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企业法
(三)企业法的概念和法律渊源
企业法的渊源: 企业法的渊源: 案例: 案例:齐玉苓案(宪法司法化第一案)
1990年,原告齐玉苓与被告之一陈晓琪都是山东省滕州市八中的初中学生, 都参加了中等专科学校的预选考试。陈晓琪在预选考试中成绩不合格,失去继 续参加统一招生考试的资格。而齐玉苓通过预选考试后,又在当年的统一招生 考试中取得了超过委培生录取分数线的成绩。山东省济宁商业学校给齐玉苓发 出录取通知书,由滕州八中转交。陈晓琪从滕州八中领取齐玉苓的录取通知书, 并在其父亲陈克政的策划下,运用各种手段,以齐玉苓的名义到济宁商校就读 直至毕业。毕业后,陈晓琪仍然使用齐玉苓的姓名,在中国银行滕州支行工作。 齐玉苓发现陈晓琪冒其姓名后,向山东省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 讼,被告为陈晓琪、陈克政(陈晓琪的父亲)、济宁商校、滕州八中和山东省 滕州市教育委员会。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1)被告陈晓琪停止对 原告齐玉苓姓名权的侵害;(2)被告陈晓琪、陈克政、济宁商校、滕州八中、 滕州教委向原告齐玉苓赔礼道歉;(3)原告齐玉苓支付的律师代理费825元, 由被告陈晓琪负担,被告陈克政、济宁商校、滕州八中、滕州教委对此负连带 责任;(4)原告齐玉苓的精神损失费35,000元,由被告陈晓琪、陈克政各负 担5,000元,济宁商校负担15,000元,滕州八中负担6,000元,滕州教委负担 4,000元;(5)驳回齐玉苓的其他诉讼请求。 一审判决作出后,齐玉苓向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除了对精神损害 赔偿的标准提出异议以外,主要是提出证据表明自己并未放弃受教育权,被上 诉人确实共同侵犯了自己受教育的权利,使自己丧失了一系列相关利益。
例4:企业法人甲有净资产(一幢楼房)100 万元整,两年前欠乙100万元;一年半前欠 丙100万元;一年前欠丁100万元,但一年 前甲、丁签订了一份以甲仅有的楼房抵押 的合同并办理了抵押登记。问:乙、丙、 丁的债权如何实现?
物权优先于债权: 物权优先于债权:在同一物上既存在物权,又存 在债权时,物权的实现先于债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个人资产为限对公 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注册资本为限对公司的 债务承担责任 B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个人资产为限对公 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 承 担责任 C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 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 债务承担责任 D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 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注册资本对公司的 债务承担责任
条文多、易混淆、难记忆
1. 2.
不但要知道法律规定,还要知道立法目的 。 要做比较。
(一)企业概述 (二)企业的分类 1、法人的概念和特征
《民法通则》第三十六条 【法人概念】法人是具有民 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 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第三十七条 【法人条件】法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 依法成立; (二) 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三) 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四) 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法的位阶:
《立法法》第七十八条 【宪法效力】宪 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 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 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第七十九条 【法律与行政法的效力】法 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案例:
2003年5月27日,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种子 赔偿纠纷案时,遭遇法律冲突问题。在庭审中,就赔偿 损失的计算办法,原告(汝阳县种子公司)主张适用 《种子法》,以“市场价”计算赔偿数额;被告则要求 适用《河南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以“政府指导价” 计算。经审判,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下达(2003)洛 民初字第26号民事判决书,原告和被告都不服判决,向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洛民初字第26号民事判 决书写道:“《种子法》实施后,玉米种子的价格已由 市场调节,《河南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作为法律位 阶较低的地方性法规,其与《种子法》相抵触的条(款) 自然无效订 立买卖合同,8月7日甲交钥匙与乙,乙当天搬进居住。 二人相约在8月20日之前办理产权过户手续,尔后付款。 8月11日晚,楼房遭雷击起火,焚于一旦。后甲要求乙 付房款,乙拒绝,遂生纠纷。问:乙应否付房款?
不动产风险负担规则: 不动产风险负担规则:适用 交付主义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审理中认为,这个案件存在适用法律方面的疑难 问题,因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33条的规定,报请 最高人民法院进行解释。最高人民法院经过研究后,作出了《关于以侵犯姓 名权的手段侵犯宪法保护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的批 复》。 从此案的发生经过看,对于齐玉苓而言,关键之处在于法院是否支持其 关于受教育权被侵犯的诉求,因为这决定了齐玉苓可以得到的赔偿数额。按 照初审法院、二审法院对待侵权赔偿救济的方法,若法院不予支持(恰如山 东省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所为),齐玉苓只能得到其姓名权的损害赔偿,即 精神损害赔偿;若法院予以支持(恰如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所为),齐玉苓 就可以得到一切与其受教育权被侵害有着因果关系的物质损失、精神损失。 然而,由于民法通则没有规定受教育权,而此案又是一个民事诉讼案件,山 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故而认为法律的适用是疑难问题,向最高人民法院请求解 释。最高法院于是作出了上述《批复》,认定陈晓琪等侵犯了齐玉苓依据宪 法享有的受教育权。此批复,乃直接针对正在审理中(二审阶段)的齐玉苓 案,因涉及具体争议点而备司法性质,其与最高法院另一类颇具立法色彩的 司法解释迥异;并且,在当事的侵权一方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这一问题上, 法院未以其他具体法律为依据而直接地、单一地适用宪法。就此两点而言, 司法界、学术界、媒体多称此案为“宪法司法化第一案”。
经 济 法
经济法的概念
1、广义的经济法 、 经济法:调整社会全部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经济法
思考题: 思考题: 例1:甲有房屋一幢欲出卖,8月1日与乙签订了 该房屋买卖合同,售价50万元;8月2日又与丙 签订了同一房屋的买卖合同,售价60万元;8月 3日又与丁签订同一房屋的买卖合同,售价70万 元。后乙、丙、丁得知甲签订了三份合同后, 均诉至法院要求甲履行合同。问:法院应如何 处理?
孳息归属:买卖合同的孳息归属规则 孳息归属
例1、甲乙于集贸市场为买卖一母鸡,讨价还 价,定好价位后,甲欲将母鸡递与乙,母鸡 下一蛋。问:蛋应归谁所有? 甲。 例2、甲卖一母牛与乙,价3000元,约定乙 每月付款500元.于半年内付清,母牛归乙 所有。6月1日,甲将牛交与乙。8月5日,母 牛生一牛犊。问:牛犊应归谁所有? 乙。
法人的独立责任是指法人在违反义务而对外 承担责任时,其责任范围应当以其所拥有或 者经营管理的财产为限,法人的成员和其他 人不对此承担责任。 2、法人的分类 、 3、企业的分类 、
《公司法》第三条 【公司概念】公司是企业法人, 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 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 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 公司承担责任。
例2:甲企业法人现有净资产100万元整, 两年前甲欠乙企业法人100万元,一年半前 欠丙企业法人100万元,一年前又欠下丁企 业法人100万元。问乙、丙、丁的债权应如 何实现?
债的平等性:同一财产上存在数个普通债权时, 债的平等性:同一财产上存在数个普通债权时, 债权的实现是处于同一顺序的。 债权的实现是处于同一顺序的。
洛阳中院判决书的这一表述激起河南省人大的强烈反响, 河南省人大认为“洛民初字第26号民事判决书中宣告地 方性法规有关内容无效,这种行为的实质是对省人大常 委会通过的地方性法规的违法审查,违背了我国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侵犯了权力机关的职权,是严重违法行 为。”10月18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下发了《关 于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民事审判中违法宣告省人大常 委会通过的地方性法规有关内容无效问题的通报》,要 求河南省高院对洛阳市中院的“严重违法行为作出认真、 严肃的处理,对直接责任人和主管领导依法作出处理”。 洛阳市中院党组根据要求作出决定,撤销判决书签发人 民事庭赵广云的副庭长职务和李慧娟的审判长职务,免 去李慧娟的助理审判员。
例3: 甲于8月1日与乙签订房屋买卖合同, 售价50万元;于8月2日与丙又签订同一房 屋的买卖合同,售价60万元;于8月3日与 丁又签订同一房屋的买卖合同,售价70万 元,并于当日与丁一起办理了产权变更登 记。后乙、丙得知后诉至法院,请求确认 甲、丁转让房屋行为无效。问:乙、丙之 请求是否于法有据?本案应如何处理?
《关于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宪法保护的公民 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的批复》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1999鲁民终字第258号《关于齐玉苓与 陈晓琪、陈克政、山东省济宁市商业学校、山东 省滕州市第八中学、山东省滕州市教育委员会姓 名权纠纷一案的请示》收悉。经研究,我们认为, 根据本案事实,陈晓琪等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 侵犯了齐玉苓依据宪法规定所享有的受教育的基 本权利,并造成了具体的损害后果,应承担相应 的民事责任。
律师认为:水泥公司与丙公司签订的购销合同 合法有效,丙公司作为水泥公司的义务人,应 依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其未依约履行构成违约, 应承担违约责任。而甲乙两公司作为丙公司的 出资人,只以出资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如果他 们都完成了出资,则不应对丙公司的债务承担 责任。所以水泥公司只能以丙公司为被告向人 民法院起诉。
以责任人承担财产责任的范围为标准,可以把民 事责任分为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 有限责任指义务人仅以自己部分财产份额为限, 对其债务承担的财产责任。 无限责任指义务人以自己所有的全部财产对其债 务承担的财产责任。
区分有限责任和无限责任的意义: 无限责任较之于有限责任,是一种较重的 责任方式,承担无限责任的财产范围不受 责任人的出资或者特定财产的限制,更有 利于保护受害人或者权利人的利益。一般 须有法律的直接规定,才能适用无限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