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 ▪ 头牙( 农历二月初二)▪寒食节( 清明节前一天) ▪ 清明节( 节气清明) ▪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 ▪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 ▪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 ▪ 冬至( 节气冬至) ▪ 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尾牙( 农历腊月十六) ▪ 祭灶( 农历腊月廿四) ▪ 除夕( 农历十二月卅日) 元会诗(魏)曹植初岁元祚,吉日惟良。

乃为嘉会,宴此高堂。

尊卑列叙,典而有章。

衣裳鲜洁,黼黻玄黄。

清酤盈爵,中坐腾光。

珍膳杂遝,充溢圆方。

笙磐既设,筝瑟俱张。

悲歌厉响,咀嚼清商。

俯视文轩,仰瞻华梁。

愿保兹善,千载为常。

欢笑尽娱,乐哉未央。

皇家荣贵,寿考无疆。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除夜(唐)来鹄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宋)毛滂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祇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南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拜年(明)文征明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已酉新正(明)叶颙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董必武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春节看花市林伯渠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中华传统节日组诗陈志岁春节暂解城区烟火禁,兆丰雪霁在年前。

街街饰彩家家掸,扫尽桃符换对联。

清明乍温复凊雨如麻,郊野草青行迹加。

或向陵园寻志石,思亲敬献墓头花。

端午浴兰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

当日楚王憎逆耳,随将一国殉灵均。

中秋合家匀饼庆嘉辰,携向中庭望月轮。

二十四桥谁独立,鸳鸯双宿水如银。

元宵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七夕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评论(27)|262012-11-01 21:45飞翔吧战魂|二级元宵节夏历正月十五日赏灯,吃元宵清明节阳历四月五日左右祭祖、扫墓端午节夏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主题:吃粽子七夕夏历七月初七又称星期,即中国爱情节、情侣节,神话传说中鹊桥相会之日中元节夏历七月十五又称盂兰节,俗称七月半、鬼节,有祭祀灵魂等民间习俗中秋节夏历八月十五举家团圆节,主题:赏月、吃月饼重阳节夏历九月初九登高评论(2)|72006-06-19 12:13xjlwwxx|二级回历10月1日开斋节又称“肉孜节”,斋月结束,伊斯兰教节日不放假(伊斯兰教徒放假一天)回历12月10日宰牲节又称“古尔邦节”,朝圣次日,伊斯兰教节日不放假(伊斯兰教徒放假三天)评论(4)|122013-03-21 20:29快乐女孩的老巢|三级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 ▪ 头牙( 农历二月初二) ▪ 寒食节( 清明节前一天) ▪ 清明节( 节气清明) ▪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 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 ▪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 ▪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 ▪ 冬至( 节气冬至) ▪ 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 ▪ 尾牙( 农历腊月十六) ▪ 祭灶( 农历腊月廿四) ▪ 除夕( 农历十二月卅日)评论(2)|32013-03-02 14:34绚色730618|一级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 ▪ 头牙( 农历二月初二)▪寒食节( 清明节前一天) ▪ 清明节( 节气清明) ▪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 ▪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 ▪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 ▪ 冬至( 节气冬至) ▪ 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尾牙( 农历腊月十六) ▪ 祭灶( 农历腊月廿四) ▪ 除夕( 农历十二月卅日) 元会诗(魏)曹植初岁元祚,吉日惟良。

乃为嘉会,宴此高堂。

尊卑列叙,典而有章。

衣裳鲜洁,黼黻玄黄。

清酤盈爵,中坐腾光。

珍膳杂遝,充溢圆方。

笙磐既设,筝瑟俱张。

悲歌厉响,咀嚼清商。

俯视文轩,仰瞻华梁。

愿保兹善,千载为常。

欢笑尽娱,乐哉未央。

皇家荣贵,寿考无疆。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除夜(唐)来鹄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宋)毛滂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祇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南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拜年(明)文征明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已酉新正(明)叶颙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董必武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春节看花市林伯渠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中华传统节日组诗陈志岁春节暂解城区烟火禁,兆丰雪霁在年前。

街街饰彩家家掸,扫尽桃符换对联。

清明乍温复凊雨如麻,郊野草青行迹加。

或向陵园寻志石,思亲敬献墓头花。

端午浴兰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

当日楚王憎逆耳,随将一国殉灵均。

中秋合家匀饼庆嘉辰,携向中庭望月轮。

二十四桥谁独立,鸳鸯双宿水如银。

元宵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七夕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评论(1)|22013-05-04 20:40碧云幽天|二级春节(正月初一)上元节(即元宵节,正月十五)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清明节( 节气清明)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 下元节(十月十五)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除夕( 农历十二月卅日)这是中国传统的十二个节日。

评论|22012-11-19 19:49wlzx406|二级zhugvdkybtrvfwe7ibtrv86wrtn6t4riOQYVWU7ENOQCW7YE7YHWUWYIEUYUEY UWYEUWYEUYWEYEUWYEUYWUEYWUEYUWEYUYWUEYUWYEUWYE UWYEUWYEUYIAY8QFGO976F9WF9GFGQOEF7987F8W7FOQ7FOA7GF O87FGOWQRFFARFEWGEAGAWG45H45H454545454554DTFETERERER ERERERRERRREREERERREREREEERRERE评论(2)|02013-04-07 21:32iamapigname|一级有新年(1月1日,放假一天);春节(农历新年,除夕、正月初一、初二放假三天);清明节(农历清明当日,放假一天);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放假一天);中国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端午节(农历端午当日,放假一天);国际护士节(5月12日);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一天);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7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教师节(9月10日);中秋节(农历中秋当日,放假一天);国庆节(10月1日,放假三天);记者节(11月8日)。

评论(1)|22012-12-03 19:56ghmsg|四级国庆节十月一日评论|02013-04-07 20:14麻雀赛貂蝉|一级∙春节:正月初一,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元宵节:正月十五,又叫上元节∙迎财神日:正月初五,此日亦是道路神生日。

∙春龙节:头次作牙,二月初二,又叫龙抬头#青龙节∙花朝节:二月十五∙上巳节:三月初三,传说中玄天上帝生日,西王母开蟠桃会之日∙寒食节:清明节的前一天∙清明节:春分后十五日,一般在阳历4月5日,闰年在4月4日∙佛诞日:四月初八,又有牛节之称——过了这天牛就要下地了∙端午节: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夏至节:夏至当天∙姑姑节:六月初六,又称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姑姑节”、“六月六,请姑姑”∙七夕:七月初七,又叫七月七,乞巧节,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中元节:七月十五,又称鬼节、盂兰盆节,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地藏节:七月三十∙中秋节:八月十五∙重阳节:九月初九∙十月朝:十月初一,又称“祭祖节”∙下元节:十月十五∙冬至节:冬至当天,传统祭祖之日∙腊八节:十二月初八∙祭灶节:十二月二十四日祀灶(中国北方的时间是廿三,台湾地区称作送神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除台湾地区,台湾地区的小年是除夕的前一天)。

民众在此刻打扫家中神桌,请家中众神与灶神回天述职。

∙除夕:十二月的最后一天为除夕日,又叫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