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分数 :________
一、填空题(每题2分)
1、我国安全生产的总方针是(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安全( )是关于安全生产的技术规范。
3、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对新招收录用、重新上岗、( )的从业
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学习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
4、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
取得特种作业( )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5、“四新”是指新工艺、新( )、新设备、新材料。
6、高处作业“三宝”指( )、( )、安全网。
7、脚手架按搭设位置分有( )、里脚手架。
8、梯子的种类包括固定梯、( )、消防梯和八字扶梯。
9、风力在( )级以上的高处作业称为强风高处作业;
10、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温、( )或强烈辐射 的环境下从事的生产劳动。
二、单选题(每题2分)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 )对企业安全生产负全面
责任。
A、负责生产工作的副经理 B、法定代表人
C、主要负责人 D、现场工长
2、三级安全教育是指( )。
A、企业法定代表人、项目负责人、班组长
B、公司/厂、部门/车间、班组
C、公司、总包单位、分包单位
D、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3、在安全生产工作中,通常所说的“三违”现象是指( )。
A.违反作业规程、违反操作规程、违反安全规程
B.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C.违规进行安全培训、违规发放劳动防护用品、违规消减安全技措经费
D.违反规定建设、违反规定生产、违反规定销售
4、依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
岗位存在的( )、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A、危险因素 B、事故隐患 C、设备缺陷 D、安全生产责任
5、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违章
指挥、违章操作的,应当( )。
A、马上报告有关部门 B、找有关人员协商
C、立即制止 D、通知项目负责人
6、《安全生产法》要求,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
与本单位所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 )。
A. 安全资格 B.安全技能 C.管理能力 D.生产组织能力
7、安全生产“五要素”是既相对独立,叉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五要素”包
括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和( )。
A.安全文化 B.安全教育 C.安全管理 D.安全评价
8、《安全生产法》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数额和比例未作具体规定,
但最低要求是必须保证( )。
A.安全宣传教育费用 B.职工防护用品费用 C.设备日常护理费用
D.具备《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
全生产条件
9、《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 ),
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A.生活设施 B.福利设施 C.安全设施 D.交通设施
10、如果因电器引起火灾,在许可的情况下,你必须首先( )。
A.找寻适合的灭火器扑救 B.将有开关的电源关掉 C.大声呼叫
三、多选题(每题2分)
1、安全生产方针体现了( )的思想。
A、以人为本; B、预防; C、治理; D、防患于未然; E、防微杜渐。
2、我国安全生产的法律包括:( )。
A、基础法律; B、专门法律; C、《一般法律》; D、《标准化法》; E、
相关法律。
3、追究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的形式有 ( )。
A、领导责任; B、行政责任; C、管理责任; D、民事责任; E、刑
事责任。
4、三级安全教育是指( )安全教育。
A、企业级; B、厂级; C、车间级; D、班组级; E、岗位级。
5、( )是人员安全素质的基础。
A、安全意识; B、安全技能; C、法制观念; D、文化知识结构; E、
心理应变能力。
6、实施安全检查就是通过( )的方式获取信息。
A、访谈; B、查阅文件; C、记录; D、现场检查; E、仪器测量。
7、危险源的辨识方法包括:( )
A、对照、经验法; B、类比法; C、实验法; D、系统安全分析法; E、
评估法。
8、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包括( )几个方面。
A、组织营救受害人员; B、迅速控制事态; C、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
程度; D、处理事故责任者; E、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9、直接接触电击预防技术有:( )
A、绝缘; B、屏护; C、间距; D、管理; E、教育。
10、起重作业主要伤害形式有:( )。
A、重物坠落; B、碰撞; C、脱钩钢丝绳折断; D、碾轧; E、触电。
四、判断题(每题2分)
1、安全生产的社会监督支持包括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企业监督。( )
2、安全文化是安全价值观与行为准则的总和。( )
3、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与经济政策是搞好安全生产的法律依据、标准依据和
政策依据。( )
4、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是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化管理的依据。( )
5、安全生产规章分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两种。( )
6、《劳动法》是制定和执行其他劳动法律的依据。 ( )
7、跨地区从业或跨地区流动施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当地安全管理
部门或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监督管理。( )
8、国家颁布的《安全色》标准中,黄色:表示禁止、停止、危险以及消防设备
的意思。( )
9、人员安全行为是安全素质的外在表现,安全素质决定着安全行为。( )
10、设备操作人员做到“四会”指:会使用、会维护、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
11、指挥失误、操作失误、监护失误等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常见表象形式。( )
12、人的不安全行为大量表现在不安全的工作习惯上( )
13、磨削加工开车前必须检查工件的装置是否正确,紧固是否可靠。( )
14、磨削加工测量工件或调整机床及清洁工作都应停车后再进行。( )
15、禁止使用没有防护罩的砂轮进行磨削。( )
16、爆炸现象的一个最主要的特征是爆炸过程中压力急剧升高。( )
17、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 )
18、当高度为15~30米时,其坠落半径为3米。( )
19、乙炔使用时最高工作压力禁止超过147kPa表压。( )
20、使用电磁吸盘、钢绳、链条等吊运各类焊接与切割用气瓶要采取特殊的盗运
方法。( )
答案1 安全第一 2 标准 3 转岗
4 操作资格
5 新产品 6 安全帽、(安全带 7
外脚手架
8 活动梯
9 6
10 高湿
单选1-5 C B B A C 6-10 C A D C B
多选 1 ABC 2 ABE 3 BDE 4 BCD 5 AC 6 ABCDE 7 ABD 8 ABCE
9 ABC 10 ABCE
判断1-5 × √ √ √ √ 6-10 √ √ × √ √
11-15 √ √ √ √ √ 16-2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