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

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
呼吸衰竭:各种原因引起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造成机体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因而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称为呼吸衰竭。

血气分析是确定有无呼衰以及进行呼衰分型最有意义的指标。

分类:Ⅰ型呼衰:仅有缺氧,无二氧化碳潴留。

PaO2<60mmHg,PaCO2降低或正常。

见于换气通气功能障碍。

Ⅱ型呼衰:既有缺氧,又有CO2潴留。

PaO2<60mmHg, PaCO2>50mmHg。

系肺泡通气不足所致。

一般护理:1.休息与体位
卧床休息。

协助病人取舒适且利于改善呼吸状态的体位,一般取半卧位或坐位。

2.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多种维生素、易消化、少刺激性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对昏迷病人应给予鼻饲或肠外营养。

3.氧疗护理重要治疗措施
(1)氧疗适应证:呼吸衰竭病人PaO2<60mmHg,是氧疗的绝对适应证,氧疗的目的是使PaO2>60mmHg。

(2)氧疗的原则:
①I型呼吸衰竭:多为急性呼吸衰竭,应给予较高浓度(35%<吸氧浓度<50%)或高浓度(>50%)氧气吸入。

使PaO2迅速提到60~80mmHg
②II型呼吸衰竭:给予低流量(1~2L/min)、低浓度(<35%)持续吸氧。

慢性呼吸衰竭,通常要求氧疗后 PaO2维持在60mmHg或SaO2在90%以上。

以防因缺氧完全纠正,使外周化学感受器失去低氧血症的刺激而导致呼吸抑制,反而会导致呼吸频率和幅度降低,加重缺氧和CO2潴留。

(3)氧疗疗效的观察:
若呼吸困难缓解、发绀减轻、心率减慢、尿量增多、神志清醒及皮肤转暖,提示氧疗有效。

若发绀消失、神志清楚、精神好转、PaO2>60mmHg、PaCO2<50mmHg,考虑终止氧疗,停止前必须间断吸氧几日后,方可完全停止氧疗。

若意识障碍加深或呼吸过度表浅、缓慢,提示CO2潴留加重,应根据血气分析和病人表现,遵医嘱及时调整吸氧流量和氧浓度。

对症护理
(1)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指导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咳痰。

病情严重、意识不清病人,应及时吸痰。

遵医嘱应用支气管舒张剂,口服或雾化吸入祛痰药。

(2)建立人工气道
对于病情严重又不能配合,昏迷、呼吸道大量痰液潴留伴有窒息危险或PaCO2进行性增高的病人,若常规治疗无效,应及时建立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支持。

对烦躁不安,夜间失眠病人,禁用麻醉剂,慎用镇静剂,以防止引起呼吸抑制。

吸痰注意事项:由于呼吸衰竭的病理机制,病人不能长时间耐受缺氧,吸痰过程中应做到一慢二快三忌,即退吸痰管慢;进管与整个吸痰过程宜快;一次吸痰中忌反复抽插吸痰管,忌负压过大,忌在严重低血氧饱和度、心率和心律明显异常情况下吸痰。

吸痰前后给予高浓度吸氧各2 min,可有效预防缺氧而窒息。

吸气时可见胸骨上窝、两侧锁骨上窝以及下部肋间隙均显凹陷,称“三凹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