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温绝热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细则正式版

低温绝热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细则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低温绝热压力容器定期检
验细则正式版
低温绝热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细则正式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总则
(1)目的为了认真贯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保证低温绝热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特制定本工艺。

(2)范围本规则适用于已经注册登记的属于《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程》管辖的低温绝热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

2、依据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2)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
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TSG R7001《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
(4)GB150《钢制压力容器》;
(5)GB18442《低温绝热压力容器》;
(6)HG20585《钢制低温压力容器技术规定》;
(7)相关的技术标准及设计文件。

3、方法、程序、内容和要求
3.1 使用单位在检验前应做好下列工作:
3.1.1 隔断介质来源,清空内部介质,缓慢地升温,使之达到可以进行检验工作的程度;
3.1.2必要时按检验单位的要求搭好
脚手架;
3.1.3 使用单位应当提供以下资料:
(1)设计、安装、使用说明书,设计图样,强度计算书等;
(2)压力容器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包括封口真空度、真空夹层泄露率、静态蒸发率指标等)、竣工图等;
(3)制造、安装监督检验证书,进口压力容器安全性能监督检验报告;
(4)使用登记证;
(5)全面检验周期内的年度检查报告;
(6)历次全面检验报告;
(7)运行记录(包括包括频率和工况、有无异常情况发生等)、操作条件变化
情况以及运行中出现异常情况的记录等;
(8)有关维修或者改造的文件,重大改造维修方案,告知文件,竣工资料,改造、维修监督检验证书等。

3.1.4 检验时,使用单位压力容器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到场配合,协助检验工作,负责安全监护。

3.1.5 依据检验单位的提出的检验辅助要求,做好检验辅助工作。

3.2 检验单位在检验前必须做好下列工作。

3.2.1配备检验检测人员好检验检测所需的仪器、设备;
3.2.2检验人员应审查3.1.3规定的资料,其中(1)至(3)款的资料在压力
容器投用后首次检验时时必须审查,在以后的检验中可以视需要查阅。

3.2.3检查现场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应按使用单位规定的安全要求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并对参与检验工作的检验、检测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要求自觉遵守使用单位的安全规定。

3.3 现场检验员在检验前必须做好下列工作。

(1)熟悉检验方案及3.1.3条规定的资料。

(2)检查使用单位在容器检验前的准备工作,对不能保证检验质量,不具备检验条件时有权拒绝检验。

3.4 检验程序
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批准后的检验方案进行检验。

检验中与检验方案相比有检验项目增加或减少,检验范围扩大或缩小,并对检验结论有影响时,检验人员应及时告知检验机构质量管理部门备案,并通知使用单位。

3.5 检验内容
定期检验包括全面检验和耐压试验。

3.5.1用户使用情况调查:
(1) 运行记录(包括使用频率和工况、有无异常情况发生等);
(2) 日蒸发率变化情况,外壳体有无结霜、冒汗等情况发生。

3.5.2外部检验及外壳体结构检查和腐蚀情况检验。

检验方法以宏观检查为主,必要时采用其他有效的检验检测方法。

3.5.2.1宏观检查。

宏观检查主要是检查外观、结构及几何尺寸等是否满足容器安全使用要求。

3.5.2.1.1外部检查
(1)夹套对接焊缝、角焊缝表面(包括近缝区),以肉眼或5~10倍放大镜进行表面裂纹检查。

(2)检查夹套体表面的有无变形、腐蚀、机械损伤和泄露;
(3)查看夹套体表面是否有结露现象;
(4)检查设备基础有无下沉、倾斜、开裂;
上述项目以发现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缺陷为重点。

3.5.2.1.2结构检查
(1)绝热夹套的形式;
(2)支座形式;
(3)安全阀和爆破片连接形式;
(4)法兰;
(5)静电接地装置。

上述项目仅在首次全面检验时进行,再检时,仅对运行中可能发生变化的内容进行复查。

3.5.3压力表、安全阀、液面计、内胆爆破片装置的检验与校验。

3.5.3.1压力表
压力表应符合《容规》第160~163条
的规定。

3.5.3.2安全阀
(1)安全阀应当从压力容器上拆下,按《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要求”进行解体检查、维修和调校。

校验合格后,应打上铅封,出具校验报告后方可使用。

(2)要求在线校验时,必须符合《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的有关前提规定。

3.5.3.3爆破片
按《容规》规定,按期更换。

3.5.3.4液面计
压力表应符合《容规》第164~167条的规定。

3.5.4管路系统和阀门的检验。

(1)各安全附件和其他附件接口的泄
露,连接的牢固可靠;
(2)各管路系统与真空夹层的连接焊缝的表面裂纹;
(3)各管路的碰伤、堵塞等情况。

3.5.5绝热性能检查。

3.5.5.1夹层上装有真空测试装置的低温液体(绝热)压力容器,测试夹层的真空度。

其合格指标为:
(1)未装低温介质的情况下,真空粉末绝热夹层应低于65Pa,多层绝热夹层应低于40Pa;
(2)装低温介质的情况下,真空粉末绝热夹层应低于10Pa,多层绝热夹层应低于0.2Pa.
3.5.5.2 夹层上未装真空测试装置
的低温液体(绝热)压力容器,检查日蒸发率的变化情况,进行日蒸发率的测量。

实测日蒸发率指标小于2倍额定日蒸发率指标为合格。

3.5.6必要时,利用合适的介质进行内胆气压试验。

3.5.6.1基本要求如下:
(1)试验所用气体为干燥氮气或者其它惰性气体;
(2)低合金钢制压力容器的试验用气体温度不得低于15℃。

其它材料制压力容器,其试验用气体温度应当符合设计图样规定;
(3)气压试验时,试验单位的安全部门进行现场监督。

3.5.6.2气压试验的操作过程如下:
(1)缓慢升压至规定试验压力的10%,保压5~10min。

如果无异常可以继续升压到规定试验压力的50%。

(2)如果无异常现象,其后按规定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直到试验压力,保压30min。

然后降到规定试验压力的87%,保压足够时间进行检查,检查期间压力应当保持不变,不得采用连续加压来维持试验压力不变。

3.5.6.3气压试验过程中,符合以下条件为合格:
(1)压力容器无异常响声;
(2)无明显压力降;
(3)无可见的变形。

试验后,应当保留0.05~0.1MPa的余压,保持密封。

4、结果的处理
结果的处理指安全状况等级的评定。

安全状况等级的评定:全面检验工作完成后,检验人员结合耐压试验情况,评定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并确定压力容器的下次检验周期。

5、记录和报告
5.1记录:
检验人员检验时必须有记录,记录应当详尽、真实、准确,记录包括《压力容器全面检验原始记录》。

5.2报告。

(1)现场检验工作结束后,,检验人员应该及时汇总并审核检验原始记录,若检验合格, 因设备使用需要,检验人员可在报告出具前,首先出具《特种设备检验意见通知书(1)》将检验初步结论书面通知使用单位。

(2)检验发现缺陷,检验人员需要使用单位进行整改,应出具《特种设备检验意见书(2)》,将缺陷情况通知使用单位。

并通知发证机构,整改合格后,再出具检验报告;
(3)检验工作结束后,一般设备应当在10日(大型设备可以在30日)内出具检验报告。

全面检验报告须有检验、审核、审批三级签字。

6、资料归档
(1)检验协议书;
(2)检验过程中有关检验方案及来往文件、信函及等资料;
(3)SDTJ/JLJ-RQ-010-01压力容器全面检验原始记录;
(4)SDTJ/JLJ-RQ-010-02压力容器全面检验报告;
(5)SDTJ/JLJ-RQ-010-05压力容器耐压试验记录;
(6)SDTJ/JLJ-RQ-010-06 压力容器耐压试验报告;
(7)SDTJ/JLJ-RQ-010-03 压力容器年度检查记录;
(8)SDTJ/JLJ-RQ-010-04压力容器年
度检查报告;
(9)SDTJ/JLJ-RQ-010-07 特种设备检验意见通知书(1);
(10)SDTJ/JLJ-RQ-010-08特种设备检验意见通知书(2)。

起草:审核:批准: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