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棚内调音台专业术语介绍ADAR OpticalADAT光缆:一种由Alesis公司开发用于该公司ADAT设备的特殊光纤音频数据传输格式。
ADAT光缆采用了和普通TosLink双声道光缆相同的接口,但同时还可传输8声道数字音频数据。
ADAT光缆是上世纪90年代ADAT技术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个阶段,现在作为标准的数字I/O设备,ADAT光缆可见于多种调音台及录音机。
(北京伴奏制作)AFL推子后监听:常用于调音台对正常监听通道的过载处理,从而实现对某些特定信号进行监听的目的。
和推子前监听相反,推子的设置将直接影响到AFL信号,从而在监听中实现对信号水平的影响。
AFL是一种监听总混音中带有单独EQ、声象设定等较小组群音效的便捷方式。
当AFL线路包括声象信息时,常被称为Solo。
(北京伴奏制作)Automatic mixer自动调音台:一种独特的音频调音台,可通过感应话筒的信号自动对其进行处理,减少了人为的干涉。
自动调音台可能只包括单个声道,也可能包括多个声道。
大多数的自动调音台设计是基于某一个特定的阀值,该阀值为调音台认定的有效音频中的最小SPL值。
一般而言有两种较普遍的方式可以实现上述功能。
第一种调音台可以作为一个门限器,将过滤掉所有阀值以下的音频,直到信号电平超过阀值之后,调音台再次激活。
第二种情况下,调音台会自动削弱信号值15-20dB,之后随着音源音量的增加逐渐提高音频音量。
第二种方法的拥护者认为这可以避免门限器对音频的破坏。
自动调音台常见于视频中音频部分的录制、广播以及现场演讲等情况。
Bleed泄露:在音频中,bleed是指从一个声音源的输出到另一个声音源的输入过程中的泄漏。
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舞台上,比如鼓或铙钹的声音泄漏到电吉它的麦克中,或者在录音棚里歌手耳机的声音泄漏到录音的麦克中。
一些减少漏音的办法包括:麦克风的选择和摆放----在声源上使用心形或者超心形麦克风来抵制其它方向上的信号,使用噪声遏止器来削弱麦克风的敏感性,这样麦克风就不会接受外来的噪音,优化你的混音器和外围设备的增益级以获得理想的信噪比。
(北京伴奏制作)Bouncing混录:是指将几个音轨混合在一起或者重新录制为另一个音轨的过程。
这主要是将原始音轨用于其它录音中的原始素材。
例如你可以将三个背景人声分别录制为1-3音轨,再通过调音台将其进行混合,或者分配至音轨5。
这样1-3音轨的内容将被清除,从而可用于录制其它音效。
在处理之前,你需要考虑到信号的电平、EQ等多种因素,因为一旦混合之后,你是不可能对原始音频的元素再次进行调整的。
(当然用户仍然能够调整音频的总电平和EQ设置)Double bussing双总线:我们最初是在话筒方面了解到该术语的,但现在大多用于录音设备中。
打个形象的比喻就好像在调音台中安装一个Y形电缆。
它可以允许两个(或多个)多音轨输入信号从一个子组群输出端口。
例如一个8总线调音台,当你传送信号至1#子组群输出端口,它同样可以将信号传输至9#子群输出端口。
尽管事实上没有9#子群,但是确实存在一个输出信号源,该信号源信号和1#子组群输出端口由同一个推子所控制。
音频工程师常其作为将信号源分向两个不同目的的便捷操作方式。
例如同时使用8总线调音台和16、24音轨录音机。
你可以将需要录制的音轨放在录制模式下,无需考虑其他音轨的信号。
(北京伴奏制作)FOH混音区:FOH是Front of House的缩写。
这一概念来源于传统的剧院,特指剧院里舞台前段的拱形部分。
在音乐会以及功放的领域里,它常代表听众区。
特别的它还常常代表剧场中主调音台所在的位置,而这主要是为了与位于剧场边侧的监听调音台相区别。
Gain Structure增益结构:当多个电子音频或视频设备共同工作时,系统的增益结构成为了极其重要的一个问题。
这主要是指究竟哪个设备用于放大信号或衰减信号,其放大和衰减的程度怎样。
一个合理设定的增益结构将发挥每一个设备最大的力度范围和信噪比潜能。
这样每一个设备都能够以适当的程度完成信号缩放,除非有一些特定的需求。
较为失败的增益结构往往表现为调音台的主控推子位置非常低,而其他所有单个声道的推子位置非常高。
这样输出的音频效果和当所有推子的位置位于中部时效果是一样的,但是同时由于线路中的动态余量过小、最终输出的信噪比远没有达到最佳状态,失真发生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要想在同时使用多台设备时达到最佳的增益结构,首先所有设备的信号电平应当相似。
常见的错误是将-10 dBV的设备和+4 dBu的设备搭配使用。
确实这样偶尔也可以实现较好的效果,但是通常对最终输出的信号信噪比会大打折扣。
所以尤其是当多台设备的增益是可调整时,增益结构就变得至关重要了。
(北京伴奏制作)M-S StereoMS 立体声收音技巧:MS是Mid-Side的缩写,作为一种立体声收音的方法,它可以捕捉到一个立体声声场中不同位置的立体声音效。
为了实现这种效果你至少需要两支话筒。
正对音源放置的是心型指向话筒,在音源边侧放置的是8-极指向收音模式话筒。
当边侧话筒的两个信号和中央话筒的信号混合之后,其音效可以达到类似于两支心型指向话筒垂直放置时收音的效果。
该技巧的优点在于用户可以通过改变两支话筒信号的水平从而改变立体声声象的宽度。
但是这种方法还存在一些缺陷,最重要的在于使用两支不同的话筒采集同样音源的音效,同时由于位置上的差异可能会造成声象以及频率响应方面的不协调。
(北京伴奏制作)Mute Group静音组群:大多数的专业调音设备可以提供对单个声道实现静音或同时对子组群实现静音的工具。
而对这种功能的扩展就实现了静音组群。
它允许用户对主控推子进行设定从而对某一特定组群声道实现静音。
例如当用户预先设定好之后,按下“"Mute Group" #1”就可以直接实现对话筒、地鼓、高音话筒等声道的静音处理。
这样避免了对每一个声道单独处理带来的麻烦。
而这也正是唯一一种对调音台中不同声道同时进行处理静音处理的方式。
音频工程师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一技巧,从而将更多的注意力解放出来,用于更复杂和更重要的方面。
Nom工作中话筒数量:Nom是Number of Open Mics的缩写,该概念最初出现于1967或1968年。
由麦克风自动控制调音台的发明人Dan Dugan以及资深工程师Bill Snow提出。
在Dan最开始的设计中,麦克风自动控制调音台可以实现和手动一样的效果,暂时降低不在工作状态的麦克风增益,当检测到信号时会自动提升该声道的增益。
其目的就是保持信号总水平的恒定。
根据粗略的估计,将工作中麦克风的数量增加1倍,将减少增益3dB。
因此越多的麦克风将会导致总信号水平越低。
同样频繁的开关麦克风也会对混响和环境噪音造成不良影响。
Nom衰减技术可以在多个麦克风同时使用时维持与单个麦克风一致的增益稳定性和低噪音效果。
(北京伴奏制作)Op Amp运行放大器:Op Amp是Operational Amp的简称,是常见于各种设备中的线圈部分。
尽管技术上它们也可称为放大器,但是实际上该线路并不对信号起到明显的放大作用。
你可以在均衡器、分频器、压缩器、调音台、麦克风、键盘等各种设备中找到他们的踪影。
它们的安装非常简单,但可以实现极高的增益。
现在它们大多用于集成芯片中,即使一块很小的芯片上也会布满众多的Op Amp。
Rack Rail电源线:和我们日常理解中的意思并不一致,在音频领域它特指电源线。
在某些设备中Rail只是一根金属线,用于向设备的部件提供电能。
但常见的都有数根电源线,每一个线路连接不同的部件传输不同的电压。
如果有机会你可以把一些报废的功放或调音台拆开,就可以对其有更感性的认识。
在大多数的现代或低功率设备中,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电源线,有的只是类似于电源线的供能组件。
例如某些类型的总线、或者线路板上的凹槽,用于为设备供能。
(北京伴奏制作)Recap(Recapping)更换电容:在音频中,Recap常代表更换设备(诸如调音台)的电容。
模拟调音台常常会使用成百上千个电容,电容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处理后音频的质量。
此外由于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电容寿命不一致,使用的频率不一致,电容的耗损程度也就不一致。
在旧式的调音台中,当某些电容已经接近寿命极限时,常常会发生由于直流电泄漏导致的相位偏移以及失真等。
除此之外,某些音响发烧友还认为某些品牌的电容可能会使调音台处理后的音频效果大相径庭。
因此更换电容可以实现他们所追求的效果。
而这也是很多年代久远的调音台仍然工作到现在的原因之一,而这也常常会使古旧的调音台焕发出生机,再次投入使用。
Ring Modulator环形调节器:一种综合两个音频信号,以输出两个信号总和以及差异的调音器。
原始信号中的频率并不会直接进行输出。
例如如果两个正弦波输入后,其中一个频率为1000Hz,另一个频率为400Hz,环形调节器的输出的信号频率分别为1400Hz以及600Hz。
在更复杂的情况下,环形调节器可以实现具有金属质感的音频效果。
它最常用于处理人声,以达到科幻电影中机器人般的音色特征。
Signal Path信号通道:简单来说就是信号通过一系列的设备或电子部件到达目的的路径。
在音频领域这常常表现为将多个不同的设备连接在一起,并分配信号从中通过。
具体的例子如:信号从麦克风输出至调音台,在输出至扬声器或录音设备。
信号通过这一通道从麦克风传输至最终的录音设备或放大器。
但是在单个设备的内部也往往存在信号通道。
一个调音台可能对信号进行不同的分配至不同的路径以实现不同的音效。
效果处理器往往根据各自的用途包含了多种不同的内部信号通道。
(北京伴奏制作)Snake蛇形线:在音频领域,它特指由一根较大的电缆包裹的一整套单个电缆。
其最常见的用途是将多个音源的信号输入至FOH的调音台,以进行混音或放大前的处理。
所以与其使用多个电缆导致布线的繁琐,不如使用一根Snake线,便可解决所有问题。
在舞台的一端常常有一个带有多个XLR接口的输入盒,在调音台的一段常常有分类的接口用于将信号导入至调音台。
类似的在录音室中,Snake线也常用于连接调音台和多轨卡带录音机的多个传输端口。
之前,Snake线大多是由一根较粗的电缆包裹所有单个电缆,单个电缆会根据用途进一步分组,但是它们共享一根地线。
现在的数字Snake线可将多个信号混合通过一根或两根电缆传输。
虽然目前这种数字Snake造价较贵,但随着数字化的普及,其成本终有一天会下降到可为大众接受的程度。
Solo独奏:调音台上一个常见的功能,对一个声道进行Solo处理后,就相当于对其他所有声道进行静音处理。
通常,它只会对主控室监听器或现场调音台的耳机信号产生影响。
它不会对输出至其他设备的信号产生影响。
这样音频工程师便可以将精力集中于单个声道,而不会对其他调音台功能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