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院感综合复习考试题1 答案

院感综合复习考试题1 答案

垫江县人民医院感染知识半年综合复习考试题答案考试日期姓名职称得分阅卷人
一、名词解释(共8分)
1、医院感染:(4分)
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2、多重耐药菌:(4分)
是指对3种或3种以上不同种类抗菌药物耐药的细菌。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50分)
1、医务人员洗手时,需认真揉搓双手,每个步骤至少(15S),清洗(指背)(指尖)(指缝)。

2、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可使医院感染放生率下降(50%)
3、医院感染的发生及传播的3个基本环节(感染源)(感染途径)(易感者)。

4、禽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

5、对医院感染暴发流行要坚持(边抢救)(边调查)(边处理)(边核实)的原则,实施重症和普通患者相对分区并进行(床旁隔离),标识明确。

6、细菌耐药性的传播方式主要有(转化)(转导)(结合)和(转座)。

7、根据传染病的管理措施,对传染病患者应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其隔离期限应根据该种传染病的(传染期)来决定,一般在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后,经(2-3)次病原学检查每次间隔(48h)或72h为阴性者,即可解除隔离。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
1.无菌包一经打开,使用时限为(C )
A.最长不得超过8小时
B.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
C.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
D.最长不得超过36小时
2.下述不属于灭菌剂的是(E)
A.2%戊二醛
B.过氧乙酸
C.环氧乙烷
D.甲醛
E.含氯消毒剂
3.不属于高危物品的是(C )
A.腹腔镜
B.导尿管
C.体温表
D.穿刺针
E.手术器械
4.发生院内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诱因是(B )
A.长期卧床
B.留置导尿
C.膀胱冲洗
D.膀胱内注射
E.膀胱镜检查
5.关于医院感染的概念错误的是(C )
A.入院时处于潜伏期的感染不是医院感染
B.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C.慢性感染急性发作是医院感染
D.与上次住院有关的感染是医院感染
E.婴幼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不是医院感染
6.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与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有效期分别为(C)
A.1小时;12小时
B.1小时;12小时
C.2小时;24小时
D.2小时;36小时
7.医院出现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爆发,发生特殊病原体或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应在多少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部门(B)
A.12小时
B.2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8.一般紫外线灯的使用寿命是(C )
A.800小时
B.900小时
C.1000小时
D.1100小时
9.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B )
A.环境消毒
B.洗手
C.合理使用抗菌素
D.隔离传染病人
E.严格无菌操作
10.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叙述错误的是(D )
A.消化道传播:粪-口途径
B.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污染了医疗设施和病人用具造成的感染
C.呼吸道传播:病人所呼出的带有病原体的飞沫近距离的传播给其他病人
D.垂直传播:病人直接与感染源接触而获得的感染。

四、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洗手的指征有哪些(ABCDE)
A 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B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C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D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E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2、抗菌药物常见不良反应。

(ABCDE)
A 出血
B 过敏反应
C 神经系统症状
D 肝肾损害
E 胃肠道反应
3、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事件报告的基本要求。

(ACDE)
A 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应于12h内报告主管院长,并通报相关
部门。

B 确定为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医院应于24h内向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C 经核实为Ⅲ级暴发后,应于2h内向辖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D 当确定为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应于24h内逐级上报至省卫生行政部门。

E 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还应按≤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进行疫情信息报告。

4、HIV职业暴露后的处理原则。

(ABCDE)
A 用肥皂液和流动清水清洗被污染局部。

B 污染眼部等黏膜时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反
复对黏膜进行冲洗。

C 存在伤口时,应轻柔挤压伤处,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D 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清水冲洗伤口。

E 用75%的乙醇溶液或0.5%碘伏对伤口局部进行消毒包扎处理。

5、抗菌药物临床选用的基本原则。

( ABCD )
A 严格掌握适应症
B 选择适宜的给药方法
C 确定合理的给药剂量
D 力避药
物不良反应 E 抗菌药物联合使用要合理
五、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可以不洗手。

(×)
2、HIV暴露后监测周期为:一般6个月,最长2年(√)
3、医务人员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
4、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于入院24h后
医院内发生的感染。

(×)
5、留置的周围静脉输液管包括用肝素封闭插管,应24h更换一次,静脉高营养的输
液导管应24—48h更换一次,给予输血,血制品和脂肪乳后,导管应立即更换。

(√)
六、简答题(每题6分,共12分)
1、请回答医务人员手卫生、卫生洗手、手消毒、外科手消毒的概念。

答:医务人员手卫生:是卫生洗手、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卫生洗手:是指医务人员用皂液+流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组织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手消毒:是指在手无肉眼可见的患者血液、体液等污染时,采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指导消毒剂干燥,,以减少手部占居菌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是指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抗菌皂液+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杀灭收不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2、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是什么?
⑴.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的检测、登记、报告和控制工作;
⑵.督促本科室人员落实无菌操作技术规范和消毒隔离制度
⑶.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病例的病原学标本采集与送检工作;
⑷.监督检查本科室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
⑸.组织本科室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培训工作;
⑹.负责对本科室卫生员、伤病员及其陪护和探视者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