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结构实验》实验室之实验报告
12月25日,我们土木081、082、083三个班来到土木学院结构实验室,完成了本学期《结构实验》这门课程的实验教学部分。
在赵少伟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该实验室,并重点观看了实验室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仪器。
通过赵老师的讲解,我们对该实验室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我们了解到该实验室在1980年建成,空间大小为15*24m。
它建成时,曾是天津市各高校中最大的结构实验室。
另外,我们还重点了解了一下结构实验室的核心:反力墙,台座,千斤顶和疲劳试验机;其它部分:翼型柱和C纤维的相关知识等。
反力墙是一种伪动力试验设施,可以施加水平推力,和台座在空间位置上构成“L”型。
它是与实验台座连成一体的钢筋混凝土墙体,用于对实验结构施加水平力,其强度和刚度都非常大,如需要完成大比例建筑模型或足尺寸构件抗震性能试验,必须有大型反力墙作为支撑,但不可以移动反力墙在结构实验中是很重要的部分。
实验台座包括类型有:槽道式、地脚螺丝式和孔洞式。
槽道式实验台座是用的较多的静力实验台座,它是沿台座纵向全长布置若干条槽道,槽道用型钢制成并埋入混凝土中。
它的特点是反力设备或试件位置布置灵活。
该实验室就是用的槽道式实验台座。
地脚螺丝式实验台座是在台座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地脚螺丝,螺丝下端埋入台座混凝土内,它不仅可用于静力实验,还可用于某些动力实验。
孔洞式实验台座又叫箱式实验台座,它是在箱型结构的顶板上沿纵横两个方向按一定间距留有竖向贯穿的孔洞,便于沿孔洞连线的任意位置加载。
它的特点是实验测量与加载工作可在台座上面进行,也可在箱内进行。
新校区的结构实验室配置的就是孔洞式实验台座。
千斤顶是一种用钢性顶举件作为工作装置,通过顶部托座或底部托爪在行程内顶升重物的轻小起重设备。
它的缺点是不能倒置安装,每台千斤顶须有专人操作。
疲劳试验机和天车是结构实验室中主要耗电仪器。
其中疲劳试验机,是一种主要用于测定金属及其合金材料在室温状态下的拉伸、压缩或拉、压交变负荷的疲劳性能试验的机器。
它可以分为液压脉动试验机和电液伺服试验机。
我们今天所用到的就是液压脉动试验机,正在建设中的新校区结构实验室配置的是电液伺服试验机。
液压脉动试验机的优点是:节能省电,价格低,出力大。
其缺点是:噪声大。
翼型柱是现代建筑结构中越来越多用到的结构。
因为它可以省去立方体住多出墙体的部分,是柱宽与墙厚相同,这样不但可以增大空间,还能达到美观的效果。
但它的缺点是:施工麻烦,使结构的抗震性能下降。
C纤维是新流行的工程材料,它可以达到和钢板一样的强度,但相对于钢板易腐蚀的缺点,C纤维的显著优点是:高强度,耐腐蚀。
参观过程中,赵老师还重点强调到实验室的规划非常重要。
一个结构实验室规划的好,对以后进行科研或教学实验甚至节能环保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
他提到我们新校区结构实验室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整个实验室共用一个油泵,这样不仅节省用油量,还能提高实验效率,真正起到节能省电的作用。
这次参观,不仅使我了解到许多结构实验的仪器和结构相关方面的知识,还使我了解到实际存在的问题,理论与实际的差距。
此外,使我对实验人员萌生敬佩之情。
当天的温度很低,我们一进实验室,就觉得浑身发冷。
但老师和一些研究生的学长们几乎天天呆在实验室,他们不仅要禁得住寒冷的考验,还要抵住寂寞的磨砺。
这种精神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的,在以后的学习乃至人生中,我一定会从中受益匪浅!
个人体会:静态电阻应变测量技术这个试验和以前所做实验的最大差别是:它把实验参数转化成电脑可以接收的信号,再通过电脑记录实验数据。
这是未来实验的发展方向,它不但省去了大量的人力,还使实验数据更加精确,减小了因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必要的偶然误差。
通过这个实验,我深刻感觉到理论与实际的关系,它们之间既有无法避免的差距,又存在微小的差异。
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并合理利用好这一点。
这个试验比较接近现场检测方法,它是应用非破损的方法检验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强度。
回弹仪的使用相对比较简单,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是该试验的目的。
通过该试验,我们还对测点的布置有了清楚的认识。
此外,赵老师还给我们详细讲解了超声检测仪的使用方法。
我们从中了解到该仪器可以用来声波透射测桩,超声结构检测和冲击回波法测楼板宽度。
这个工程中,凡士林起到了耦合剂的作用,可以避免空气干扰。
静载实验是我们今天实验的重中之重。
它是一个团体实验,我们班20位同学一起完成。
所以说它不但考察我们对实验过程的掌握和实验参数的处理,而且还要求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它提醒了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培养与人合作的协作能力,毕竟不管以后我们是做科研工作还是社会工作,都是参加团体活动。
在工作中,考察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智商,更是一个人的情商,而情商往往体现在与人相处,与人协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