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贸易纠纷与争端解决 国际商法 教学课件

国际贸易纠纷与争端解决 国际商法 教学课件

显著特点:采用调解与仲裁相结合做法,尽可能推动当 事人协商调解解决纠纷。调解是在双方自愿基础上,非强 制性的;调解也并不是仲裁的必经程序,不是任何案件都 必须先进行调解才能进行仲裁审理。
在国际上赢得良好声誉,越来越多中外当事人愿意订立 在该会仲裁的条款。
我国经贸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规则,反映当前国际商事仲 裁的习惯做法,现行的仲裁规则是2002仲裁规则。
仲裁协的作用
双方当事人均须受仲裁协议的约束,发生的争议, 必须以仲裁方式解决,不能向法院起诉;
仲裁员和仲裁庭依据仲裁协议取得对有关争议案 件的管辖权;
排除法院对有关争议案件的管辖权,只要双方当 事人订立了仲裁协议,他们就不能把有关争议案件 提交法院处理,一方违反仲裁协议,把他们之间的 争议向法院提起诉讼,对方可根据仲裁协议要求法 院停止诉讼程序,把有关争议案件提交仲裁庭或仲 裁员审理。
仲裁协议的种类
仲裁条款是指双方当事人在争议发生之前订立 的,表示愿意把将来可能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 解决的协议,包含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通 常称之为仲裁条款(Arbitration Clause)。
仲裁协议,是指由双方当事人在争议发生之后 订立的,表示同意把已经发生的争议交付仲裁 解决的协议,这种协议是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分别订立的,是独立于货物买卖合同的一个协 议,通常称之为提交仲裁的协议(Submission)。
仲裁协议内容
仲裁地点。仲裁地点关系到仲裁程序与准据法 的选择;
仲裁机构
仲裁程序规则,通常被选择的仲裁机构适用该 机构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但有的国家允许当事 人任意选择;
仲裁裁决效力,即裁决是否具有终局性,对当 事人有无约束力,能否向法院上诉等
请求和提供司法协助的,应当按照我国缔结或 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途径进行。没有条约 关系的,通过外交途径进行。任何外国机关或者 个人未经我国主管机关批准不得在我国领域内送 达文书、调查取证。
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如果被执行人或 者其财产不在我国领域内,当事人请求执行的, 可以由当事人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外国法院申请承 认和执行,也可以由人民法院依照我国缔结或者 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或者按照互惠原则,请求 外国法院承认和执行。
国际商事仲裁
仲裁也称公断,由双方当事人协议将争议提交给 仲裁员者,由仲裁员断定双方的争议并作处具有 约束力的仲裁裁决。
仲裁员:通常属于当事人争议领域的专家、权威 人士。仲裁员在仲裁时应遵守仲裁规则进行仲裁。
仲裁规则:规定如何进行仲裁的程序和做法,其 中包括如何提出仲裁申请、如何进行答辩、如何 指定仲裁员、怎样进行仲裁审理、如何作出仲裁 裁决以及裁决的效力等内容。仲裁规则的作用主 要是为当事人和仲裁员提供一套进行仲裁的行动 准则,以便在仲裁时有所遵循。
特定行业内的专业性的仲裁机构:如伦敦油籽 协会、伦敦谷物贸易协会、伦敦羊毛终点市场 协会、伦敦黄麻协会等行业协会所设立的仲裁 机构。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及其仲裁规则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IETAC),民间性常设仲 裁机构,地点设在北京,并在深圳、上海等地设立分会。
适用统一仲裁规则,采用统一仲裁员名单。裁决具有终 局性。分会的设立只是为了便于就近处理有关国际经贸仲 裁案件。
国际货物贸易当事人之间纠纷,如果提交仲裁, 则属于国际商事仲裁。
国际商事仲裁是解决贸易纠纷最重要的途径,具 有如下特点:
•当事人自主性较大,对仲裁方式的选择、仲裁 地点、仲裁机构、仲裁 员、仲裁程序、仲裁所 适用的法律等,当事人都可以自由作出决定;
•程序灵活、迅速及时,收费较低;
•具有必要的强制性,这体现在仲裁协议的强制 性、仲裁裁决的强制性;
第二节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与程序
一、仲裁协议的含义及作用
各国仲裁法和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都规定:当 事人如果要采用仲裁方式解决他们之间的争议, 必须签订仲裁协议。
仲裁协议是双方当事人所达成的表示愿意把他 们之间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争议交付仲裁机 构解决的一种书面协议,仲裁协议是仲裁机构 以及仲裁员受理争议案件的依据。
•有利于保持当事人间的关系,并可协调不同法 律之间的冲突。在当事人协商不能解决纠纷时, 各国都允许并鼓励当事人利用国际商事仲裁来解
二、国际商事仲裁机构及仲裁规则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及其仲裁规则
国际商会仲裁院及仲裁规则
外国仲裁机构及其仲裁规则
全国性仲裁机构:如英国伦敦仲裁院、美国仲 裁协会、瑞典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瑞士苏 黎世商会仲裁院、日本商事仲裁协会等。
调解
调解:在第三人介入下,通过第三人劝说,使争议双方 在自愿基础上互谅互让,达成协议。
根据第三人身份不同可分为民间调解、仲裁调解和法庭 调解,但仲裁调解属于仲裁解决方式,法庭调解属于诉
诉讼
诉讼是当事人通过法院来解决纠纷的途径。
国际民事诉讼:由一个国家的法院主持的,当事人和其 他诉讼人参加的,为解决国际商事案件纠纷所进行的全 部活动。在诉讼过程中,法院居于主导地位,代表国家 行使审判权,是解决案件的主持者和裁判者。 我国法院受理案件的前提条件
贸易纠纷与贸易争端的解决
第一部分
国际贸易纠纷的解决
第一节
国际贸易纠纷的解决途径
一、国际贸易纠纷的解决方法
解决国际贸易纠纷的办法主要有协商、调解、诉讼和仲裁等。 其中,仲裁是解决争议的主要途径。
协商
争议双方当事人在自愿基础上,自行进行磋商或谈判, 在互谅互让基础上达成解决争议的协议。
协商解决争议,具有当事人自愿自觉遵守所达成的协议, 程序简便,形式灵活,节省时间和费用以及有利于以后 继续贸易合作等优点。各国法律都规定双方当事人应首 先通过协商办法解决争议。
• 当事人之间无各种形式的仲裁协议; • 正式向我国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并正式递交了起诉书; • 属于我国法院管辖;
• 符合我国法院的地域管辖、级别管辖和特别管辖的要 求。
当事人选择在我国诉讼时,应遵守我国《民事诉讼法》 第四编“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
根据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互 惠原则,我国人民法院和外国法院可以相互请求, 代为送达文书、调查取证以及进行其他诉讼行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