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厂房结构设计原理

厂房结构设计原理

厂房结构设计原理第一节地面厂房整体稳定和地基应力计算水电站厂房结构一般可分为三个组成部分。

1.上部结构主厂房的上部结构包括各层楼板及其梁柱系统、吊车梁和构架、以及屋顶及围护墙等。

其作用主要为承受设备重量、活荷重和风雪荷载等,并传递给卞部结构。

2.下部结构厂房的下部结构包括蜗壳、尾水管和尾水墩墙等结构。

对于河床式厂房,下部结构中还包括进水口结构。

其作用主要为承受水荷载的作用、构成厂房的基础,承受上部结构、发电支承结构,将荷载分布传给地基和防渗等。

3.发电机支承结构、发电机支承结构的作用是承受机组设备重以及动力荷载,传给下部结构。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章主要内容为厂房整体稳定和地基应力计算,发电机支承结构、蜗壳和尾水管结构的结构设计原理。

地面厂房在水平荷载如水压力和土压力等以及扬压力的作用下应保持整体稳定,厂基面上垂直正应力应满足规范要求。

稳定不能保证、地基应力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措施,如设置灌浆帷幕和排水孔降低扬压力,对坝后式厂房可以考虑是否采用厂坝整体连接方式,利用坝体帮助稳定。

厂房整体稳定和地基应力计算的内容一般包括沿地基面的抗滑稳定、抗浮稳定和厂基面垂直正应力计算。

河床式厂房本身是童水建筑物,厂房地基内部存在软弱层面时,还应进行深层抗滑稳定计算。

一、计算情况和荷载组合厂房稳定和地基应力计算要考虑厂房施工、运行和扩大检修期的各种不利情况,主要计算情况如下:1.正常运行对河床式厂房来说争正常运行情况中应考虑两种水位组合:(1)上游正常蓄水位和下游最低水位。

这种组合情况厂房承受的水头最大,但扬压力不大。

(2)上游设计洪水位和下游相应水位。

这种情况扬压力较大,对稳定不利。

对坝后式厂房和引水式厂房来说,引起稳定问题的水平荷载为下游水压力,正声运行情况中取下游设计洪水位进行组合。

厂房上游面作用的荷载有压力管道和下部结构纵缝面上的水压力,后者作用的面积与止水的布置方式有关,水压力的压强则与厂基面扬压力分布图有关,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正常运行情况中厂房内有结构和设备重以及水重。

2.机组检修河床式厂房机组检修情况计算中,上、下游水位分别一取上游正常蓄水位和下游检修水位,机组设备重及流道内的水重均不考虑。

在这种情况下,厂房承受的水头大,而厂房的重量轻,只有结构自重,对稳定不利。

坝后式和引水式厂房机组检修情况计算中,下游取检修水位,其余同上。

3.施工情况厂房施工一般是先完成一期混凝土浇筑和上部结构,以后顺序逐台安装机组并浇筑二期混凝土,机组安装周期较长,如机组是分期安装的,厂房的施上安装期更长,所以要进行施工情况的稳定计算。

在这种计算情况中,二期混凝土和设备重不计,厂房重量最轻,而厂房已经承受水压,对抗滑和抗浮不利。

这种计算情况也称为机组未安装情况。

河床式厂房机组未安装情况的上游水位取正常蓄水位或设计洪水位,下游取相应最不利水位。

坝后式和引水式厂房下游取设计洪水位。

如厂房位于软基上,地基承载力低,施工期还需考虑本台机组已安装,而吊车满载通过的情况,如厂房尚未承受水压,则厂基面无扬压力作用,流道中也无水重。

4.非常运行情况河床式厂房非常运行情况时,上游取校核洪水位,下游取相应最不利水位。

坝后式和引水式厂房下游取校核洪水位。

5.地震情况河床式厂房地震情况时,上游取正常蓄水位,下游取最低尾水位。

坝后式厂房和引水式厂房下游取满载运行尾水位。

以上所述各种情况中,正常运行情况的荷载组合为基本组合,其他为特殊组合。

厂房基础设有排水孔时,特殊组合中还要考虑排水失效的情况。

以上所述各种情况中,其他应考虑的荷载与混凝土重力坝稳定计算中相同。

厂房整体稳定和地基应力计算应对中间机组段。

边机组段和装配场段分别进行。

边机组段和装配场段,除了有上下游水压力作用外,还可能受侧向水压力的作用,或者还有侧向土压力存在,所以必须核算双向水压力作用下的整体稳定性和地基应力。

二、扬压力的确定作用于厂房基础的扬压力,按全部计算面积考虑。

河床式厂房的扬压力计算图形,按(SDJ21-78,试行)《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补充规定来用。

引水式厂房的扬压力计算图形,基础无排水设施时厂房上下游水位相同,扬压力图形按浮托力确定,有排水设施时,可参照《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补充规定确定。

坝后式厂房的扬压力计算图形,应根据厂坝的连接方式和排水设施情况,与坝体共同考虑。

山区河流,洪枯水位变幅大,洪水位具有暴涨暴落的特点,在水位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厂房地基内产生非恒定渗流,厂基面上各处扬压力最大值出现的时间滞后于厂房下游洪水位,峰值也减小。

如前所述,坝后式和引水式水电站厂房的整体稳定性和地基应力在厂房下游洪水位时最为不利,因而,如洪峰历时短,厂基扬压力计算图形可考虑非恒定渗流的时间效应,通过非恒定渗流计算酌予减小。

三、计算方法和要求1.抗滑稳定计算厂房抗滑稳定性可按抗剪断强度公式或抗剪强度公式计算(1)抗剪断强度计算公式式中—按抗剪断强度计算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滑动面的抗剪断摩擦系数及抗剪断粘结力;A—基础面受压部分的计算面积;—全部荷载对滑动面的法向分值(含扬压力);—全部荷载对滑动面的切向分值(含扬压力)。

(2)抗剪强度计算公式式中K—按抗剪强度计算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f—滑动面的抗剪摩擦系数。

(3)整体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根据(SD335-89,试行)《水电站厂房设计规范》,厂房整体抗滑稳定的安全系数不分等级按表18-1选用。

2.抗浮稳定性计算厂房抗浮稳定性可按式(18-3)计算式中—抗浮稳定安全系数;—计算段的全部重量;U—计算段扬压力总和。

根据《水电站厂房设计规范》,抗浮稳定安全系数Kf在任何计算情况下不得小1.1。

3.地基应力计算(1)计算方法。

厂基面上的垂直正应力可按下式计算式中σ—厂基面垂直正应力;—计算段上全部荷载在厂基面上的法向分力总和;、—计算段上全部荷载对厂基面廿算截面形心轴X、Y的力矩总和。

x、y—计算截面上任意点对形心的坐标值;、—计算截面对形心轴X, Y轴的惯性矩,A—厂基面计算截面积。

式(18-4)假定厂房基础为刚体,厂基面地基应力为线性分布。

水电站厂房的基础结构中,尾水管底板的厚度不大,底板相对地基的刚度较小时,其底面上的地基应力比周围要小,尤其是肘管段的底板,在扬压力的作用下,肘管段底板底面的中间部分甚至会与地基脱开,这一部分也就无地基应为存在。

因而,在进行地基应力计算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在计算截面确定时扣除部分面积。

尾水管扩散段底板为分离式时,其面积也不包括在计算截面内。

用尾水管底板有限元分析,可直接求得考虑底板柔度影响的厂基面地基应力分布图。

(2)计算要求。

厂房地基面上的垂直正应力应符合下列要求:1)厂房地基面上承受的最大垂直正应力,不论是何种型式的厂房,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应超过基岩的允许压应力。

在地震情况下基岩允许压应力可适当提高。

2)厂房地基面上承受的最小垂直正应力(计入扬压力),对于河床式厂房,不论是正常运行还是非常运行情况都应大于零,只有在地震情况下才允许出现不大于lO的拉应力。

对于坝后式和引水式厂房,正常运行情况下,一般应大于零;非常运行情况下,允许出现不大于10-20的局部拉应力。

地震情况下,如出现大于10-20,的拉应力,应进行专门论证。

厂房整体稳定和地基应力计算不满足要求时,应在厂房地基中采取防渗和排水措施,如图18-2中的厂房。

坝后式厂房可以考虑厂坝整体连接,利用坝体帮助稳定。

第一节水电站厂房的功用和基本类型一、水电站厂房的功用水电站厂房是将水能转换为机械能进而转换为电能的场所,它通过一系列工程措施,将水流平顺地引人及引出水轮机,将各种必需的机电设备安置在恰当的位置,为这些设备的安装、检修和运行提供方便有效的条件,也为运行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水电站厂房是建筑物及机械、电气设备的综合体,在厂房的设计、施工、安装和运行中需要各专业人员通力协作。

水工建筑专业人员主要从事建筑物的设计、施工与运行,因而本教材着重从水工建筑的观点来研究水电站厂房。

二、水电站厂房的基本类型根据厂房在水电站枢纽中的位置及其结构特征,水电站厂房可分为以下三种基本类型:(1)坝后式厂房。

厂房位于拦河坝下游坝趾处,厂房与坝直接相连,发电用水直接穿过坝体引人厂房,如图11-2所示的丹江口水电站广房。

兴建中的三峡水电站厂房也是坝后式的。

在坝后式厂房的基础上,将厂坝关系适当调整,并将厂房结构加以局部变化后形成的厂房型式还包括:1)挑越式厂房:厂房位于溢流坝坝趾处,溢流水舌挑越厂房顶泄人下游河道,如图18-2所示的贵州乌江渡水电站厂房。

2)溢流式厂房:厂房位于溢流坝坝趾处,厂房顶兼作溢洪道,如图18-3 (a)所示的浙江新安江水电站厂房。

3)坝内式厂房:厂房移人坝体空腹内,如图18-3 (b)所示位于溢流坝坝体内的江西上犹江水电站厂房,或图18-4所示设置在空腹重力拱坝内的湖南凤滩水电站厂房。

(2)河床式厂房。

厂房位于河床中,本身也起挡水作用,如图11-4所示广西西津水电站厂房。

若厂房机组段内还布置有泄水道,则成为泄水式厂房(或称混合式厂房),如图18-7所示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大江、二江电厂的厂房内均设有排沙用的泄水底孔。

(3)引水式厂房。

厂房与坝不直接相接,发电用水由引水建筑物引人厂房。

当厂房设在河岸处时称为引水式地面厂房,如图16-1所示浙江湖南镇水电站厂房。

引水式厂房也可以是半地下式的,如浙江百丈漈一级水电站厂房,或地下式的,如图18-10所示的云南鲁布革水电站厂房。

此外,水电站厂房还可按机组类型分为竖轴机组厂房及横轴机组厂房;按厂房上部结构的特点分为露天式、半露天式和封闭式厂房;或按水电站资源的性质分为河川电站(常规水电站)厂房、潮汐电站厂房以及抽水蓄能电站厂房等等。

图16-1 湖南镇水电站(引水式)厂房总体布置图三、水电站厂房的设计程序我国大中型水电站设计一般分为四个阶段: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招标设计及施工详图。

预可行性研究的任务是在河流(河段)规划和地区电力负荷发展预测的基础上,对拟建水电站的建设条件进行研究,论证该水电站在近期兴建的必要性、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

在这个阶段中,对厂房不进行具体设计,而只基本选定电站规模,初选枢纽布置方式及厂房的型式,绘出厂房在枢纽中的位置,估算工程量。

可行性研究的任务是通过方案比较选定枢纽的总体布置及其参数,决定建筑物的型式和控制尺寸,选择施工方案、进度和总布置,并编制工程投资预算,阐明工程效益。

在该阶段中,对厂房设计的要求是根据选定机组机型、电气主结线图及主要机电设备,初步决定厂房的型式、布置及轮廓尺寸,绘出厂区及厂房布置图,进行厂房稳定计算及必要的结构分析,提出厂房工程地质处理措施。

如有帮助,欢迎支持。

招标设计中要对可行性研究中的遗留问题进行必要的修改与补充,落实选定方案工程建设的技术、施工措施,提出较详细的工程图纸和分项工程的工程量,提出施工、制造与安装的工艺技术要求以及永久设备购置清单,编制招标文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