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主席,对方辩友,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方观点是行善需要金钱
奖励。
第一,对方辩友告诉我们行善关乎于道德,无关于金钱。今天的辩题,
本该有属于当今时代的意义。那么当今这个逐求利益的社会,这个人
们道德境界并未达到如此高度的社会,又应当由谁来行善呢?对方辩
友可以等待贤德之人的出现,可社会等不了,需要善行的社会等不了。
在利益面前,一味地说教和道德标尺未免显得苍白无力。就像我国曾
经的人民公社时期,在物质基础没有达到一定高度的时期,人类与生
俱来的趋利本性使其道德水平永远达不到对方辩友所设想的主动行
善的高度。因此,我们即使期望所谓高道德水平的出现,对于如今社
会的趋利本性,依旧应该建立合适的表彰和激励机制,激励行善者的
出现。
第二,行善并非仅是口头的言论,更是需要物质基础的行动。正所谓
“善者不亏 行之则远”,行善之路有太多艰难,善者之少于当今社会,
使他们的肩膀愈发负担不起这个冷漠社会所需要的善行,之于政府,
就更需要赋予他们物质的支持与鼓励。拾荒助学老人刘盛兰,行善多
年没有得一分国家奖励,依靠拾荒的钱,又能资助多少学生,若这个
善心老人早些的得到那应得的物质奖励,那么又有多少学生能得到救
助,那么他又何须在漏夜下为自己明日的生计叹息。善心的前提是生
存,行善的前提是物质的基础。并非人人都是舍生取义的圣贤之人,
并非人人都是挥金如土的富贵之人,但普通人心中也常怀善念,然而
恰是因为如今没有行善的金钱奖励作为物质基础,让多少萌芽的善念
因囊中羞涩而被扼杀。
第三,从实际角度来说,所谓“慈善只能是一种境界,一种超越责任
和道德范畴的境界。”是善行最好的定义。对方辩友说“人之初,性
本善”但作为动物的一种,人类的本能是趋利避害。每一个人作为独
立的个体没有责任去为另一个个体的衰落而付出什么,但人类如今之
所以高于其他动物,正是因为人类有了社会的概念,社会鼓励人类互
帮互助,鼓励人类行善,故而人类行善,故而人类得以发展。因此,
作为一种动物,我们都需要社会鼓励我们行善。在这个行善成本居高
不下的当今社会,在这个扶起摔倒老人都需要成本的当今社会,作为
人类的我们避害的本性让我们渐渐远离着行善,因此社会就更加需要
加大金钱方面的鼓励,使行善从动物本能中的害变成利。
行善,固是人类渴望的高道德标准,但面对如今这个道德缺失的冷漠
社会,金钱的激励是使行善被付诸行动的最好方法。不善者,利益的
牵引会使他们走向行善之路;善者,更不该经受善行石沉大海了无回
声之苦,锦上添花总无错。
故而我方始终认为,行善需要金钱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