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雁荡山

雁荡山

南雁荡山,简称南雁,位于平阳县西部,距温州市区87公里,属国家级雁荡山风景名胜区南雁荡山景区。

主峰明王峰,海拔1077.7米,
“南雁荡山景区擅峰、岩、洞、瀑、溪、堑之胜,附以地毛,副之匠筑,噍类活动其间,自然状貌独具,人文形迹殊呈。

初本濒海,南湖、水头、鹤溪为其宏隈,日渐年往,水缩陆胀,云峦渐深。

此其大较。

其地居民具浙闽风情,汉畲混处。

” 山顶有泥塘沼泽,秋科时节有大雁在此栖息,且与北雁荡山遥望相对,故名南雁荡。

南雁荡的开发实较早于北雁荡,五代时高僧愿齐就率门徒三百在此开发。

南雁景区面积97.68平方公里,群峦叠翠,怪石峥嵘,飞瀑溪潭,幽洞石堑,景色无比瑰丽。

共有67峰、28岩、24洞、13潭、8潭、9石,向称"浙南第一胜景"。

有东西洞、顺溪、畴溪、石城、东屿等景区,其中东西洞景区景点最为密集,景色雄奇,蔚为壮观。

在半平方公里范围内,有始建于宋代儒教会文书院、仙姑洞道观和唐代的观音洞寺院,三教荟萃,国内罕见。

东洞洞高10米,宽5.6米,深100余米。

洞口丹崖翠壁,巍然挺立,人称"五色屏风",亦叫"石天门"。

在东北洞壁上方,有一笔直如柱,高40多米的华表峰。

下面有一石梁横空,呈半圆形门,酷似古牌楼,上刻"东天门",入内便是"会文书院"。

会文书院原是北宋时陈经正、陈经邦兄弟读书之处,后来朱熹曾率弟子多人在此讲学。

清光绪重建。

晚清著名学者孙衣言为此题联:"伊洛微言持敬始,永嘉前辈读书多",至今尚存。

书院右侧山上悬崖下,便是南雁著名的观音洞。

洞高21米,宽45米,有古刹依洞而建,别具风格。

四周峰峦叠翠,怪古嶙峋,有普陀峰、蝙蝠峰、卓笔峰等景点。

右侧"一线天"由大悬崖凌空夹峙而成,高百余米,中间空隙仅一米,登160级石阶方可抵达绝顶。

西洞又称"仙姑洞"。

相传南宋时,闹村朱氏,名婵媛,十六岁时出家为道姑,遁居此石洞"辟谷二十年",常采药为人治病,下药立愈,后不知去向,人们在洞口建道院以纪念。

洞高18米,宽44米,深29米,建有七间三层楼阁,屋宇大部与洞连接。

洞内有十八进士洞、连环洞等。

洞外有珍珠泉、石斧岩、玉液池、怡心院、三台道院、朝天鲤等景点。

在洞前眺望,十二峰错落有致,各以形赋名:有蝙蝠峰、文笔峰、玉女峰、老人峰、三台峰、会仙峰、美女梳妆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