?企业:(1)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节能意识。

(1)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2)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道德素质;(3)有利于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3)树立诚信意识,依法生产和经营。

(4)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6.我国扎实推进中央环保督查等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道理?(5)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1)我国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6.我们青少年能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做些什么?(2)我国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3)党和政府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2)积极宣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4)党和政府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积极参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各种活动;(5)我国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4)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专题复习四:“一带一路”、和平发展(5)从自身做起,如节约用水用电、不使用一次性筷子;1.我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原因是什么?(6)积极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

(1)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7.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体现我国哪些战略、国策和发展理念?(2)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互动的世界;基本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3)我国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4)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绿色发展理念。

(5)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8.请设计几个环保宣传活动:(6)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

环保主题班会;环保知识讲座;环保主题手抄报、黑板报;环保主题问卷调查;环7.“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有什么意义?保主题辩论赛、演讲比赛。

(1)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5.在建设生态保护、美丽中国方面,国家、社会、企业、公民分别怎么做?(2)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3)有利于我国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共同富裕;(1)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4)有利于加强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5)有利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建立健全资源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6)有利于展示我国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4)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7)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5)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文明的发展道路。

3.面对当今世界发展,青少年要怎么做?(1)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3)作用: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3)树立全球意识和国际观念。

2.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什么意义?(4)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1)有利于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5)增强责任意识,为国家建设建言献策。

(2)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3)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专题复习五: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4)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

一、我国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说明了什么?3.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2、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升。

3、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4、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1)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要互相交流借鉴。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4)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5、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5)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6、广大科技工作者具有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

4.青少年怎样为建设文化强国做贡献?7、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成效。

(1)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我国文化建设做贡献;二、我国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取得有什么重要意义?(2)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参与文化活动;1、有利于增强我国民族凝聚力、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

(3)积极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让更多人了解我国文化;(4)爱好并保护好文物古迹,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2、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

(5)自觉抵制腐朽文化,加强与外来优秀文化的交流。

3、有利于提高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8.《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的热播,有什么意义?4、有利于推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1)有利于让更多人喜爱、学习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有利于建设富强美丽中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

三、为我国科技点赞的同时,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助力祖国的科技发展?1、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远大理想,为祖国的科技发展做贡献。

2、敢于并善于创新,把创新的热情和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

6.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我们该如何面对文化差异?3、敢于质疑,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用于向传统挑战。

(1)要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4、积极参加小制作、小发明等科技创新活动。

(2)要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5、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3)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文化交流。

6、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珍惜受教育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专题复习七:学习时代楷模,弘扬中国精神专题复习六: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6.中华传统美德:3.中华文化:(1)内涵:爱国情怀,奋进品格,高尚情操,伦理规范等。

(1)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青少年如何做:①加强个人品德建设;②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

③热爱(2)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祖国,热爱人民。

9.民族精神:(7)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中华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7.向先进人物学习,你有哪些好建议?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国家:(2)中华民族精神的品格:与时俱进。

(1)举办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3)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作用):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2)提高公民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水平;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3)积极宣传先进人物事迹;精神动力。

社会:积极宣传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4)如何传承与弘扬:①表现在紧要关头挺身而出,舍生忘死;②表现在关键时(3)公民:(见8题答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