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尾花
露天栽培最低和最高温度为5℃和25℃。对于土壤温度,应保持和温室生长时相 同。
湿度、通与遮荫
湿度 较理想的相对湿度在75-80%之间。重要的是注意避免
湿度大幅度变动或湿度逐步变化。在温暖的晴天、荫天或潮 湿的天气里,相对湿度往往较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需 要通过同时加热和通风来降低湿度。
通风 就控温和降低湿度而言,通风是非常重要的手段。通风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1)锈病,发病初期 可用25%的粉锈宁400倍液防治;
(2)软腐病,可用1:1:100的波 尔多液防治。虫害有蚀夜蛾,可 用90%敌百虫1200倍液灌根防 治
中文学名: 鸢尾花 拉丁学名: Iris tectorum 别称: 鸽子花 (内蒙一带 称法) 界: 植物界 纲: 单子叶植物纲
Monocotyledoneae 目: 百合目 Liliales 科: 鸢尾科 Iridaceae 花程式: ↑*P(3+3)A3G(3:3) 色彩: 鸢尾花大多为蓝紫 色
生长习性
耐寒性较强,按 习性可分为(1) 要求适度湿润, 排水良好,富含 腐殖质 、略带 碱性的粘性土壤; (2)生于沼泽土 壤或浅水层中; (3)生于浅水中; (4)喜阳光充足, 气候凉爽,耐寒 力强,亦耐半阴 环境。
繁殖栽培
多采用分株、播种法。分株春季花后或 秋季进行均可,一般种植2~4年后分 栽1次。分割根茎时,注意每块应具有 2~3个不定芽。种子成熟后应立即播 种,实生苗需要2~3年才能开花。栽 植距离45~60cm,栽植深度7~8cm为 宜。亦可以进行促成栽培。
土壤
鸢尾是盐敏性植物。盐分过高的土壤中,根系生长缓慢,甚至受损伤,并且限 制植株吸收水分,导致花朵脱水。
为了降低过高的盐浓度,在种植前需要将土壤彻底淋洗(每平方米土表用 200-400毫米水淋洗)。
在种植施肥较多的如菊花、玫瑰、康乃馨、西红柿等作物或某阶段浇水较 少后,会引起土壤中盐分含量过高。土壤盐分含量高还有可能是在种植如小菖 兰等收获晚的作物后引起。因此,建议在种植前或刚种植后不宜大量使用合成 肥料。为此,至少在开始种植6周前做一次土壤抽样调查,这样可以得到土壤 中各种盐含量的数值。
时,要注意湿度不能降得过快,否则会使叶片枯萎,从而导 致切花品质的下降。
遮荫 遮荫设备可以控制温室中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在光照
强的月份中,通风的温室和露地温度都过高(高于25℃), 在这种情况下,遮荫同时通风可抑制切花品质的下降。参见 第II章(遮荫设备)。
施肥
一般来说,种植前施基肥的方法并不可取, 因为这会提高土壤中盐分的浓度,而延缓 鸢尾的根系生长。种植前对土壤的抽样调 查以确保土壤含有正确的营养成分。抽样 一定要在对土壤处理和淋洗后进行。这样, 所缺的养分可通过以后直接给土壤中补充 肥料来得到。鸢尾对氟元素敏感,因此, 含氟的肥料(磷肥)和三磷酸盐肥料禁止 使用。反之,如二磷酸盐肥料则应使用。
在霜害经常发生的地区,生产只能在温室中进行。其适合的生长温度应安排在
夜间。因此,不加热的温室应提早封闭,以尽可能使夜温适宜。白天,则要提早通 风,以避免出现温度升至18℃以上而造成危害。遮荫也可以达到控温的目的,但合 适的光照水平仍需保持。 露地生长温度
露地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17℃,白天持续的高温可用遮荫网遮去。它不仅能 减少直接的太阳辐射,而且还能提高温度。
但是,由于各种情况使灌溉水中盐分浓度超标,土壤应尽量保持湿润,这 样可防止因土壤干燥而引起盐浓度的上升。
温度
生长温度
种植后,土壤温度是最重要的因素,最低温为5-8℃,最高温为20℃。土温的 高低直接影响到出苗率。土温过低会造成开花能力降低,故最适土温控制在16- 18℃之间。
温室内生产鸢尾,最适温度为15℃。为了缩短生长期,种植时可使用新采收的 种球,前4-3周温室温度保持在18℃。此温度可维持到1月1日,但会造成植株弱小。 13℃或更低的温度会延长生长期,同时增加植株重量,但花朵枯萎的机率增加。为 了促进开花,如“Blue Magic(蓝魔)”,如果温室高温已经被保持着,那么把温 度降低是明智之举。
土壤样本中以下各元素务必不能超过所推荐的水平: 全盐(导电值)1.0-1.5 毫摩尔25℃土壤中 氯盐(食用盐)1.5-2.0 毫当量 钾盐0.8-1.5 毫当量氮盐1.0-2.0 毫当量 镁盐2.0 毫当量 磷盐每升不超过5.0毫克 灌溉水的电解电导水平一定不能超过0.5毫西门子/厘米。在温室中使用氯 盐浓度不超过50毫克/升;在露地中使用氯盐浓度则不能超过450毫克/升。如果 灌溉水不能达到标准,则不能进行鸢尾生产。
形态特征
多年生宿根性直立草本,高约30-50公分。根状茎 匍匐多节,粗而节间短,浅黄色。叶为渐尖状剑形, 宽 2-4公分,长30-45公分,质薄,淡绿色,呈二纵 列交互排列,基部互相包叠。春至初夏开花,总状 花序1-2枝,每枝有花2-3朵;花蝶形,花冠蓝紫色 或紫白色,径约10公分,外3枚较大,圆形下垂; 内3枚较小,倒圆形;外列花被有深紫斑点,中央 面有一行鸡冠状白色带紫纹突起,花期4~6月,果 期6~8月;雄蕊3枚,与外轮花被对生;花柱3歧, 扁平如花瓣状,覆盖着雄蕊。花出叶丛,有蓝、紫、 黄、白、淡红等色,花型大而美丽。蒴果长椭圆形, 有6稜。变种有白花鸢尾,花白色,外花被片基部 有浅黄色斑纹。
“法国的国花是鸢尾科的香根鸢尾 (fleur de lis),它体大花美,婀 娜多姿,与百合花(lily)极为相 似。鸢尾与百合分属两个截然不同 的科类,虽然一眼看去,似乎两者 都有 鸢尾
六枚“花瓣”,殊不知鸢尾花只有 三枚花瓣,其余外围的那三瓣乃是 保护花蕾的萼片,只是由于这三枚 瓣状萼片长得酷似花瓣,以致常常 以假乱真,令人难于辨认。此外, 鸢尾的“花瓣”一半向上翘起,一 半向下翻卷,而百合花的花瓣却一 律向上。另有一些鸢尾的花心深处 还长有三枚由雌芯变成的长舌形瓣 儿。由于欧洲人常把鸢尾花称作 “百合花”,故不少人以为法国的 国花是百合花。”近代汉语里经常 把fleur-de-lis翻译成“金百合”, 正确的翻法还应该是“鸢尾花”。 香根鸢尾(fleur de lis)。
秋季,植株生长时,特别在温带地区,当光照不足时,温室温度必须下调以防 止花朵枯萎。一般控制在10-13℃,以“Blue Magic (蓝魔)”为例,温度降低到 10-8-5℃,尽量保证植株生长。如果在所有阶段叶片显得过多,那么得考虑修剪 掉部分叶片。
生产的日夜平均温度可在20-23℃,最低温度为5℃。在高温和光线较弱的温室 中,缺少光照是造成花朵枯萎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