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复习测试题 二、填空题 1.根据外植体的不同,一般可以将植物组织培养分为:植株培养 、胚胎培养 、器官培养、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 2.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脱分化后,再分化形成完整植株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器官发生途径,二是胚状体途径。 3.通过器官发生再生植株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最普遍的方式是 先分化芽,再分化根;第二种是 先分化根,再分化芽,这种方式中芽的分化难度比较大;第三种是在愈伤组织块的不同部位上分化出根或芽,再通过维管组织的联系形成完整植株。 4.体细胞胚发生的途径可分为间接途径和直接途径。 5.植物组织培养的整个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一个多世纪来,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探索、奠基和迅速发展三个阶段。 6.在Schleiden和Schwann所发展起来的细胞学说推动下,1902年德国植物生理学家G.Haberlandt提出了细胞全能性的设想,并成为用人工培养基对分离的植物细胞进行培养的第一人。 7.White、Gautheret和Nobecourt在1939年确立的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方法,成为以后各种植物组织培养的技术基础,他们三人被誉为植物组织培养的奠基人。 8.1958年英国人Steward等将胡萝卜髓细胞培养成为一个完整植株,首次通过实验证明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成为植物组织培养研究历史中的一个里程碑。 9.1960年Cocking等人用酶分离原生质体获得成功,开创了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工作。同年Morel培养兰花的茎尖,获得了快速繁殖的脱毒兰花。其后,国际上相继把组织培养技术应用到兰花的快速繁殖上,建立了“兰花工业”。 10.花药培养在20世纪70年代得到了迅速发展,获得成功的物种数目不断增加,其中包括很多种重要的栽培物种。烟草、水稻和小麦等的花培育种在我国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是非题 (×)1.从理论上说,所有的植物细胞与组织材料都能培养成功,其培养的难易程度基本相同。 (√)2.愈伤组织是一种最常见的培养类型,因为除了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和少数器官培养外,其它培养类型都要经历愈伤组织阶段才能产生再生植株。 (√)3.在组织培养中可采用愈伤组织诱变、花粉培养诱变等方法来进行植物育种等。 (×)4.单倍体育种已成为改良植物抗病、抗虫、抗草、抗逆性、品质等特性的新的重要手段。 (√)5.利用植物组织或细胞大规模培养,可以从中提取所需的天然有机物,如蛋白质、脂肪、糖类、药物、香料、生物碱、天然色素以及其它活性物质。 四、选择题 1.在A中培养物生长过程中排出的有害物质容易积累,由此造成自我毒害,所以必须及时转移。 A.固体培养基 B. 液体培养基 C.初代培养基 D.继代培养基 2.用C技术可以克服杂交不亲合的障碍,使杂种胚顺利生长,获得远缘杂种。 A.体细胞杂交 B.基因工程 C.胚培养 D.单倍体育种 3.A是打破物种间生殖隔离,实现其有益基因交流,改良植物品种,以致创造植物新类型的有效途径。 A.体细胞杂交 B.基因工程 C.人工种子 D.单倍体育种 4.D方法不仅可以快速获得纯系,而且还能缩短育种年限、提高选择效率。 A.胚培养 B.基因工程 C.人工种子 D.单倍体育种 5.B是指将植物离体培养产生的体细胞胚包埋在含有营养成分和保护功能的物质中,在适宜条件下能发芽出苗的颗粒体。 A.胚培养 B.人工种子 C.基因工程 D.单倍体育种
第2章复习测试题 二、填空题 1.植物组织培养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为确保培养成功,植物组织培养的全过程要求严格的无菌条件和无菌操作,在专门的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内进行。 2.一个标准的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要能够满足整个组织培养工艺流程,通常需要具备以下四个单元: 准备室 、缓冲室、无菌操作室 和 培养室。 3.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大小、简繁可以根据组培目的而定,但必须能够完成培养基配置、无菌接种和培养三个基本环节。 4.常见的培养器皿有试管、三角瓶、广口培养瓶、和 培养皿。 5.植物组织培养的无菌操作需要镊子、剪刀、解剖刀、接种针等金属用具 6.清洗玻璃器皿用的洗涤剂主要有肥皂、洗洁精、洗衣粉和铬酸洗涤液。 7.新购置的器皿的清洗是,先用 稀盐酸 浸泡,然后用 肥皂水 洗净,清水冲洗,最后用 蒸馏水 冲淋1遍,干后备用 三、是非题 (√)1.无菌操作室适当位置应吊装1~2盏紫外灯,用以经常地照射灭菌。 (×)2.瓶口封塞可用多种方法,但要求绝对密闭,以防止培养基干燥和杂菌污染。 (√)3.分注器的作用是把配制好的培养基按一定量注入到培养器皿中。 (×)4.干燥箱用于干燥需保持80~100℃;进行干热灭菌需保持120℃,达1~3小时。 (√)5.培养室湿度要求恒定,一般保持相对湿度70%~80%。 四、选择题 1. A用于配制培养基时添加各种母液及吸取定量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溶液。 A.移液管B.分注器C.过滤灭菌器 D.酸度计 2.C也称解剖镜,用于切取很小的外植体(如茎尖分生组织、胚胎等)和解剖、观察植物的器官、组织等。 A.倒置显微镜B.电子显微镜C. 双目实体显微镜 D.普通生物显微镜 3.离心机用于分离培养基中的细胞以及解离细胞壁内的原生质体。一般选择低速离心机,每分钟C转左右即可。 A.1000B.2000C.3000D.4000 4.植物组织培养的振动速率可用每分钟A次左右,摇床冲程在左右。 A.100,3cm B.100,2cmC.200,3cm D.200,3cm 5.培养室温度一般要求常年保持C℃左右。 A.20 B.22 C.25 D.28
第3章复习测试题 二、填空题 1.培养基的成分主要包括 无机营养、维生素、氨基酸、有机附加物、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糖类、琼脂、其它成分和水等。 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决定愈伤组织生根还是生芽的关键取决于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之间浓度的比率。当配制的培养基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比例高时则有利于生根;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低时则有利于生芽;若两者浓度相当时,既不利于生根,也不利于生芽,而是愈伤组织的产生占优势。 3.蔗糖,葡萄糖和果糖都是较好的碳源。一般多用蔗糖,其浓度为2%-5%。 4.在灭菌之前,培养基的pH值一般都调节到5.0~6.0,最常用的是5.6~5.8。pH值一般用1mol/L盐酸调低,用1mol/L氢氧化钠调高。 5.MS培养基是1962年Murashige和Skoog为培养烟草材料而设计的。它的特点是无机盐的浓度高,具有高含量的氮、钾,尤其硝酸盐的用量很大,同时还含有一定数量的铵盐。 6.N6培养基是1974年由我国的朱至清等为水稻等禾谷类作物花药培养而设计的。其特点是KNO3和(NH4)2SO4含量高且不含钼。 7.根据培养基作用的不同,培养基分为诱导培养基、增殖 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三种。 三、是非题 (√)1.常用的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有IAA、IBA、NAA、2,4-D等。 (×)2.组培过程中培养物的细胞分裂停止,绿叶变黄,进而变白,这属于缺氮症。 (×)3.维生素C是所有细胞和组织必须的基本维生素,可以全面促进植物的生长 (×)4.在植物组织培养中,GA3、IAA、ZT、ABA、NAA、泛酸钙、植物组织提取物等不能进行高压高温灭菌,需要进行过滤灭菌。 (√)5.在培养基配制时常常把Fe盐单独配制,把FeS04和螯合剂乙二胺四乙酸钠(Na2EDTA)先分别配成溶液,再相互混合使形成螯合铁用于培养基中,以防止沉淀和助其被植物吸收。 四、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是_____A____。 A.KTB. IAAC. NAAD. IBA 2.下列培养基中____C _____无机盐的浓度最低。 A. MS培养基;B.B5培养基;C.White培养基; D. N6培养基 3.影响培养基凝固程度因素有____D_____。 A. 琼脂的质量好坏;B. 高压灭菌的时间;C. 高压灭菌的温度;D. 培养基的pH 4.活性炭在组织培养中的作用有_________A B C。 A. 吸附有毒物质;B. 减少褐变,防止玻璃化; C. 创造黑暗环境,利于根的生长;D. 增加培养基中的养分 5.下列不属于大量元素的盐是____C_____。 A. NH4NO3;B. KNO3;C. ZnSO4·7H2O;D. MgSO4·7H2O
第4章复习测试题 二、填空题 1.选择适宜的外植体需从植物基因型、外植体来源、外植体大小、取材季节及外植体的生理状态和发育年龄等方面加以考虑。 2.70%~75%酒精具有较强的杀菌力、穿透力和湿润作用,可排除材料上的空气,利于其它消毒剂的渗入。 3.外植体接种后,须置于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培养条件主要包括温度、光照、湿度和通气,还有培养基的pH值等。 4.外植体的培养可分为初代培养、继代培养与生根培养等阶段 5.真菌性污染主要指霉菌引起的污染,往往表现出白、黑或绿等不同颜色菌丝块症状,其蔓延速度较细菌慢。一般接种后7天左右才可发现。 三、是非题 (√)1.氯化汞能使菌体蛋白变性,造成菌体生物酶失去活性,从而抑制微生物繁殖,灭菌效果极好。但使用后残留液对外植体有毒害作用,需用无菌水进行多次冲洗。 (√)2.每次接种前,可用70%酒精喷雾接种室,使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孢子随灰尘的沉降而沉降;用70%酒精擦洗超净工作台面,再用紫外灯照射20min。 (×)3.光照条件下有利于细胞、愈伤组织的增殖,而器官的分化往往需要黑暗, (√)4.生根培养可采用1/2或1/4MS培养基,全部去掉细胞分裂素,并加入适量的生长素。 (×)5. 驯化时初期保持温室的湿度,后期可以直接恢复到自然条件下的湿度。 四、选择题 1. 细菌繁殖速度很快,一般在接种后Ad即可发现。 A.1-2;B.5-6;C.10-12; D. 15-16 2.B能使菌体蛋白变性,造成菌体生物酶失去活性,从而抑制微生物繁殖,灭菌效果极好。 A.酒精;B.氯化汞;C.次氯酸钠; D. 抗生素 3.接种使用的解剖刀、镊子、培养皿、滤纸、三角瓶等要事先经D处理。 A.高温灭菌B. 干热灭菌C.过滤灭菌D. 高压蒸汽灭菌 4.在剥离微茎尖或幼胚时,必须应用的仪器是A 。 A.低倍显微镜B.高倍显微镜C.解剖镜D.放大镜 5.一般来说,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培养物的污染、褐变以及玻璃化现象是最常见问题,尤其是B现象危害最严重。 A.污染B.褐变 C.玻璃化D.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