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波消融术与传统开放式手术在良性甲状腺结节治疗中对于机体创伤影响的对比分析

微波消融术与传统开放式手术在良性甲状腺结节治疗中对于机体创伤影响的对比分析

微波消融术与传统开放式手术在良性甲状腺结节治疗中对于
机体创伤影响的对比分析
摘要】目的:比较微波消融术与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时的效果。

方法:选取广州华侨医院自2018年9月—2020年1月收治的90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微波消融术,对照组
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比较二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的术后IL-6、CRP、TNF -α的水平分别为(3.6±1.0)mg/L、(1.4±0.2)mg/L、(42.57±4.9)mg/L,其数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为(30.6±5.1)min,术中出血量为(13.6±4.5)ml,住院时间为(2.2±0.3)d,均少
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良性甲状腺结节临床治疗中使用微波消融术,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手术,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微波消融术;传统开放式手术;良性甲状腺结节
【中图分类号】R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20-0088-02
甲状腺结节的性质多为良性,对人体的伤害不大,但是,如果不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会
影响患者的美观程度,并且有可能转化为恶性结节,所以仍然需要及时治疗。

目前,治疗良
性甲状腺结节的方法有传统开放式手术和微波消融术两种[1]。

本文选取广州华侨医院收治的90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微波消融术同传统开放式手术在治疗良性甲状腺
结节时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广州华侨医院自2018年9月—2020年1月收治的90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
对象,并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在33~65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7±6.4)岁,其中,单发性结节37例,多发性结节8例;对照组男
性27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在34~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8±5.9)岁,其中,单发
性结节35例,多发性结节10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
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

首先,使患者保持仰卧姿势;其次,垫高其肩部,对其进
行全身麻醉;再次,在其胸骨上缘2厘米处,切开弧形切口,从皮肤、至颈阔肌、再到喉结
部位,直至切开舌骨肌群,充分暴露甲状腺;最后,对甲状腺部位进行手术。

实验组采用微波消融术。

(1)将患者保持仰卧姿势,充分暴露颈部,在对其生命体征
进行实时监测,并使用B超,确定甲状腺肿瘤的位置、形态、大小。

(2)对患者颈部进行
清洁和消毒,然后注射2%的多卡因,用以麻醉颈部,最后混合多卡因和生理食盐水,并涂抹于甲状腺与颈动脉、气管、食管的间隙,进行液体隔离,防止颈动脉、气管、食管出现热损伤。

(3)使用尖刀刺穿点部位,作为微波消融仪的输出切口,微波消融仪的输出功率为
30W,然后对良性甲状腺结节进行多点、多面及移动式消融,直至热量生成的回声全部覆盖
结节组织。

若其中存在囊性实体结节,则应先抽吸囊液,再对囊壁进行消融。

使用B超拍片,观察其缺损范围及消融情况,若未完全消融,则需要进一步补充消融。

(4)手术结束后,
在穿刺部位粘贴敷料,并持续大约15分钟[2]。

1.3 观察指标
(1)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白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检测使用酶联免疫法。

(2)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相关的所有数据均通过分析软件SPSS19.00进行处理,(x-±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术后IL-6、CRP及TNF-α水平
经过对两组患者的观察对比,实验组的术后IL-6、CRP及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多为良性,若对良性甲状腺结节进行及时手术,
可有效预防结节恶化。

传统的良性甲状腺结节治疗手术为开放性手术,即需要切开创口,暴
露甲状腺,然后对其进行手术治疗[3]。

但是,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对人体的伤害较大,由于需
要切开,所以可能损害正常甲状腺,导致腺功能下降,并且破坏颈部的美观。

较之传统开放
性手术,微波消融术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在超声的引导下,将微波转换为热量,然后利用电
磁波发射到甲状腺结节中,使病变组织坏死消融[4],并逐渐为机体所吸收,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微波消融术虽然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创伤,并且引起白介素、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
子α等细胞因子的变化,但是程度较之传统手术小,所以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又一选择。

人体在造成手术创伤之后,其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内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回产生IL-6,这是早期炎性的参与者,用以评估人体的损伤程度,IL-6能够促进CRP的合成,CRP是手术
损伤的敏感指标,另外,TNF-α也是组织损伤的敏感标志[5],因此,医院通常用IL-6、CRP及TNF-α水平作为手术损伤的评价标准,人体的手术创伤越大,三者的值越高。

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术后IL-6、CRP、TNF-α的水平分别为(3.6±1.0)mg/L、(1.4±0.2)mg/L、(42.57±4.9)mg/L,其数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为(30.6±5.1)min,术中出血量为(13.6±4.5)ml,住院时间为(2.2±0.3)d,具
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知,使用微波消融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其效果较之传
统开发手术的手术创伤程度更低,恢复时间更快、治疗效果更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综上所述,在良性甲状腺结节临床治疗中使用微波消融术,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
放手术,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路晶,颜璟,吴艳军,等.微波消融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对机体应激反应
的比较[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7,11(3):183-186.
[2]颜璟,吴艳军,杨映弘,等.微波消融与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比较[J].中华普外科
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7(6):525-527.
[3]李立新.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术用于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治疗优势评价[J].徐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3):203-206.
[4]徐升,王云翔,衡瑞娟,等.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对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炎性反应因子的
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9(6):733-734.
[5]杨宏.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可行性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16):21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