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跳绳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成就感

在跳绳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成就感

在跳绳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成就感
浙江余姚城东实验幼儿园谢锡云
大班的幼儿已产生一定的对成就的追求,具有较强烈争取胜利的愿望,他们已有了一定的成就感。

在许多的活动中,成就感和好胜心强的幼儿,往往表现出认真、专注以及愿意接受挑战的态度,他们渴望成功,即使失败后,也会加倍努力直至成功。

每一届的大班幼儿在毕业之前都要学会在有限时间里进行一定次数的跳绳运动,这一项有一定难度的跳绳运动,不仅能够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能力,增大肺活量,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赛练习,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肯定会大大增强,他们为了取胜,也会竭尽全力去训练、去“奋斗”去拼搏,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好胜心和成就感。

一、明确目标,走向成功
在《幼儿园快乐与发展》书中指出:大班幼儿在做事情的时候已经有了一定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但是,这种目的性和计划性不是自然而生的,它有赖于教师的指导。

幼儿在刚开始练习的时,因为还没有掌握跳的节奏,所以不是绳到了脚边还没起跳,就是绳还没到脚边就先起跳了,继而使许多孩子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感到沮丧。

因此,为了让幼儿在信心中学会跳绳。

我根据跳绳需要身体各部位动作的协调配合和良好的节奏感的要素进行了分步训练。

在班级中为孩子们设计了一张学习跳绳表,将跳绳分解成5个动作,每学会一个动作就贴上一个五角星,得到5个五角星也就学会了跳绳。

通过动作的分解,降低了跳绳的难度,也让幼儿有了持久的追求意识和明确的方向。

更重要是当幼儿要实现一个动作目标时,他们会因为成功的喜悦而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为下一个目标的达成奠定了成功的基石,就这样我把远的学习目标与近的学习目标有机结合,不断强化幼儿的成就意识。

二、积极归根,树立自信
在练习跳绳过程中,孩子常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不会跳?”“为什么我跳绳的数比不过别人?”等等。

这时我就会与幼儿一起寻找失败的原因,并把其归根于努力因素。

因为问题归根对于成就感的培养具有积极、消极两种作用,如果幼儿将自己不会跳绳归因于努力因素,即只要自己努力练习,是可以学会的,就可以体验到成功感和有能力感,提高学习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

如果幼儿将不会跳绳归根于能力因素,天生比别人差,学不会,就会丧失学习信心。

我请会跳绳的幼儿说一说是怎么学会跳绳的,使不会跳绳的幼儿知道只要多跳多练、掌握了方法是可以学会的,帮助幼儿树立成功的信心。

同时,为了更好的调动幼儿学习跳绳的兴趣,我们师生共同创编儿歌,营造跳绳的良好氛围。

“一根绳儿手中摇,二只脚儿蹦蹦跳,你跳我跳他也跳,上下飞舞真热闹。

”在动作要领的掌握
上我把握循序渐进、从易到难的原则,手把手地教幼儿学习跳绳。

在成就感的培养上,我不断地鼓励、支持幼儿,用“相信自己、肯定能行!”的口号,来激发幼儿追求成功的内驱力。

如博凡小朋友一下也不会跳,我就说:“博凡绳子能甩到前面了,在星期五前肯定能学会。

”使他渐渐地把这些期望变为内在的动力,去争取成功。

三、互促互带,共同进步
大班的幼儿注意的广度提高了,交往能力也增强了,他们不仅注意自己的活动,而且还注意同伴的活动。

他们会主动地向同伴学习,一起讨论问题。

于是,我将班级中会跳绳的幼儿与不会跳绳的幼儿结成对子,举行“你有困难,我来帮助”活动,给结对的“小老师”进行奖励,让已会跳绳的幼儿觉得很自豪、很光荣,增强他的成就感。

如果徒弟带得好,能获“好老师”称号,将比赛与评比相结合,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强化幼儿的好胜心和成就感。

就这样,晨间锻炼、课间休息、游戏活动时,孩子们一对一地你教我学,班级中“楼师傅”、“闻师傅”等称呼也渐渐地叫开了。

“楼师傅,你再教教我吧!”有趣的称呼使教了一遍又一遍已不耐烦的“小师傅”觉得滑稽开心,一阵笑声后,又开始认真地教了起来。

互相带动,相互激励,为了能成功,大家共同克服着一个个困难,完成一个个目标。

四、竞赛奖励,收获成功快乐
在组织孩子练习跳绳的过程中,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我能连着跳30多个,你呢?”“我会单脚跳,你会吗?”可见,大班幼儿对比赛、竞争的青睐,他们喜欢挑战性的活动。

为了提高孩子的成就感,我就组织了多次跳绳比赛,小朋友按跳绳能力的高、中、低分组多次进行竞赛、奖励,增多每位孩子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

在奖励时,我采用不定时与不定比的方式,使奖励能最好地起到强化成就动机的作用。

如有时比谁会跳,有时比谁跳得多;有时奖励胜利者;有时奖励中、差孩子,但讲明此奖励的目的是因为进步,而不是学习的报酬,使孩子的成就动机不扭曲。

对已能熟练跳绳的孩子,我在利用奖励提高其成就感的同时,在最后的几次比赛逐渐撤消了奖励,以培养他内部稳定的成就感。

五、家园合作,期盼成功
幼儿园任何一项活动的深入开展,单靠老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我通过书面交流,通过家长接送时间,先让家长认识跳绳对孩子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再让家长参与孩子学习跳绳的过程,知道跳绳不是马上就成的事,需要坚持不懈、刻苦练习,在跳绳练习中要教育幼儿不怕苦,努力训练,这样才会获得成功。

并请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加油,培养幼儿强烈的成就感。

家长们非常支持这项有意义的活动,有的家长和老师一起手把手地教孩子学跳绳;有的家长
看到孩子已会跳绳了,便和孩子比赛跳绳,这样既给予孩子成功的满足,同时又让孩子学会了跳快绳和长绳,再者,家长还为孩子安排一些失败和困难,使之产生克服困难的需求,激励孩子更强烈的成就动机。

但确实也有孩子练了好久还没有学会,孩子没了信心,更不要说成就感,连家长也几乎失望了,跑来对我说:“我们还是学不会。

”于是我告诉他:“只要坚持,肯定能胜利。

你要用自己的行为树立奋进成功的榜样,这就是对孩子进行成就感培养的最好方式,我们一起努力等待孩子的成功。

”一周后的一个早上,这位家长拉着孩子的手说:“双休日我们练了很长时间,凡凡能跳到5下了,凡凡快跳给老师看看”,凡凡拿出绳子就“蹦蹦蹦”地跳了起来,看着他一脸灿烂的笑容和自信的神态,我和家长笑了,他成功了。

良好、稳定的成就感的培养,能使幼儿对自己充满信心、热爱周围的生活;会激发幼儿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正视挫折。

因此,我们教师要利用一切教育机会,运用多种教育形式来培养幼儿的成就感,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编写组《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堂教师指导用书大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P159
2、冯晓霞《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9-12 P167
3、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师大1995-01-01 第22次印刷P300作者简介谢锡云1985年7月27日出生幼教一级在职于余姚城东实验幼儿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