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单乐理知识

简单乐理知识

简单乐理知识
1.音的产生及性质分类
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从音响现象上可以归纳为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四种特性。

a.音的高低是由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振动频率而决定的。

振动次数多音就高,振动次数少,音则低。

b.音的强弱是由于振幅的大小而决定的,振幅大音则强,振幅小音则弱。

c.音的长短是由于音持续时间的不同而决定的。

音延续的时间越长音则长,音持续的时间短,音则短。

d.音色是由于发生体的性质,形状以及泛音的多少而不同。

由于音的振动状态的规则与不规则,音被乐音和噪音两种。

音乐中使用的主要是乐音,但噪音也是音乐表现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的民族音乐里,如锣等噪音乐器的使用就具有相当丰富的表现力。

2.乐音体系、音的分组及音域音区
a.乐音体系—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

按照音上下行排列次序进行组合起来的音叫做音列。

音列中的各音叫做音级。

在乐音体系中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基本音级,如:
do re mi fa sol la si (唱名)
C D E F G A B(音名)
在基本音级上对音进行升降变化的音叫做变化音级,如:
升C 、重升C、降C 、重C
b.音的分组—将钢琴52个白键上循环重复使用的七个基本音级的音高进行分组,就是对音的分组。

按照由低到高的次序分为:大字二组、大字一组、大字组、小字组、小字一组、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等。

参看例3(略)
音域音区—音域分音乐总的音域和人声、乐器音域两种。

在整个音域中把音组按音区分为高、中、低三个音区。

3.音律
a.音律—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音高及相互关系叫音律,是确定调式音高的基础。

目前世界广泛采用的是纯律、五度相声律、十二平均律三种律制。

b.乐音体系中音与音之间的关系构成了自然半音、自然全音和变化半音、变化全音。

以基本音级为例,如: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两像邻音级关系为排列为:自然全音自然全音自然半音自然全音自然全音自然全音自然半音}
(C到升C、D到升D是变化半音,C到重升C、D到重升D 是变化全音)
c.等音—音高相同而意义和记法不同的音称为等音。

4.记谱法
a.记谱法就是记录音乐的方法,目前广泛使用五线谱来记录音乐。

在记谱中记录不同长短的音的进行符号叫音符,记录不同长短的音的间断的符号叫休止符。

如谱例(17页)
b.音符时值举例:全音符等于两个二分音符,一个二分音符等于两个四分音符,全休止符等于两个二分休止符等
c.音乐记谱灵活多变,按照人声和器乐的组合,人们广泛用连谱号来记录音乐。

连谱号包括花括线和直括线两种。

前者主要用于器乐记谱,后者用于合奏、合唱、乐队记谱用。

d.谱号、休止符、音符、增长音值补充记号及变音记号的写法。

(略)
e.略记号—移动8度记号、重复8度记号、长休止记号、震音记号、反复记号(略)
f.演奏法的记号—连音奏法、断音奏法、持续音奏法、滑音奏法、琶音奏法(略)
5.音程
a.音程—两个音级在音高上的相互关系叫做音程。

按先后弹
奏的两个音形成是旋律音程,同时弹奏的两个音形成是和声音程。

b.音程在五线谱上所包含的线与间的数目叫音程的度数。

线谱的每一线或间就叫做一度。

相邻的线与间构成的音程叫做二度,相邻的线或间构成的音程叫三度。

余类推。

c.自然音程和变化音程(略)
d.等音程—两个音程孤立起来听时,具有同样的声音效果,但在乐曲中的意义和记法不同,这样的音程叫做等音程。

e.按照音程在听觉上所产生的印象将音程分为协和及不协和音程。

协和音程听起来悦耳、融合;不协和音程听起来刺耳、不融合。

f.音程的转位(略)
6.和弦
a.和弦—在多声部音乐中,按照三度关系排列起来的三个以上的音的结合叫做和弦。

b.三和弦—由三个音按照三度关系叠置起来的和弦叫三和弦。

三和弦分为大、小、增、减三和弦。

大小三和弦都是协和和弦,增减三和弦都是不协和和弦。

(略)
c.七和弦—由四个音按照三度关系叠置起来的和弦叫七和弦,所有的七和弦都是不协和和弦。

d.和弦的转位(略)
e.和弦的应用及表现特性
在多声部音乐中,应用最多的是协和三和弦,其次是不协和和弦。

协和和弦听起来丰满、色彩明朗,不协和和弦听起来尖锐、紧张。

和弦可以用来作为旋律的伴奏,或将许多声部组织在一起,并也可以出现在旋律本身之中。

7.节奏节拍
a.节奏/节奏型—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叫节奏,在整个
乐曲或乐曲的部分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
叫节奏型。

(基本节奏型:全音符、二分音
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八、前十六、
后十六、四十六、一拍附点、二拍附点、大
小切分、三连音……)
b.节拍—有重音的及无重音的同样片断按照一定的次序循
环重复叫做节拍,节拍是用强弱关系来组织
音乐的。

c.拍子-在乐曲中,节拍单位用固定的音符来代表,叫做拍子,拍子是用分数来标记的,分子表示每小节单位拍的数目,分母表示单位拍的音符时值。

常用的基本拍有2/4、4/4、3/4、3/8、6/8、5/4等。

如下:
2/4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2拍,其强弱关系为:强、弱/强、弱/……
3/4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3拍,其强弱关系为:强、弱、弱/强、弱、弱/……
4/4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4拍,其强弱关系为:强、弱、次强、弱/强、弱
次强、弱/……
3/8拍-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3拍,其强弱关系为:强、弱/强、弱、弱/……
6/8拍-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6拍,其强弱关系为:强、弱、弱、次强、弱、弱/强、弱、弱、次强、
弱、弱/……
5/4拍-由2/4和3/4拍组合成的混合复拍子。

8.调式
a.调式—将很多音连结在一起形成一个体系,并以一个音为
中心(主音),这个体系就叫做调式,调式的音高
位置叫做调。

b.调式的种类:五声调式、六声调式、七声调式、大小调式等。

五声调式—按照纯五度排列起来的五个音所构成的调式叫作五声调式。

这五个音依次被称为:宫徽商羽角。

例76
五声调式有五种,以宫为主音的叫做宫调式,以徽为主音的叫做徽调式,依此类推。

例78(略)
c.六声调式—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加入清角音或变宫音按
纯五度或纯四度的关系而组成的调式。

例87 d.七声调式—在五声调式的小三度音程中间加入不同的“偏音”而成,基本分为:雅乐、清乐、燕乐音阶。

例99
e.大调式—由七个音组成的一种调式,其中稳定音合起来成为一个大三和弦,有自然大调、和声大调、旋律大调三种形式。

例122、123、124、125
f.小调式—小调式一样是由七个音组成的,其中稳定音合起来成为一个小三和弦,有自然小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三种形式。

例128、129、130、131
9.旋律
a.旋律—将调式关系和节奏、节拍关系组合起来体现音乐的全部思想或主要思想,具有独立性的许多音的单声部进行,叫做旋律。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和基础,可分为声乐和器乐旋律两种。

b.旋律发展的几种方法,如:重复、变化、模进、扩展、紧缩。

c.旋律的分段
d.乐曲的基本形式(一段体、二段体、三段体)
10.简谱
简谱—记谱法的一种,将音的相对高度用7个阿拉伯数字来
表示,在音符的上面加一个圆点表示高八度,两个则表示高两个八度;反之在音符的下面加一个圆点表示低八度,加两个表示低两个低八度。

音的长短是在音符后面或下面加短横线来表示。

例:
11.曲式简介
进行曲-是一种富有节奏步伐的舞曲,最初产生于军队中,常用来表达集体的力量和共同的决心。

雄劲刚健的
旋律和坚定有力的节奏是进行曲的基本特点,多使
用简单,鲜明有力的节奏与整齐规律的乐句。

圆舞曲-又名华尔兹,是一种三拍子的舞曲,起源于奥地利的一种民间舞蹈,重音落在小节的第一拍上,有快
步和慢步两种,其特点为节奏鲜明,旋律流畅。

波尔卡-如小夜曲和摇篮曲一样,是音乐的一种体裁,起源于捷克民间的二拍子舞蹈,节奏活泼欢快,是一种
男女对舞用的舞曲。

回旋曲-由相同的主部和几个不同的插部交替出现所构成的乐曲,有两种基本类型,单主题和对比主题两种。

ABABA
变奏曲-是将一结构完整的音乐主题加以变化,使其节奏、旋律、和声、调性、配器等都有所改变,又称主题
与变奏。

12.曲式机构
AB-由两个对比的、性质不同的乐段构成的乐曲形式,叫二段体,简写成AB的形式。

ABA-由两个性质不同的对比的乐段和重复第一个乐段构成的乐曲形式。

又称带再现的三段体。

ABA-不带再现的三段体乐曲形式。

ABABA-两段体循环再现A部主题的回旋曲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