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双排落地式脚手架施工方案

双排落地式脚手架施工方案

目录1、工程概况 (1)2、编制依据 (3)3、施工准备 (4)3.1施工进度计划 (4)3.2材料与设备要求 (4)3.3主要施工机具 (5)4、施工工艺 (6)4.1工艺流程 (6)4.2施工方法 (6)4.2检查验收 (12)4.3架体拆除 (16)5、安全保障措施 (17)5.1安全施工组织保障措施 (17)5.2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8)6、劳动力计划 (19)7、计算书 (20)附件1、脚手架搭设平面图 (28)附件2、脚手架搭设剖面图 (29)附件3、脚手架搭设立面图 (31)1、工程概况1.1总体概述类别名称工程名称济南嘉里综合发展项目(一、二期)工程地址济南市历下区泺源大街南侧、南卷门巷东侧、西邻国家审计署驻山东办事处、北面正对泉城广场建设单位祥恒置业(济南)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四川山鼎建筑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山东省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1.2工程概况本工程主要分为办公楼、酒店和商业宴会厅三个区域,地下建筑面积31948㎡,地上建筑面积89950㎡,总建筑面积121898㎡。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防火等级为一级,防水等级为二级,结构使用年限为50年。

详见下表:建筑功能计划搭设双排落地式脚手架楼层及层高建筑高度(m)结构形式办公楼地上一层:5.00m;地上二层:6.55m;地上三层6.00m;地上四层:5.95m;地上五层:7.35m;地上六层:3.40m83.650抗侧力体系:现浇框剪结构楼盖体系:现浇梁板结构酒店地上一层:5.00m;地83.450抗侧力体系:现浇框剪结构上二层:6.45m;地上三层5.00m;地上四层:4.2m;地上五层:4.2m;地上六层:4.2m地上20层;地上七层:4.2m楼盖体系:现浇梁板结构商业和宴会厅地上一层:5.00m;地上二层:6.55m;地上三层6.00m;地上四层:5.85m;地上五层:4.8m28.400抗侧力体系:现浇框架结构楼盖体系:现浇梁板结构屋盖体系:钢桁架本方案主要针对酒店、办公楼以及裙楼区域地库顶板以上,结构五层以下的外防护架施工部分进行编制,重点对架体的选型、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施工工艺、质量标准等提出施工要求和技术保障措施。

1.3方案选择1.3.1考虑到本工程的施工工期、质量、安全和合同要求,在选择方案时,根据以下几点原则:(1)架体的结构设计,力求做到结构要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

(2)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3)选用材料时力求做到常见通用、可周转利用,便于保养维修。

(4)结构选型时力求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升降搭拆方便,便于检查验收;1.3.2综合考虑了以往的施工经验,决定采用以下脚手架方案:(1)酒店主楼区域,采用落地式双排钢管脚手架,在地下室顶板上铺设50mm ×200mm×4000mm木跳板支承基础,再进行搭设。

搭设高度至酒店6层,约30.85m (此高度未包括1.2m高防护栏杆)。

酒店区域从6层楼地面起采用悬挑式脚手架,详见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

(2)办公楼区域,采用落地式双排钢管脚手架,从地下室顶板上铺设50mm×200mm×4000mm木跳板支承基础,再进行搭设。

搭设高度至办公楼7层,约33.15m (此高度未包括1.2m高防护栏杆)。

从7层楼地面起采用悬挑式脚手架,详见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

(3)裙楼区域,采用落地式双排钢管脚手架,从地下室顶板上铺设50mm×200mm×4000mm木跳板支承基础,再进行搭设。

搭设高度至裙楼屋面,约29.75m(此高度未包括1.2m高防护栏杆)。

2、编制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200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1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建质[2008]75号建筑工程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建质[2003]82号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具及机械设备使用监督管理规定建建(1998)164号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建工劳字第24号PKPM施工计算软件2014版(9.2)品茗安全计算软件(2014版)本工程施工图、施工组织设计3、施工准备3.1施工进度计划本分项工程计划地下室封顶完成后,随地上主体结构施工进度逐层搭设,做为主体结构施工外防护使用,参照工期安排,计划分项工程开工日期为2014年10月3日,完工日期为2014年12月3日。

3.2材料与设备要求3.2.1钢管3.2.1.1搭设脚手架的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规定的3号普通钢管,其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中Q235A钢的规定,脚手架钢管采用φ48.3×3.6钢管(计算采用φ48×3.0)。

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8kg。

3.2.1.2新用的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钢管要有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28的有关规定,质量和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有关规定,必须涂有防锈漆。

3.2.1.3旧钢管表面锈蚀深度、和钢管的弯曲变形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有关规定。

锈蚀检查应每年一次。

检查时,应在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3根,在每根锈蚀严重部位横向截断取样检查,当锈蚀深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

钢管上严禁打孔。

3.2.2扣件扣件为可锻铸造扣件,其材质应符合建设部《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要求,由有扣件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厂家提供,不得有裂纹、气孔、缩松、砂眼等锻造缺陷,扣件的规格应与钢管相匹配,贴和面应平整,活动部位灵活,夹紧钢管时开口处最小距离不小于5mm。

钢管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破坏。

旧扣件在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搭设架子前应进行保养,除锈并统一涂色,力求环保美观。

3.2.3脚手板本工程采用木脚手板,单块脚手板的的质量不宜大于30kg。

木脚手板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中Ⅱa级材质的规定。

脚手板厚度不应小于50mm,两端宜各设直径不小于4mm的镀锌钢丝箍两道。

3.2.4密目网安全网采用密目式安全网,网目应满足2000目/100cm2,做耐贯穿试验不穿透,1.5×6m的单张网重量在6kg以上,颜色应满足环境效果要求,选用绿色。

安全网要求阻燃,使用的安全网必须有产品生产许可证和质量合格证,以及由相关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发放的准用证。

3.3主要施工机具(1)根据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做好机械的租赁和购买计划,并做好进场使用前的检验、保养工作,确保运转正常。

序号机械名称型号数量单机功率1电焊机BX1-5008台32KVA2电钻MK3626台3砂轮机立式6台4扭矩扳手1000N10把5封边机2台(2)检测仪器、工具配备表序号仪器名称单位型号数量用途1水准仪台1抄平检测2经纬仪台1垂直检测3线坠个10垂直检测4塔尺套5M2配合水准仪使用5钢卷尺件10水平、垂直尺寸检测6扭矩检测扳手套ACT-10型1检测扣件4、施工工艺4.1工艺流程1.1、落地架安装工艺流程场地清理→脚手架对地下室顶板的复核、材料配备→定位设置通长脚手板、底座→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小横杆→大横杆(搁栅)→剪刀撑→连墙件→铺脚手板→扎防护栏杆→扎安全网。

定距定位。

根据构造要求在建筑物四角用尺量出内、外立杆离墙距离,并做好标记;用钢卷尺拉直,分出立杆位置,并用红油漆点出立杆标记;垫板、底座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必须铺放平整,不得悬空。

在搭设首层脚手架过程中,沿四周每框架格内设一道斜支撑,拐角应双向增设,待该部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的连墙件可靠拉接后方可拆除。

当脚手架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两步时,宜先立外排,后立内排。

其余按以下构造要求搭设。

搭设参数表:搭设参数钢管落地脚手架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 1.05立杆纵向间距或跨距la(m) 1.5立杆步距h(m) 1.5脚手架计算高度H(m)34.35内排架距离墙长度a(m)0.2连墙件设置二步二跨,扣件连接4.2施工方法4.2.1脚手架基础(1)脚手架基础清理完毕经验收合格后,按施工方案的要求放线定位。

(2)底座、垫板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宽度不小200㎜的木垫板。

(3)脚手架基础按规范要求纵横向方向设置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钢管底端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4.2.2立杆设置(1)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

(2)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底层步距不应大于2m。

(3)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邻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4)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5)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

(6)脚手架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

(7)立杆的垂直偏差应控制在不大于架高的1/400。

4.2.3纵横向水平杆设置(1)纵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单根杆长度不应小于3跨;(2)纵向水平杆接长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或搭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