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题二
一.单选题(一共20题,每2分)
1. 下列学科那个是是研究如何收集、分析与处理数据,并且由此作出决策的一门学科?
A.逻辑学B.数学C.统计学D.社会学
2. 当抛掷一个硬币100次时,差不多会得到50次正面向上,50次反面向上,这说明抛掷硬币这个事件具有某种:
A.随机性B. 不可预见性C.确定性D. 规律性
3.要了解20家工业企业职工的工资情况,则总体是:
A、20家工业企业
B、20家工业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
C、20家工业企业每个职工的工资
D、每一个工业企业的职工
4.未响应误差是指:
A、由于样本的随机性而产生的误差
B、在调查中违反随机性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
C、由于样本中有部分人未回答而造成的误差
D、由于样本中部分人没有按他们的真实想法回答而造成的误差
5.某生物科技研究所,想了解磷肥的实施是否影响玉米的产量,下面做法可行的是:
A. 收集某个种植区实施磷肥的量与玉米的产量进行研究
B. 收集某几个种植区实施磷肥的量与玉米的产量进行研究
C. 选取若干块土地种植玉米,并都实施磷肥,然后收集实施磷肥的量
与玉米产量进行分析
D. 选取若干块土地种植玉米,随机的选取其中部分土地实施磷肥,并
保证其他的种植条件都一样,然后收集实施磷肥的量与玉米产量进行分析
6.能将数据简化,并不会丢失任何信息的图是:
A.点线图B.盒形图C.直方图D.饼图
时间(小时) 7.盒形图是由一组数据的几个统计量绘制而成的?
A 、5
B 、4
C 、3
D 、2
8.在直方图的每一个分类内,观测值被认为是服从:
A 、对称分布
B 、正态分布
C 、均匀分布
D 、指数分布
9. 当一组数据中有一个特别大的数值时,适宜用哪一种平均来代表这组
数据的集中趋势:
A .众数
B . 中位数
C . 均值
D . 频数
10. 某校为了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随机调查了50名学生,得到他
们在某一天各自课外阅读所用时间的数
据,结果用条形图表示,如图4.2所示。
根
据条形图可得这50名学生在该天平均每
人的课外阅读时间为:
A .0.6小时
B .0.9小时
C .1.0小时
D .1.5小时 图4.2
11. 在方差计算公式中222212101[(20)(20)(20)]9
s x x x =-+-++-,
数字9和20分别表示: A . 数据的个数减一和方差 B .平均数和数据的个数
C . 数据的个数减一和平均数
D .数据组的方差和平均数
12. 若一组数据a 1,a 2,…,a n 的方差是5,则一组新数据2a 1,2a 2,…,
2a n 的方差是:
A . 5
B . 10
C . 20
D . 50
13. 某一居民区有500户人家装有电话。
某天晚上恰有100户家中无人,
而在其余400户中,又有120户人家拒绝电话调查。
如果随机地给这些
家庭中的某一家打电话,试求电话打到有人的家庭,但这家人却拒绝调
查的概率:
A .6/25
B .4/5
C .24/125
D .3/10
14. 连掷两次骰子,它们的点数和是4的概率是:
A .1/36
B . 1/6
C . 1/18
D . 1/12
15. 如果一个事件每次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在 n 次观察中能够看到这
个事件出现 k 次的概率是:
A .(1)k k n k n
C p p -- B . (1)k n k k n C p p -- C . (1)k n k p p --
D . 0(1)k i i n i n i C
p p -=-∑
16. 具有概率分布 0!k
e k k λλ-≥的是下列那个分布:
A .超几何分布
B .正态分布
C .二项分布
D .泊松分布
17. 由某机器生产的螺栓的长度(cm )服从参数μ=10.05, σ=0.06的正
态分布。
现取一螺栓其长度为10.17,将这个长度转换为标准z 得分是:
A .2
B . -2
C . 1/2
D . -1/2
18. 如果大量样本的样本统计量的均值等于总体参数的真值,则这种样
本统计量是该参数的:
A 、准确估计
B 、无偏估计
C 、有效估计
D 、一致估计
19. 若X ~N (μ,σ2)(其中μ,σ2均未知),记样本均值为x ,样本标准差
为s ,对于假设检验问题:H 0:μ=μ0,H 1:μ≠μ0,应该选取的检验统计
量为:
A x
B . x
C .
x D . x 20.当相关系数r =0时,说明变量x 与变量y :
A .不存在任何关系
B .存在相关关系的可能性很小
C .关系不能确定
D .不存在直线关系,但不排除存在某种
曲线关
一. 多选题 (一共10题, 每3分)
1.对“概率”这一词的理解主要有那两种:
A .某一系统的一个内在特性
B . 频数的极限
C . 对某一陈述相信
程度的度量
D. 0~1间的一个数
E. 不确定性
2.抽样调查法可应用在:
A、税务局对所有纳税企业有无偷税漏税情况的检查
B、对电视机使用寿命的检查
C、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控制
D、对有破坏性产品的质量检验
3.在进行实验分析时,需要选取对照组,对于对照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没有对照组也可以一样的进行实验
B. 没有对照组,对于实验结果就没有办法确定是由实验中感兴趣的变
量或者其他变量还是它们的联合变量引起的
C. 选取对照组的原则是随机分配
D. 在对照组中,通过控制实验中不感兴趣的变量,使之与实验组中一样,因此可以消除不感兴趣的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数值(连续)变量通常用的图形表示法有:
A.直方图B.茎叶图C.点线图D.盒形图 E. 条形图
5. 关于盒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图中能够看出一共有多少个数据
B. 样本容量较大时可以用盒形图表示
C.从图中可以看出样本中的最大最小值
D. 简化了数据,但同时也丢失了一些信息
6. 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值有:
A、极差
B、标准差
C、方差
D、众数
7. 下列事件中指的是主观概率的有:
A.Jerry投掷一枚质量不均匀的硬币1000次得到200次正面向上,因此他认为在一次投掷中,这枚硬币正面向上的概率为1/5
B.Tom同学觉得这次统计课期末考试他及格的概率为1/2
C.某游客认为这次旅行平安到达的概率为9999/10000
D. 某球迷认为这次世界杯中法国队胜出的概率为4/5
8. 有放回抽样的特点是:
A. 各次抽选互不影响
B. 各次抽选相互影响
C. 每次抽选时,总体的大小逐渐减少
D. 每次抽选时,总体的大小始终不变
E. 每个个体被抽中的机会在各次抽选中相等
9. 下列关于t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A.t分布有一族
B. t分布的曲线关于y轴对称
C.服从t分布的变量的标准差等于1
D. t分布适用于小样本的情况
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具有明显因果关系的两变量不一定是线性相关关系
B.相关关系的符号可说明两变量相互关系的方向
C.样本相关系数和总体相关系数之间存在着抽样误差
D.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变量一定存在因果关系
E、相关系数越大,则回归系数也越大
二.判断题(一共15题,每2分)
1. 抛一个质量均匀的硬币,其正面向上的概率为1/2,因此在抛这个硬币100次时,不可能出现没有正面向上的情况。
2. 在问卷调查中,给出问题的备选答案有助于对该问题的答案进行分析。
3. 在研究某种新药的效果时,常会遇到这种道德困境,如果新药的疗效很好,那么对照组的人就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如果新药有意想不到的负作用,那么实验组的人将遇到未知的危险。
4. 在作直方图时,将自变量的区间划分的越多越细越好。
5. 盒形图与直方图能将数据简化,但也丢失了样本信息。
6. 对于大多数单峰对称分布,标准差大约等于极差的四分之一。
7. 观测值的标准差比均值的标准误差小。
8.利用一个随机事件的频率(比例)能够求出概率的一个精确值。
9.甲、乙二人做如下的游戏:从编号为1到20的卡片中任意抽出一张,
若抽到的数字是3的倍数,则甲获胜;若抽到的数字是5的倍数,则乙获胜,此时这个游戏对甲、乙双方是公平的。
10.抛一个质量均匀的硬币n次,正面出现n/2次的概率最大。
11.p-值就是衡量零假设是否正确的概率。
12.方差分析时,自变量每一分类的数据都比较多时,如果用散点图来表示这些数据,因为点太多很难看清这两个变量的关系,因此可以用盒形图来表示,盒形图能够简化数据。
13. 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中,回归系数表示自变量每变动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变动值。
14.在由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推断时,检验零假设为“自变量与因变量无关”,它等价于检验“回归系数b=0”。
15. 可以将分类变量转化为顺序变量,但反之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