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题库 一.名词解释: 1.矛盾 17现象 2.实践 18.知行统一 3.本质 19.明辨是非 4.创新能力 20.实事 5.理想 21.信念 6.哲学 22.意志 7.世界观 23.劳动 8.社会价值 24.人的全面发展 9.自信 25.个性自由 10.运动 26.自我价值 11.规律 27.社会理想 12.能动自觉 28.思维创新 13.联系 29.科学思维 14人际关系 30.唯物辩证法 15.因 16.外因 二.填空题 1.________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哲学上把事物自身包含的既______又_____的关系叫矛盾。 3.一般来说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_____,二是____。 4.人身选择是人的______表现,是对______的肯定。 5.实践是_____得基础,是一切_____的来源。 6.哲学上所说的关系,就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部诸要素三间的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7.________是事物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前进,上升的运动。 8.________是人们对于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9.________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______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部联系。 10.______是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 11.______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部联系,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只能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1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终于解决了输血问题,说明________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3.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坚持___________与_________的结合。 14.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过程从哲学上讲是指_____________。 15.人身的行动不仅受到自身的体力,智力的制约,而且还要受到_______的制约。 16.________的观点和_______-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_________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17.人际关系做人的社会联系的基本形式,它有三个特性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8._______和________是矛盾的基本属性。 19.________是事物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前进,上升的运动。 20.规律的基本含义是指_______部固有的本质的必要联系。 21.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过程中有_______有________和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和活动。 22.实践决定认识,______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23.事物是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辩证思维就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 24.要正确对待理想与实现的矛盾,理解想与现实是_________的关系。 25.人具有自然属性和_________两个方面,但____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26.利己与利他是人生经常遇到的一对矛盾,他们既是_____,他们又是_______。 27.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既要看他在_____方面的贡献,又要看他在______方面的贡献。 28.个人的素质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方面。 29劳动是人类在自身智能支配下,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创造_________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_____、_____等方面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 30人的全面发展和__________是互为前提,互相改进的。 三.评析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新事物就是后来出现的得事物 () 2.人生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物质贡献。 () 3.矛盾就是对立和斗争。 () 4.真理可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因此真理是主观的。() 5.职业理想就是理想的职业,选择职业要符合个人实际。() 6.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态。 () 7.任何事物都可以孤立存在 () 8.通过学习人生哲学,可以从中吸取精神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 9.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是不能统一的。 () 10.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孤立的,静止的。 () 11.唯心主义认为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 12.想问题,做事情,凭主观愿望,就能成功。 () 13.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可以不考虑社会发展实际,使自己的主观愿望适应时代潮流就行了。 () 14.不运动的物质是根本不存在的。 () 15.人生的行动只是受自身的体力,智力的制约,再不受其他任何条件的制约。 () 16.自觉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根本特点。 () 17.尊重客观规律,就能很好的发挥自觉能动性。 () 18.人的命,天注定。 () 19.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存在着彼此孤立的事物。 () 20.发展是事物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前进,上升的运动。 () 四.单项选择: 1.恩格斯说:“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这主要启示我们() A理想是人生奋斗的目标 B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C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D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 2.有人在青年时代,尤其是学生时代怀有远大的人生理想,但他走向社会看到种种丑恶、不合理的现象时,便认为一切理想都是假的、空的,这些人() (1)没有把理想和现实区分开来 (2)没有认识到真是因为社会现实中有假、丑、恶的一面,才需要我们去追求真、善、美 (3)没有超越现实 (4)讲效、有利于我们从实际出发,抛弃幻想A.(1)(2)(3) B.(2)(3)(4) C.(2)(4) D.(1)(3) 3.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的指导,这是因为() A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的开展实践活动 D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对事物起反作用4.2006年,市原副市长志华,市原检查长金宝,国家原统计局局长邱晓华等十余高管因贪污腐败纷纷落马,这些事实告诉我们人不能把金钱带入坟墓,但金钱可以把人带入坟墓。这说明() A金钱是罪恶之源。 B金钱多了就会导致腐败。 C金钱对人生没有意义。 D应该正确的处理金钱与人生的关系。 5人是无法控制天气的,这是应为() A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B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C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D自然界的现象是纷繁复杂的。 6寓言“守株待兔”中的农夫等不到第二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从哲学上看,农夫的错误主要在于() (1) 否认了联系的普遍性。 (2) 把事物的个别现象当成了普遍规律 (3) 把事物之间的偶然联系当成了必然的联系。 (4) 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 A(1)(2) B(3)(4) C(2)(3) D(1)(4) 7主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 A量变和质变 B前进性和曲折性 C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D辩证的观点和实事。 8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围救”被列为三十之计第二计,此妙计妙就妙在膑善于“牵牛鼻子”牵牛要牵牛鼻子,用哲学语言来说,就是善于() A抓住主要矛盾。 B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C把握矛盾。 D分清主流和支流。 9“跟着感觉走,抓住梦的手、、、、”这首歌在倾倒众多歌迷的同时,也给许多以此为信的人类带来了很大正面影响,从哲学上讲是因为() A感性认识对人们没有任何作用。 B感性认识是片面的认识。 C感性认识只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有练于上升到理想认识。 10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这句寓言意识是() A学习知识比时间更重要 B时间是理论的基础,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科学理论来源与实践,错误理论是主观的生 D知识即源于书本,又源于实践。 1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之句话强调的是() A既要学习书本知识,又要参加社会实践。 B书本知识是很浅显的,而且不一定正确,还是要通过实践来验证。 C要真正消化理解书本知识,还要积极参与实践。 D要获得真正的知识,必须事事亲自实践。 12新事物是指() A最强大,发展最快的事物。 B最新出现,有最受人欢迎的事物。 C最新出现,又有最新的形式事物。 D符合客观规律,是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 13“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寒蝗,率皆有法”这段话的哲学意义是() A事物是运动的。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D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14下列选项中关于联系的正确理解是() A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着因果关系。 B有的事物与它事物有联系,有些则不然。 C人们可以割裂事物的联系。 D事物的联系是有客观性,普遍性。 15.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目前,世界各国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这说明() A人的知识能力是有限的。 B规律是客观的,有些自然规律无法掌握。 C如果掌握了地震的规律,就可以防止地震的发生。 D科学的预测,离不开对客观规律的掌握。 16只有发展才能产生新生物,发展的本质是() A天序 B联系 C前进 D创新。 17《论语》是有一句著名的成语:欲速则不达,他的哲学寓言是() 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客观规律为基础。 B要提高办事效率,必须交合发挥主观能动性。 C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D要取得事业成就,必须按常规办事。 18有人学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不用汽车运啊?这种观点错在了() 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 C直接改变性 D社会历史性。 19.人们要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必须培养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