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措施计划方案
一、施工现场环境管理方案的制定
1、经过对公司在施项目的现场检查和调查,找出施工现场的环境因素。
2、对找出的环境因素进行评价,最终找出重大环境因素。
3、对重大环境因素我们制定了管理方案。
4、在进行检查的同时,也收集了有关的环境法律法规。
二、施工现场环境管理目标与指标
在考虑了施工现场的重大环境因素后,确立了施工现场环境的管理目标和指标。
管理职责
1、项目经理部职责
(1)贯彻公司环境方针,制定并分解年度施工现场环境管理目标,掌握各专业环境目标的分解及完成情况。
(2)参加管理评审,落实评审决定中与本部门有关的事项。
(3)做好本部门的文件控制;做好本部门的记录控制。
(4)组织实施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包括环境因素的确定、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制定和实施、环境管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运行控制、应急准备和响应以及信息交流等。
(5)管环境监测和测量。
(6)主管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7)主管环境不符合的控制。
(8)监管本业务系统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2、质量安全部职责
(1)参与制定并贯彻实施公司环境方针和目标,制定年度环境管理工作安排,协助管理者代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过程。
(2)按环境管理体系策划的安排,负责相关程序文件的编制和修订。
(3)参加管理评审,负责做好评审记录,协助管理者代表监督实施管理评审决定的事项。
(4)组织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控制。
(5)组织实施记录的控制,做好本部门的记录。
(6)组织实施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7)协管环境不符合的控制。
(8)组织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和跟踪验证。
(9)协助管理者代表就环境管理体系有关事宜与外部各方进行联络。
三、环境信息交流
1、内部信息交流的内容和方式通常如下:
(1)公司环境方针、环境管理体系的有关要求、环境知识等,通过宣传、教育、培训、会议等方式传达到现场相关人员,以增强员工的环保意识;
(2)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通过组织学习、培训等方式予以贯彻;
(3)项目环境目标和指标以及环境管理方案等,通过书面印发、组织学习等方式贯彻落实;
(4)项目运行控制、环境绩效、环境监测信息、存在的不符合情况及拟采取的纠正与预防措施,通过例会、监测记录、整改通知单、纠正措施记录、预防措施记录等方式进行交流和整改;
(5)体系文件规定需要上报的有关信息,通过书面报表、电子邮件等方式传递。
2、外部信息交流的内容和方式通常如下:
(1)地方环保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通过走访、信息媒体等方式获取。
(2)当污染可能影响到相关方时(如噪音、光污染敏感地区),应主动与相关方联络并达成一致,需要时按地方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3)各相关方需要从项目获取的信息,按要求的方式提供。
四、施工现场环境运行控制
1、施工现场总体规划
(1)在产品实现策划过程中,项目经理部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总体规划,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并按图进行现场布置。
(2)施工现场总体规划必须满足施工生产和环保需要,考虑对周围相关方的影响及消防安全的需要,并应满足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规定,以及考虑成本方面的要求。
项目经理部可根据施工进度及现场情况,分阶段进行现场平面布置。
比如对房屋建筑项目,可分基础阶段、主体阶段、装修阶段进行现场平面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