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历史上的两次国共合作PPT演示文稿

中国历史上的两次国共合作PPT演示文稿


为什么两党只能合作不能合并?
(1)性质不同
(2)指导思想和斗争目标不同
四、结果:
维持到抗日战争胜利,后因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独裁统 治。 1947年,国共关系完全破裂。
五、功绩:
第二次国共合作不仅促成抗日战争的胜利,为谋取民主 革命最后胜利打下了基础。
讨论:两次国共合作的异同点?
不同点
革命任务
合作方式 政治基础 合作结果 中共成熟 状况和采 取方针
第一次
打倒列强、除军阀
作业

你认为国共两党能实现第三次合作吗? 两岸统一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相亲
国民党!我怎么偏偏喜 欢上你呢?
陈独秀 瞧他俩多般配 我得撮合一下
我以前有那么多 朋友,怎么她最 令我心动?
孙中山
1、有利于国民党的改组。 为什么采取 党内合作的 方式? 2、使统一战线有了统一的组织形式, 便于领导革命。 3、有利于共产党员以合法身份开展革 命活动。 4、有利于保持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 组织上的独立性。
历史专题复习
中国历史上的两次国共合作
第一次国共合作 不同点 相同点 第二次国共合作来自国 共 关 系 的 变 化
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1927年)
背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封建军阀与人民大众矛盾
是主要矛盾。
条件: 1、打倒列强,除军阀——共同愿望。
2、中共在二七惨案中的认识。
必要性 可能性
3、国民党是革命的民主派与孙中山的转变。 4、共产国际的促进。
经过: 1、中共三大确定“党内合作方式”的方针。
2、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两党合作正式实现。
结果: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途破裂。 功绩: 第一次国共合作掀起的国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
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为革命的进一步发展 准备了不少条件。
A)
B.结果都获得完全胜利
C.合作形式都是党内合作
A.国内形势
D.两党军队都接受了统一整编
4.决定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最重要因素是( B.社会主要矛盾
B)
C.社会性质
D.国际形势
5. 展望两党第三次合作,其合作最重要的前提是( A.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B)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坚持两党平等谈判
D.不需要外国任何帮助
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共产国际不仅提出了具体策略,还派代表直接帮助。 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共产国际七大的精神起到了指导作用,但在具 体行动方案上则体现了中共的独立自主。
都经历了复杂的内部斗争 都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第一次国共合作 第二次国共合作
20世纪20——40年代国共两党关系有何变化? 概括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 响。谈谈你对国共两党关系的认识。
练一练
1、第一次两党合作有共同的政治基础,但这种共同的政治 基础还存在原则上的区别,其根本原因是( C ) A.斗争目标不同 B.斗争方式不同 C.阶级立场不同 D.世界观不同 2、第一国共合作破裂的标志是( D )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整理党务案 C、中山舰事件 D、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3.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的相同点是( A.都反对帝国主义
变化: 合作到分裂;分裂到再次合作;合作到再次分裂。 原因: 1、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 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3、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
国共关系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1、第一次国共合作导致了国民大革命的兴起,沉重 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统治。 2、第一次分裂则导致了国共十年对峙和内战,给日 本侵华以可乘之机。 3、第二次合作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建立了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扭转了 近代百年以来反侵略屡败的局面。 4、第二次分裂又导致了双方三年多的内战,祖国至 今不能统一。
对国共关系 的认识:
1、国共双方的斗争有其必然性,但只要从民族和 国家利益出发就能实现合,推动革命的发展和国 家的统一。 2、国共合作局面的出现是由于中共倡导和推动的 结果,分裂内战局面则主要是由于国民党坚持一党 专政、独裁、内战方针和国际反动势力干涉中国内 政造成的。 3、国共关系的变化影响到今日海峡两岸的关系,合 则两利,分则两伤,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 势。
经过:
1、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3、毛泽东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奠定了 中国共 产 党建立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 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5、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共发表抗日通电。 6、蒋介石庐山谈话, “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 7、八一三事变第二天,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表示要“抵抗暴力”。 8、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 新四军。 9、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实现
经过
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1947年)
背景: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日民族矛盾逐渐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条件:
1. 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激化。 2. “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 矛盾下降为次要矛盾,中华民族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
3. 民族矛盾的激化是推动国共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主要动力
党内 新三民主义 中途破裂
第二次
打败日本帝国主义
党外 反日帝侵略
维持到抗战胜利
幼年,缺乏理论修养、 成熟,坚持以斗争 斗争经验,党 中央 求团结的方针 放弃领导权
国共合作相同点
背景相同: 都发生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里 中共在统一战线中的作用相同
作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首倡者。
共产国际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