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1.证明蜡烛燃烧产物的方法: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水雾产生,在向烧杯中滴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生成水和CO2(意思对即可)2.点燃白烟蜡烛复燃的原因: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具有可燃性3.检验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的方法:把小木条插入火焰中央1s左右移开,发现外焰部分小木条变黑,中间无明显变化4.呼出气体与空气比较,氧气含量降低的操作: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集气瓶,观察现象5.呼出气体与空气比较,CO2含量增多的方法:分别向集气瓶中滴加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呼气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CO2含量增多6.呼出气体与空气比较,水蒸气含量增多的方法:向玻璃片哈气,有水蒸气产生7.向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的方法: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的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8.标签朝向手心的原因:防止腐蚀标签9.用量筒量取液体的操作:量筒平放,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10.胶头滴管不能横放或倒放的原因:防止腐蚀胶头11.酒精灯未盖灯帽会引起:酒精挥发、灯芯聚水点燃困难12.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先将导管插入水中,在用手紧握试管,若有气泡冒出,则装置气密性良好13.红磷燃烧实验:(1)目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瓶底放少量水的作用: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并降温(3)水回流偏小的原因:红磷量不足、气密性不好、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量止水夹(4)水回流偏大的原因:燃烧匙伸入集气瓶过慢、止水夹没夹紧(5)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的原因:生成的CO2为气体,使瓶内的压强没有发生变化,水不会回流14.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15.氮气的用途:保护气16.稀有气体的用途:保护气、电光源17.空气污染物:SO2、CO、NO2、可吸入固体颗粒(空气污染物需监测指数,CO2不需要)18.检验氧气的方法:把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则为氧气19.验满氧气的方法:把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瓶口,复燃则满20.检验CO2的方法:将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变浑浊则为CO2向集气瓶中滴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为CO2(二选一即可)21.验满CO2:把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熄灭则满22.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的原因:氧气浓度不同23.铁丝燃烧的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铁丝燃烧失败的原因:(1)铁丝未打磨(2)没有拧成螺旋状(3)火柴刚点燃就插入到氧气瓶中(4)氧气浓度低24.铁丝拧成螺旋状的原因:聚集热量25.铁丝燃烧瓶底放水的原因:防止高温熔化物掉落炸裂瓶底26.SO2燃烧瓶底放水的原因:吸收有毒气体防止污染空气27.将红热的木炭缓慢伸入氧气瓶的原因:充分利用瓶内的氧气,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28.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交叉关系29.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30.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底部(2)试管口放棉花的原因: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造成导管堵塞(3)开始收集气体的时机:有连续均匀气泡放出时开始收集(4)刚有气泡放出时不立即收集的原因:混入空气使收集的气体不纯(5)造成收集气体不纯的原因:集气瓶没有装满水、刚有气泡放出时立即开始收集(6)先移导管后熄灭酒精灯的原因:防止水回流炸裂试管(7)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满的现象:有气泡从集气瓶口冒出31.收集氧气较好的方法:排水法3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所体现氧气的性质:不易溶于水33.长颈漏斗的作用:便于添加液体药品34.分液漏斗的作用:节约药品,得到平稳的气流35.简易的启普发生器的作用:便于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36.催化剂的作用:改变反应速率(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37.分子的性质:(1)闻到花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2)一滴水中有无数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3)气体能被压缩:分子间有间隔(4)氧气和臭氧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分子构成不同38.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39.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O2分子40.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41.水电解过程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氢原子、氧原子42.说明水电解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水电解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43.决定原子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44.Na和K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45.Na和Na+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因:质子数相同46.原子不带电的原因: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与荷外电子所带的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47.S2-变成S的方法:失去2个电子48.Fe2+变成Fe的方法:得到2个电子49.氯化钠构成:Na+和Cl-50.CO2构成:CO2分子;HCl构成:HCl分子;CuO构成:CuO分子5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组成的化合物:Al2O352.生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a5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N;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54.水的组成: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构成:由水分子构成55.水分子的构成: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56.从两方面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治水体污染57.明矾和活性炭的作用:吸附作用58.没有过滤干净的原因: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盛装滤液的烧杯有杂质59.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引流60.过滤速度慢的原因: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61.鉴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肥皂水;现象:硬水大量浮渣、软水大量泡沫62.硬水软化的方法:生活中:煮沸;实验室:蒸馏63.净化程度最高的操作:蒸馏64.生活中需将水煮沸的原因:降低水的硬度、杀菌65.检验H2、CO、CH4的方法:燃烧并验证产物66.证明水的组成的实验:电解水和氢气燃烧67.电解水和氢气燃烧实验证明:水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68.电解水正极和负极的体积比:1:2;质量比:8:169.C2H6O中C、H质量比:4:1;个数比:1:3;C的质量分数:52.2%70.解释2的含义:(1)Fe2+:一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2)H2:一个氢气分子中含2个氢原子(3)2O:2个氧原子71.CaCO3中C的化合价为:+472.表示CaCO3中C的化合价:73.H2O的含义:代表水这种物质、水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74.常见的酸根:CO32-、SO42-、NO3-、Cl-、75.测定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实验:(1)目的:验证质量守恒定律(2)气球的作用:平衡气压,防止胶塞被弹开(3)细沙作用:防止炸裂锥形瓶底76.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生成气体逸散到空气中77.求X化学式的理论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78.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的原因: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79.活性炭、木炭具有吸附性的原因:疏松多孔结构80.活性炭给白糖脱色的性质:吸附性81.石墨书写的字画可以长久保存的原因: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82.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现象:黑色固体变红;铁丝网的作用:聚集火焰、提高温度83.常见的还原剂:C、CO、H284.碳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是:C85.制取装置考虑的因素: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气体的性质86.阶梯蜡烛实验结论:CO2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87.塑料软瓶实验结论:CO2能溶于水88.石蕊干/湿花实验结论:CO2能与水反应89.能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的方法:将一半干燥一半湿润的石蕊纸片放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湿润的一半变红另一半无变化,证明CO2与水发生了反应90.低碳的意义:降低CO2的排放91.铜片上有滤纸片和乒乓球片用酒精灯加热探究的燃烧条件: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92.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后“水火共融”探究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93.菜锅着火盖锅盖的灭火原理:隔绝氧气94.菜锅着火灭火的方法:盖上锅盖95.机房、图书馆着火选择的灭火器:CO2灭火器96.化学变化中放热反应:生石灰溶于水、物质燃烧、酸碱中和、金属与酸反应97.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98.瓦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99.使燃料充分燃烧考虑的因素:有足够的空气、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100.常见的清洁燃料:天然气、乙醇、氢气101.最清洁的燃料:氢气102.氢气不能广泛使用的原因:成本高、贮存困难103.常见的新能源: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104.金属的通性:(1)铝作导线:导电性(2)铁制作锅:导热性(3)铝作铝箔:延展性(4)银作饰品:金属光泽105.合金属于金属材料106.合金的优点:硬度大、熔点低、耐腐蚀107.黄铜和纯铜的硬度大小比较方法:相互刻划,有划痕的是纯铜108.生铁和钢的含碳量比较:生铁>钢109.生铁和钢物理性质差异的原因:含碳量不同110.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金刚石111.硬度最大的金属:铬112.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113.熔点最低的金属:汞114.熔点最高的金属:钨115.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铝116.目前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117.医疗器械使用的合金:不锈钢118.铝在空气中耐腐蚀的原因:铝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e2O3119.120.磁铁矿的主要成分:Fe3O4121.实验室炼铁实验:(1)现象:红色固体变黑(2)先点燃尾部酒精灯的原因: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3)先通入CO的原因:除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炸裂试管122.高炉炼铁中焦炭的作用:提高温度、制取还原剂123.金属生锈的原因: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反应124.铁粉在食品中的作用:双吸剂125.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1)实验方法:对比实验(2)蒸馏水需要煮沸处理:除去溶解在水中的氧气(3)棉花中的药品:无水氯化钙(4)棉花中放药品的作用:吸收水蒸气,保持空气干燥(5)植物油的作用:液封,隔绝氧气(6)代替植物油的方法:注满水并盖上胶塞(7)食盐水可以加快腐蚀速率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126.127.饱和食盐水的溶剂:H2O128.生理盐水的溶质:NaCl129.CO2溶于水中水的作用:溶剂、反应物130.碘酒中的溶质:I2131.白酒中的溶质:C2H5OH132.糖水中各个部分甜味相同的原因:溶液具有均一性133.夏天时,“凉的快”中放硝酸铵的原因:硝酸铵溶于水吸热134.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135.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温度、压强136.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氢氧化钙除外):升温、加溶剂137.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氢氧化钙除外):降温、加溶质、蒸发溶剂138.硝酸钾溶液中混有氯化钠,提纯硝酸钾的方法: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139.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硝酸钾,提纯氯化钠的方法:蒸发结晶140.硝酸钾溶液中使硝酸钾大量析出的方法:降温结晶141.硝酸钾溶液中使硝酸钾全部析出的方法:蒸发结晶142.(这个可以忽略)T2温度下,甲的溶解度为A,乙的溶解度为B(A>B);T1温度下,甲的溶解度为C,乙的溶解度为D(D>C):注:S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1)配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所需溶质质量比较:甲>乙;溶剂质量比较:甲<乙(2)将等质量的甲乙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溶剂的质量比较:乙>甲(3)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时,溶质质量分数比较:乙>甲143.固体溶于水配制溶液时,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及贴签144.固体溶于水配制溶液时,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对质量分数的影响:偏小145.固体溶于水配制溶液时,实验仪器: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146.液体溶于水配制溶液时,步骤:计算、量取、混匀、装瓶及贴签147.液体溶于水配制溶液时,量取浓溶液仰视读数,对质量分数的影响:偏大148.液体溶于水配制溶液时,实验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149.盐酸和硫酸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都含有H+150.可溶性碱溶液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原因:都含有OH-151.盐酸的用途:除铁锈、助消化152.硫酸的用途:除铁锈、铅蓄电池的主要成分、干燥剂153.不可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NH3154.不可用氢氧化钠干燥的气体:CO2、SO2、HCl155.浓硫酸稀释的步骤:把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156.稀释时玻璃棒的作用:搅拌,加快热量散失157.浓硫酸遇纸张、皮肤等变黑的原因: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将物质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脱去,生成黑色的炭158.浓硫酸碰到皮肤的处理方法: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159.氢氧化钠的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160.氢氧化钙的俗名:熟石灰、消石灰161.氢氧化钠的用途:炉具清洁剂、干燥剂162.氢氧化钙的用途:改良酸性土壤、波尔多液、涂在树上防虫防冻、建筑材料163.不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的原因:NaOH易溶于水而氢氧化钙微溶于水164.氢氧化钠需密封保存的原因:易潮解且具有腐蚀性165.某些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166.氯化钠的用途:生理盐水、调味剂、融雪剂、选种167.粗盐初步提纯的步骤:溶解、沉淀、过滤、蒸发、结晶168.碳酸钠的俗名:纯碱、苏打169.碳酸氢钠的俗名:小苏打170.生活中常用作发酵粉的是:小苏打171.生活中常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是:小苏打172.生活中常用作补钙剂的是:碳酸钙173.生活中常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是:熟石灰174.生活中常用作炉具清洁剂的是:氢氧化钠175.生活中常用作融雪剂的是:氯化钠176.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大理石、稀盐酸177.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试剂:稀盐酸、稀硫酸(稀HCl、稀H2SO4)178.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179.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酸碱中和、金属氧化物与酸、非金属氧化物与碱180.酸碱中和反应的本质:H+和OH-反应生成水181.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成分:氢氧化铝、氢氧化镁182.检测溶液的酸碱性用:酸碱指示剂183.检测溶液的酸碱度用:pH试纸184.酸雨的pH范围:小于5.6185.酸雨的成因:溶解了空气中的SO2空气中雨水显酸性的原因:溶解了空气中的CO2186.187.pH试纸的使用方法: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将其滴到pH试纸上,变色后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188.将pH试纸润湿后测量的影响:偏大或偏小(2种情况)189.蒸发时有较多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190.蒸发时全部蒸干时停止加热的后果:固体迸溅191.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搅拌,加快溶解速率192.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193.刚溶解就立即过滤对产率的影响:偏小194.蒸发时有液滴飞溅对产率的影响:偏小195.蒸发后没有完全干燥对产率的影响:偏大196.产率的计算方法:c/(a-b)*100%197.氨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或草木灰混合使用的原因:生成氨气降低肥效198.将新制取的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未见浑浊的原因:可能使用了浓盐酸199.证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操作:取样,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取样,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200.证明氢氧化钠部分变质操作:取样,先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再加入酚酞溶液201.证明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的方法:向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再加入稀盐酸,先生成蓝色沉淀后逐渐溶解)202.证明混合物中混有CaO的方法:取样,加少量水,若溶液温度升高证明含有CaO 203.用分子角度水电解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水分子电解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204.检验氢氧化钾溶液中是否含有碳酸钾:取样,加适量的氯化钡溶液(硝酸钡、氯化钙均可)205.除去氢气中混有的HCl、H2O气体:先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再通入浓硫酸206.除去CO2中混有的HCl、H2O气体:先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再通入浓硫酸207.Zn与稀硫酸完全反应后证明酸过量可加入的药品: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难溶性碱、碳酸盐208.BaCl2溶液与稀硫酸完全反应证明硫酸过量可加入的试剂:氯化钡溶液、硝酸钡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