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2、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A
)。
A.粮食总产量
B
.粮食平均亩产量
C.人均粮食生产量
D
.人均粮食消费量
3、某市工业企业 2006 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 2007 年 1 月 31 日,
则调查期限为( B )。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4、某管理局对其所属企业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下列哪项
工资幅长了 40%,标准差增大到 150 元,职工平均工资的相对变异( B )
A.增大
B .减小
C.不变
D.不能比较
6、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A )
A .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B .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
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
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
7、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 2%、5%、8%和 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
670
要求:计算该企业上半年月均劳动生产率。 (本题 8 分)
上半年劳动生产率=
(4000 4040 4050 4080 4070 4090 ) 6
724
660
716 682 694 670 670
2
2
24330 6 4124
35.40%
7 4100 660
3、已知某市 2005 年社会商品零售额为 8600 万元, 2006 年增加为 10890 万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英文标
号写在题后括号内。不答题或者答错题既不得分,也不倒扣分。每题
1 分,共
10 分)
1、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共 10 分)
1、三个同学的成绩不同,因此存在三个变量。
(× )
2、全面调查仅限于有限总体。
(√)
3、组中值与各组的实际平均水平有一定差距,它只是各组实际平均值的近似
代表值,因此,用组中值计算总平均值,只是近似值。
( √)
4、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只表现为各组出现次数的多少,与各组次数
占总次数的比重无关。
法为( A )
A .( 102%× 105%×108%×107%)-100% B.102%× 105%× 108%× 107%
C . 2%×5%×8%×7%
D.(2%×225%×8%× 7%)-100%
8、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用于编制下列哪种指数( D )

A.工业生产指数
B
.零售商品价格指数
C.居居消费价格指数
D .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
9、某市为了了解职工家庭生活状况,首先把职工按所在国民经济行业分为
13
类,然后在每个行业抽选 200 名职工家庭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是( C )
A.整群抽样 C.不等比例类型抽样
B.等距抽样 D.等比例类型抽样
10、由同一资料计算的相关系数 r 与回归系数 b 之间的关系是( D
q 1p 0 10890 10421.05 468.95 万元) ( 2 分)
零售量指数为:
q 1p0
q 1p1
q 1p 1
Kq
q 0p0
q 0p0
q 1p 0
126.63% 104.5% 121.18%
零售量变动对零售总额的影响:
10890 104.5%
8600
q 1p 0
q0p 0
q 1p 1 K
1 计划 增 减 率 1 10%
该企业计划完成程度为 103.32%,由于这是一个费用指标,该企业尚未完成
计划。
2、某企业 1-7 月份的总产值和工人人数资料如下:
月份
1
2
3
4
5
6
总产值(万元) 4000 4040 4050 4080 4070 4090
月初工人数(人) 724 716
682
694
670
3、下列属于正相关的现象是 ( AB ) 。
A .家庭收入越多,其消费支出也越多 B .某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
C .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 D .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
4、“统计”的含义一般指 ( ABD ) 。
A .统计工作
B .统计资料
C .统计分类
欢迎下载
3

2、述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区别。 答:(1)进行相关分析时可以不分两个变量的关系是因果关系还是共变关系, 不必区分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而回归分析必须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 ( 4 分) (2)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而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只有 因变量是随机变量,而自变量是可以控制的量。 ( 3 分) (3)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是对等的,而回归分析时,对一种没有明显因 果关系的两个变量,可以求得两个回归方程,一个为 y 倚 x 的回归,另一个是 x 倚 y 的回归。(3 分)
欢迎下载
6

答:⑴
n xy x y
n x2
2
xn
y2
2
y
6 3214 48 404 6 400 48 2 6 27226 4042
说明两变量高度线性负相关
108 0.93
96 140
n xy
⑵b
n x2
xy
2
x
108 1.13 96
a y b x 67.3333 1.125 8 67.3333 1.125 8 76.33

A. r 大 b 也大 B .r 小 b 也小 C . r 与 b 同值 D .r 与 b 同符号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二个以上是正确的,将它们全选出并把它们 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
不得分。每题 2 分,共 10 分)
1、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 ABD )。
5
11
f f
0.10 0.20 0.40 0.25 0.05
xf f
0.3 1.1 2.8 2.25 0.55
xx
-3.9 -1.9 0.1 2.1 4.1
2
xx f f
1.521 0.722 0.004 1.1025 0.8405
合计
100
-
-
6.9
-
4.19
⑴X
x f 6.(9 篇) f
S2
x
2
A.全部成年人口是研究的总体
B .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2、在次数分配数列中 ( CD ) 。
D .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
A .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 B .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 100
C.各组频率大于 0,频率之和等于 1 D.频数越小,则该组韵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
(×)
5、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 , 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
×)
6、抽样平均误差是表明抽样估计的准确度,抽样极限误差则是表明抽样估计
准确程度的范围;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 )
7、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
8、如果生活费用指数上涨了 20%,则现在 1 元钱只值原来 0.8 元。( × )
y c 76.33 1.13x
(3)b 的经济意义:该企业产量每增加 1000 件,单位产品成本 就平均降低 1.125 元
( 4) y c 76.33 1.13 x 76.33 1.13 7 68.42 元
欢迎下载
7
x
f
4.19
f
S2
n
x
1
n
N
4.19
400
1
400
4000
0.097
6.9 2 0.097 X 6.9 2 0.097
6.71篇 X 7.09篇
⑵ p 70%
p 1 p 0.30 0.70
0.21
p1 p
n
p
1
n
N
0.21 400 1
400 4000
0.0004725 0.0217
0.7 2 0.0217 P 0.7 2 0.0217 65.66% P 74.34%
欢迎下载
4

元,零售物价上涨 4.5%,试推算该市零售额总变动中零售量和零售价格两因素 变动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绝对值。
(本题 10 分) 价格指数:
q 1p1
KP
104. 5%
q1p 0
q 1p 0
q 1p 1
10890 10421.05 万元
Kp
104.5%
(3 分)
价格变动对零售总额的影响:
q 1p 1
五、计算题( 5 题,共 50 分。要求写出公式、列出计算步骤, 每步骤运算得数
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1、某企业按计划规定,全年管理费用比去年下降 10%,实际执行较去年降
低 7%,问该企业管理费用计划的完成程度如何?是否完成计划?(本题 8 分)
1 计划完成程度 =
实际 增 减 率
1 7%
103.32%
6-8
40
8-10
25
10 以上
5
合计
100
试以 95.45%(t=2 )的概率推断: (1) 全校学生在校期间平均每人撰写论文篇数。
欢迎下载
5

(2) 撰写论文数在 6 篇以上的比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