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西2017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课外文言文阅读 新人教版

广西2017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课外文言文阅读 新人教版

画蛇添足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①②③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

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④足。

”未成。

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选自《战国策·齐策二》)【注释】①祠(cí):春祭。

②卮:古代盛酒的器具。

③舍人:古代王公贵族手下的办事人员。

④引:拿起。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固:(1)蛇固无足.遂:(2)遂饮其酒.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3.读完选文,请说说这篇选文给你的启示。

(2分)南橘北枳①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②“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注释】①枳:落叶灌木,味苦酸,球形。

也叫枸橘。

②缚:捆绑。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1)晏子至.至:坐:(2)齐人也,坐盗.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3.你认同晏子“南橘北枳”的说法吗?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2分)三、文言文阅读。

(6分)子羔为卫政,刖人之足。

卫之君臣乱,子羔走郭门,郭①门闭,刖者守门,曰:“于彼有缺!”子羔曰:“君子不逾。

”曰:“于彼有窦。

”子羔曰:“君子不遂。

”曰:“于此有②室。

”子羔入,追者罢。

子羔将去,谓刖者曰:“吾不能亏损主之法令而亲刖子之足,吾在难中,此乃子之报怨时也,何故逃我?”刖者曰:“断足固我罪也,无可奈何。

君之治臣也,倾侧法令,先后臣以法,欲臣之免于法也,臣知之。

③④狱决罪定,临当论刑,君愀然不乐,见于颜色,臣又知之。

⑤君岂私臣哉?天生仁人之心,其固然也。

此臣之所以脱君也。

”孔子闻之,曰:“善为吏者树德,不善为吏者树怨。

公行之⑥也,其子羔之谓欤?”选自《说苑•至公》)【注释】①郭:外城。

②窦:孔、洞。

③倾侧:这里是反复推敲之意。

④臣以法:研究我这个案件。

⑤愀(qiǎo)然:神色变得严肃或不愉快。

⑥公:公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见:(1)见于颜色.私:(2)君岂私臣哉.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此乃子之报怨时也,何故逃我?3.从子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四、文言文阅读。

(6分)熊鼎,字伯颍,临川人。

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

江①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

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

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

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

松江民钱鹤皋反,②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

迁起居注,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③④者,书新宫壁间。

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⑤遣御史廉之。

而时已颁赦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⑥事中尹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

”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

【注释】①长:执掌。

②赞:帮助,辅佐。

③静:通“诤”,诤谏。

④起居注:官职名。

⑤广信:地名。

⑥廉:察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延:(1)数延见.信:(2)朝廷布大信于四方.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

3.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太祖”这一人物形象。

(2 分)五、文言文阅读。

(6分)断织劝学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

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

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出自《后汉书》)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1)一年来归.归:废:(2)稽废时日.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3.文中羊子的妻子是怎样劝谏羊子学习的。

(2分)六、文言文阅读。

(6分)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奇。

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吾知之,独于碧不甚了然。

今见此①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

如秋天,如晚岚②;比之舍烟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③④初篁则较淡;温于玉,滑于纨;至寒至腴,可拊可餐。

⑤【注释】①正:正色(青、黄、赤、白、黑);间:间色(绿、红、紫)。

②岚:林中雾气。

③箨(tuò):竹笋皮,笋壳。

④纨:白色的丝绢。

⑤拊(fǔ):抚摩。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1)盖世间之色.色:寒:(2)至寒至腴.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比之舍烟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初篁则较淡。

3.文章主要描写的水有什么特点?请具体分析。

(2分)一、1.(2分)(1)本来(2)于是【解析】(1)句中的“固”可联系课内《伤仲永》中“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可知,“固”的意思是“本来”;(2)句中的“遂”可联系课内《曹刿论战》中“遂逐齐师”可知,“遂”的意思是“于是”。

2.(2分)(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去了他的酒。

3.(2分)把功夫用在做没有意义的事情上,就会失去宝贵的机会。

(或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不要卖弄聪明。

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弄砸。

)【参考译文】楚国有一家人,祭过祖宗之后,便把一壶祭祀时用的酒赏赐给前来帮忙的人喝。

门客们互相商量着说:“这壶酒几个人一起喝就不够,一个人喝则有剩余,请大家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

”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拿起酒壶将要喝了它。

于是左手端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

”没等他画完。

另一个人的蛇画好了,夺了他(手上的)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说完,)于是就喝了那壶酒。

(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去了他的酒。

二、1.(2分)(1)到(2)犯罪【解析】(1)句中的“至”可联系课内《陈太丘与友期》中“过中不至”可知,“至”的意思是“到”;(2)句中的“坐”联系语境可知,“坐”的意思是“犯罪”。

2.(2分)楚王笑着说:“圣贤的人是不可戏弄的呀,我反而是自讨没趣了。

3.(2分)认同晏子“南橘北枳”的说法。

文中,晏子说橘子生长在淮南就是味道酸甜的橘子,生长在淮北则就变成苦味的枳。

原先生长在齐国的人并不偷盗,进入了楚国就犯了偷盗罪,可见外在环境对植物和人都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不好的环境,更易对人和事物造成影响。

【参考译文】晏子到了(楚国),楚王设宴招待晏子。

喝酒到兴致正浓时,两名官吏绑了一人来见楚王。

楚王问:“绑着的人犯了什么事?”回答说:“是齐国人,犯盗窃罪。

”楚王看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喜欢盗窃吗?”晏子离开席位答道:“我听说,橘子生长在淮南便是橘子,生长在淮北就变成了枳,只是树叶相似,它的果实味道并不同。

为什么会这样呢?水土不同啊。

现今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盗,进入楚国就偷盗,莫非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喜欢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圣贤的人是不可戏弄的呀,我反而是自讨没趣了。

三、1.(2分)(1)通“现”,显露(2)偏爱【解析】(1)中的“见”可以联系课内《马说》中“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可知,“见”通“现”“显露”的意思;(2)中的“私”可以联系课内《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可知,“私”是“偏爱”的意思。

2.(2分)这正是你报仇的好时机,为什么要帮我逃走呢?3.(2分)要学会公正地行使手上的权力,善于树立恩德。

【参考译文】子羔在卫国当官,按照法律砍掉一个人的脚。

卫国君臣发生了内乱,子羔从城门逃走,但是城门已经关闭了,那个被砍了脚的人在那里守门,那人说:“在那里有个缺口。

”子羔说“君子不爬墙!”守门人又说:“在那里有个洞。

”子羔说:“君子不钻洞!”那人说:“这里有个屋子(可以藏身)。

”于是子羔进去了,追兵没有抓到他也就四散而去了。

子羔离开前,对被砍了脚的人说:“当初我不得不执行君主的法令而砍了你的脚,现在我在危难之中,正是你报仇的好时机,为什么还帮助我逃跑呢?”被砍了脚的人说:“您判我断足的刑罚,本来就是因为我罪有应得,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您当初治我的罪时,好多次翻阅法律,不断地在公文上核对我的案件,想要让我幸免于难,(这种情形)我是知道的;后来(实在没办法),要量刑判案了,轮到要行刑的时候,您又满怀伤感、很不高兴,脸上也表现出了这种神情,我也是知道的。

您哪里是只偏爱我这个人的呢?天生的一副仁人心肠,本来应该您就是如此!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帮助你逃脱的原因。

”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善于做官的人树立恩德,不善于做官的人树立怨恨。

公正地行使手上的权力,难道讲的不就是子羔这样的人吗?”四、1.(2分)(1)请,邀请(2)信用【解析】(1)句中的“延”可联系课内《桃花源记》中“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可知,“延”是“邀请”的意思;(2)句中的“信”可联系课内《曹刿论战》中“小信未孚”可知,“信”是“信用”的意思。

2.(2分)太祖要授官给他,他用母亲年老(需要赡养)为由推托了,于是留在邓愈的府中辅佐军队中的事务。

3.(2分)“太祖”是一位选贤举能、知贤善用,明辨是非,讲究法度,知错就改、从谏如流的明主。

(意近即可)【参考译文】熊鼎,字伯颍,临川人。

元末时从乡试中中举,执掌龙溪书院。

江西发生寇乱,熊鼎集结乡里的兵丁亲自守卫,陈友谅多次胁迫他(投降),(他都)不理睬。

邓愈镇抚江西,多次请他来相见,惊异于他的才华,(向朝廷)推荐他。

太祖要授官给他,他用母亲年老(需要赡养)为由推托了,于是留在邓愈的府中辅佐军队中的事务。

母亲去世后,守孝期满,(皇帝将他)召到京城,授官为德清县丞。

松江平民钱鹤皋反叛,邻近郡县受到很大的惊扰,熊鼎用诤谏的方法镇抚了他们。

升任起居注,接受皇帝的命令搜求可引以为戒的旧事例,书写在新宫殿的墙壁上。

舍人耿忠出使广信回来,将郡县官员违法的情况上奏皇帝,皇帝要派御史去察访。

而当时已经颁发大赦令,丞相李善长两次进谏(不要派御史去考查),皇帝不听,熊鼎带着给事中尹正(向皇帝)进言说:“朝廷在天下广布信用,又因为(一些)小事麻烦御史(去考察),(这样做会)失去信用,而且亵渎天威。

”皇帝沉默了很久,于是(就)没有派出御史。

五、1.(2分)(1)回来(2)荒废【解析】(1)中的“归”可以联系课内《醉翁亭记》中“朝而往,暮而归”可知,“归”是“回来”的意思;(2)中的“废”可以联系课内《岳阳楼记》中“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可知,“废”是“荒废”的意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