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写100以内的数教案

读写100以内的数教案

读写100以内的数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36页。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知道几个十就在计数器上的十位上用几个珠表示,几个一就在计数器的个位上用几个珠表示。

2.知道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知道数位的排列顺序。

3.掌握1 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读、写。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会读写100以内的数。

难点:100以内数的读写。

教具学具
教具准备:课件、计数器。

学具准备:黄、蓝、红三种颜色的扣子、小棒。

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
1.结合“l1”“20”这两个数复习20以内数的读、写。

2.教师谈话:上学期我们借助小棒、计数器认识了20以内的数,上节课我们认识了100以内数的组成,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100以内数的读写。

(板书课题)
二、新授教学
(一)新课教学
1.出示情境图。

(1)在100以内数的认识中.我们已经学会了数数。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纽扣(出示纽扣喷绘图,课本第36页),有黄色、蓝色和红色。

看看,这三种颜色的纽扣分别有多少粒呢?
(2)教师随着学生的发言适时板书:
黄色纽扣:四十粒
蓝色纽扣:二十七粒
红色纽扣:三十三粒
2.提出问题。

刚才在“数”的过程中,得到了“四十、二十七、三十三”这三个数。

这些数都比20大,又都是100以内的数,它们又该怎样读?怎样写呢?
3.教学两位数的读写。

(1)以前我们能用小棒,还能在计数器上表示20以内的数。

现在同学们能用小棒、能用计数器来表示这些数吗?
(2)教学“四十”的读、写。

①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在计数器上表示出“四十”。

(在学生汇报过程中教师强调为什么在十位上要拔四颗珠子)
②教学“四十”的写法:先在十位上写4,表示4个十;然后在个位写0。

③教学“四十”的读法:因为有四个十,所以读作“四十”。

④拓展:如果有五捆小棒,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呢?这个数又该怎样写?怎样读呢?
⑤小结:有“几个十”就要用几捆小棒来表示,在计数器的十位上就要拨几颗珠子。

写数的时候,有几个十就要先在十位上写几,再在个位上写0。

(3)教学“二十七”的读、写。

①“二十七”这个数又该怎样用小棒表示呢?教师随学生的发言适时出示小棒图。

②学生在计数器上表示出“二十七”。

③教学“二十七”的写法:先在十位上写“2”,表示2个十;再在个位上写“7”,表示7个一。

④教学“二十七”的读法。

(强调读的时候,同样是先从十位读起)
(4)教学“三十三”的读写。

①借助CAI演示将“三十三”用小棒表示、并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

②教学“三十三”的写法。

思考:两个“3”的意思一样吗?同桌的同学互相议一议。

讲述:看来同样都是数字“3”,放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思就不一样。


位上的“3”表示3个十,个位上的“3”表示3个一。

③教学“三十三”的读法。

4.认识“百位”,教学“100”的读写。

(1)这些纽扣一共有多少粒?(教师随学生发言适时板书,共一百粒)
(2)用小棒表示“1个百”。

(3)结合计数器认识“百位”,并在计数器上表示“1个百”。

(4)教学“100”的读、写。

(二)归纳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不论读数或写数,都要从高位开始。

三、巩固练习
1.第37页“做一做”的第1、2题。

2.第39页第7题。

3.第39页第5题。

4.第39页第8题。

设计意图:不同层次的练习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而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使他们都能体现成功的快乐。

四、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新的发现,说给你的朋友听一听。

2.课堂作业:第39页第6题。

板书设计
100以内数的读写
四十写作;40 二十七写作;27
三十三写作;33
从右边起第三位是百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