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电场集电35kV送电线路施工组织设计

风电场集电35kV送电线路施工组织设计

风电场35k V送电线路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1)1.1三期工程: (1)第二章施工现场组织机构 (2)2.1施工组织机构: (2)2.2施工质量管理 (2)第三章施工方案 (2)3.1施工准备 (2)3.1.1施工技术资料 (2)3.1.2材料准备 (2)3.1.3施工机械 (2)3.1.4施工通讯 (2)3.2主要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施工方法 (2)3.2.1线路复测定位 (2)3.2.2土坑开挖(选用) (2)3.2.3灌注桩施工: (2)3.2.4铁塔组立 (3)3.2.5放线作业 (3)3.2.6导线液压连接操作 (3)3.2.7接地敷设 (8)第四章工期及施工进度计划 (8)4.1工期规划及要求 (8)4.2保证工期的措施 (8)4.3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8)4.3.1本工程所需材料由物资公司采购供应。

(8)4.3.2材料供应计划 (8)第五章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技术组织措施 (8)5.1质量目标 (8)5.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9)5.3质量管理的措施 (9)5.4质量管理及检验的标准、规范 (10)5.5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10)第六章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 (10)6.1安全管理目标 (11)6.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11)6.3安全管理制度及办法 (11)6.4安全组织技术措施 (12)6.5重要施工方案和特殊施工工序的安全过程控制 (12)第七章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 (13)7.1环境保护 (13)7.2加强施工管理、严格保护环境 (13)7.3文明施工的目标、组织结构和实施方案 (13)7.4文明施工考核管理办法 (14)7.5安全消防管理制度 (14)第八章输电线路施工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措施(选用) (15)第一章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1.1三期工程:根据本工程风电场建设规模、风机布置位置,以及箱变的设置情况。

为降低本工程拟建电厂的整体投资,使其更具经济性,依据拟建风电场的具备条件,在风电场内连接线路拟采用架空送电线路形式。

另据电气主接线的要求,整个风电场内按A线18台,B线15台风力发电机为一组,共2回架空线以35k V电压等级至场内220k V变电站35k V侧进线仓,经升压后以220k V架空线路接入电网。

马力(三期)风电场集电35k V送电线路,原则上线路中心距大堤道路边线5~6米处沿风机机组走向架设,线路全长26.2k m。

风力发电机每台容量为1.5M V A,共计33台。

导线选用L G J-185/30型钢芯铝绞线,地线采用1根O P G W复合光缆。

本工程风电厂内的全线杆塔均采用T F1接地方式,分别埋于铁塔的二对角脚下,埋于地下1.0深。

本工程线路绝缘子全部采用硅橡胶绝缘子,型号选用F X B W4-35/70型合成绝缘子,本工程35k V电缆选用交联聚乙烯绝缘聚乙烯护套带铠装三芯电力电缆,箱变至电缆登塔直接段采用电缆型号为Y J V22-26/35k V-3*70m m2;35k V架空线路至升压变电站外侧采用35k V电缆直埋接入升压变电站,电缆型号为Z R-Y J V22-26/35k V-1*400m m2。

第二章施工现场组织机构2.1施工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综合部主任:项目安全员:项目质检员:线路协调员:项目电气施工员:项目土建施工员:项目部资料信息员:材料员:2.2施工质量管理施工质量的管理由滨州东力电气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受马力(马力)新能源有限公司技术专工和省电力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督。

工程质量按《66k 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质量验收规范执行。

第三章施工方案3.1施工准备3.1.1施工技术资料组织人员认真学习施工设计图纸,按合同要求编制施工资料,全面贯彻设计意图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1.2材料准备铁塔基础材料、杆塔金具,需严把质量关,并提前编制材料需求及调运计划,以便于工程的顺利开工。

3.1.3施工机械铁塔基础工程的材料运输由施工队自行负责,铁塔组立使用抱杆进行。

3.1.4施工通讯2W手持机6部用于测量定位和放线和紧线联络。

3.2主要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施工方法3.2.1线路复测定位在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以确定的两方向桩为准,用正倒镜将各杆塔的中心定位。

3.2.2土坑开挖(选用)现浇铁塔基础坑,其超深部分用铺石灌桨处理;电杆基坑,铁塔基础等,其坑深偏差值在+100~+300毫米时,其超深部分应填土或砂石夯实处理,当杆塔基坑深采用填土或砂石夯实处理时,每层厚度不宜超过100m m,夯实后的耐压力不应低于原状土。

坑的方向、规格、马道一定符合基础施工手册的要求。

基坑开挖时,杆塔中心桩及辅助桩应保留完好,以便施工中检查和进行下个施工过程。

3.2.3灌注桩施工:选用钻机原土造浆,正循环成孔,泥循环系统由泥浆循环池、循环槽、泥浆泵等组成。

钻机移位起重采用起重机。

钢筋笼在现场制作,成孔后进行第一次清孔,然后安放钢筋笼和砼导管,并进行第二次清孔。

浇桩采用商品砼。

钻孔和砼浇灌中所排出的废泥浆输入泥浆储存池由专用泥浆运输车外运。

成孔开始前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成孔施工应一次不间断地完成,不得无故停钻,为以防孔壁周围土质物理性能发生变化。

同时应做好施工原始记录。

为保证桩孔垂直度小于1/100,施工中首先要使铺设的路基水平、坚实,并在钻机上设置导向,成孔时钻机定位应准确、水平、稳固,钻机回转盘中心与护筒中心的允许偏差应不大于20m m。

钻机定位后应用钢丝绳将护筒上口挂带在钻机底盘上,成孔过程中钻机塔架头部滑轮组,回转器与钻头应始终保持在同一铅垂线上,并保证钻头在吊紧的状态下钻进。

成孔过程中孔内泥浆面应保持稳定,并不应低于自然地面30c m,钻进过程若遇松软易塌土层应调整泥浆性能指标,泥浆循环池中多余的废泥浆应及时排出。

在通常的地质环境中钻进,注入孔口的泥浆性能指标,泥浆密度大于1.05,小于等于1.15,粘度18"~20",排出孔口的泥浆密度小于等于1.30,粘度20"~26"。

成孔至设计深度后,应首先自检合格,再会同工程有关各方对孔深进行检查,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同时采取措施保护好孔口,防止杂物掉落孔内。

成孔时钻机钻进速度应先轻压、慢转并控制泵量,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逐渐加大转速和钻压。

正常钻进时,应控制好钻进参数,掌握好起重滑轮组钢丝绳和水龙带的松紧度,并注意减少晃动。

3.2.4铁塔组立铁塔到货后应按比例抽检合格。

组塔时,必须验评合格后,自立塔整体组塔基础强度应达100%、分解组立基础强度应达到70%后方可进行。

组塔前应对基础浇制质量进行复核,对基础的标高、予高值根据<<基础施工手册>>有关部分的要求进行测量。

工器具使用前,应根据<<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十章的有关条文进行外观、内在质量的检查,不合格者,严禁使用,清点材料时,应及时发现缺料或不合格品,汇总整理向上级汇报。

组装时,应严格按《规范》规定的螺栓穿入方向进行,设计要求或构件处有空隙时应加投垫片,另外,应同时遵守《规范》第六章第一节的其它规定。

铁塔组装应严格按图施工,应注意连板及斜材的正反面,应尽量将组装工作在地面完成好,不得强行安装,避免将其留待高空作业解决。

检查各起吊系统符合要求,即可进行吊装。

3.2.5放线作业放线前试调正放线段内所有的杆塔,带有拉线的杆塔应调紧拉线。

跨越电力(高压、低压)线路放线施工时,应采取被跨越的电力线路停电施工或搭设跨越架。

同时,应提前向有关部门提出停电申请。

3.2.6导线液压连接操作一、液压前的准备1、对所使用的压接管应用钢尺测量其长度,用卡尺测量受压部分外径,其长度和内外径偏差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并用汽油清洗管内外壁的油垢,短期不使用时,应将管口临时封堵,并以塑料袋封好。

2、镀锌钢绞线的液压部分穿管前应以棉纱擦去泥士,如有油垢应以汽油清洗,清洗长度不短于穿管长度的1.5倍。

3、钢芯铝绞线的液压部分穿管前应以汽油清洗表面油垢,清洗长度对先套入铝管端应不短于铝管套入部位,对另一端应不短于半管长的1.5倍。

4、将导线进入铝管部分均匀涂上一层导电脂,将外层铝股覆盖住。

用钢丝刷沿钢芯铝绞线轴线方向对涂导电脂部分进行擦刷,将液压后能与铝管接触的铝股表面全部刷到。

二、割线与穿管、压接(一)导线直线管1、将导线待接端头切割整齐并按要求完成清洗工作后,将铝管先套入断头的一端,亦可先剥铝管,后穿管。

2、在距导线端头90毫米处用记号笔画一割线印记,绑好细铁丝,然后将铝股割掉,割内层铝股时,只能割到每股直径的1/2处,然后用手掰断,严禁损伤钢芯。

3、使钢芯片呈散股扁圆形,一端先穿入钢管,置于钢管内的一侧,然后使另一端钢芯也呈散股扁圆形,自钢管的另一端与已穿入的钢芯相对搭接穿入,直穿至两端钢芯在钢管对面各露出3—5m m止。

4、压钢芯。

在钢管中心划印记,第一模压模中心压在钢管中心,然后依次向两端施压,一侧压至管口再压另一侧。

(凑整模数时,允许偏离钢管中心压第一模)5、压完后在钢管中心划印记0,从0点分别向两侧量取270m m至两侧导线,划印A、B,量取两铝线间距0C、0D。

6、找出铝管中心0,从0点分别向两侧量取0C、0D,划印记C、D。

(图四)7、将铝管套回,直至两端露出原印记A、B(注意套回铝管时去掉原来绑线)。

8、自C、D点向铝管两侧施压,中间钢管部位空出不压。

(图四)注:在划铝管两端印记A、B时,应以铝管的实测长度为准。

A.各类型管压完第一模后,应用游标卡尺测量对边距是否达到设计推荐值。

如符合设计推荐值时,可继续按操作程序施压、如压后对边距大于设计推荐值,应停止压按,并分析原因,直至问题得到解决后方可施压。

B.各种管子压完后,应详细检查是否有弯曲、裂纹现象。

不合格者应割断重压,并应对飞边、毛刺等用零号砂纸磨光处理。

当压管弯曲超过2%时,应在地面校直,然后升空。

(二)导线耐张管1、由于耐张压接割线位置误差对导线弛度影响显著,因此要求割线位置应由现场负责人核实无误后方可开始割线。

2、断线后,自导线端头向内量取120m m,割掉铝股,在距线端310处划印B(距铝股端头190m m),注意割线时勿伤及钢芯。

3、将铝管自导线一端套入。

4、将已剥露的钢芯(如钢芯已不呈原绞制状态,应先恢复其绞制状态)自钢锚口穿入钢锚,穿时顺钢芯的绞制方向旋转推入,直至钢芯端头触到钢锚底部。

5、压钢锚:从钢锚凹槽前侧开始向管口端(导线端)连续施压。

6、将铝管回抽至印记B处,在距铝管管口端205m m处划印并向导线端施压,压至管口。

然后再返回在钢锚凹槽处施压。

(图七)7、钢锚端头与引流板的偏转方向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边相一般向塔身外侧向下倾斜30度;中相四线向下向内角倾斜45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