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铸造工艺方案及工艺图示例解析

铸造工艺方案及工艺图示例解析


16
轴座铸件的一型两铸方案
3#型芯是悬臂型芯,其型芯头的长度较长。大批生产时, 还可考虑一箱中同时铸造两件的方案(图1-49),使悬臂型 芯成为挑担型芯,这样可使芯头长度缩短,且下芯定位简 便,成本更低。
17
C6140车床进给箱体
18
1.分型面的选择
方案Ⅰ 分型面在轴孔的中心线上。此时凸台A因距分型面 较近,又处于上箱,若采用活块、型砂易脱落,故只能 用型芯来形成,但槽C用型芯或活块均可制出。本方案的 主要优点是便于铸出九个轴孔,铸后飞翅少,便于清理。 同时,下芯头尺寸较大,型芯稳定性好,不易产生偏芯 缺陷。其主要缺点是型芯数量较多。 方案Ⅱ 从基准面D分型,铸件绝大部分位于下箱。此时, 凸台A不妨碍起模,但凸台E和槽C妨碍起模,也需用活块 或型芯来克服。其缺点是轴孔难以直接铸出。若铸出轴 孔,因无法制出型芯头,必须加大型芯与型壁的间隙, 使飞翅的清理工作量加大。 方案Ⅲ 从B面分型,即铸件全部置于下箱。其优点是铸件 不会产生错型缺陷。同时,铸件最薄处在铸型下部,金 属液易于填充。缺点是凸台E、A和槽C都需采用活块或型 芯,而内腔型芯上大下小、稳定性差;若铸出轴孔,则 其缺点与方案Ⅱ同。

20
2.铸造工艺图
分型面确定之后, 便可依据有关资料 绘制铸造工艺图。 图2—42为采用分 型方案Ⅰ时的铸造 工艺图。由于本书 省略了其它视图, 故组装而成的型腔 大型芯的细节图中 未能示出。
21
铸造工艺设计实例4
图示是支承轮铸造工艺图。材料
HT200,铸件质量约19 kg,轮廓
尺寸φ300 mm×100 mm,生产批 量为单件。 (1)从图纸上可以看出,该铸件 外形结构为旋转体,辐板下有三 根加强肋并与φ40孔形成六等分均 布,外形较为简单。主要壁厚为
槽底面分型,以降低 模板制造费用。 方型芯的宽度大于底 板,以便使上箱压住 该型芯,防止浇注时 上浮。若轴孔需要铸 出,采用组合型芯即 可实现。
13
下 上
轴座
生产批量:单件小批或大批生产。
工艺分析:该零件的主要作用是支承轴件,故Φ40 mm内孔表面是应当保 证质量的重要部位。此外,底板平面也有一定的加工及装配要求,底板上 的四个Φ8 mm的螺钉孔可不铸出, 留待钻削加工成形。 从对轴座结 构的总体分析来 看,该件适于采 用水平位置的造 型、浇注方案, 此时Φ40 mm内孔
处只要加大加工
余量仍可保证该 处的质量。
14
(1)单件小批生产工艺方案
方案(1)所示采用两个分型面、三箱造型,浇注 位置为底板朝下。这样做可使底 板上的长方形凹槽 用下型的砂垛形成。 如将轴孔朝下而底板向上,则凹槽就得用吊砂, 使造型操作麻烦。 该方案只需制造 一个圆柱形内孔
型芯,利于减少
制模费用。
2
3
全部 Φ150


Φ70
M15×4均布
收缩率 1%
Φ100
110
Φ50
4
Φ80
其余
收缩率1%
Φ50 Φ15×4均布 25 8 Φ200
5
120 下

工艺设计实例2
材料:HT200

收缩率:1.0 %




6
一、 铸造工艺方案示例
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① 分型面和分模面; ② 浇注位置、浇冒口的位置、形状、尺寸 和数量; ③ 工艺参数; ④ 型芯的形状、位置和数目,型芯头的定 位方式和安装方式; ⑤冷铁的形状、位置、尺寸和数量; ⑥ 其他。
35 mm。虽然轮缘略厚些,但主
19
上述诸方案虽各有其优缺点,但结合具体条件,仍可找出 最佳方案。 (1)大批量生产 为减少切削加工量,九个轴孔应当铸 出。
此时,为了简化造型工艺只能采用方案工分型。为便于采用机器造 型,凸台和凹槽均应采用型芯。
(2)单件、小批生产 因采用手工造型,故活块比型芯 更为经济,同时,因铸件的尺寸偏差较大,九个轴孔不必 铸出,留待直接切削加工。此外,应尽量降低上箱的高度, 以便利用现有砂箱。显然,在单件生产条件下,宜采用方 案Ⅱ或方案Ⅲ;小批生产时,三个方案均可考虑,视具体 条件而定。
32
铸造工艺方案及工艺图示例
铸造工艺图是铸造过程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工艺文件
之一,它对模样的制造、工艺装备的准备、造型造芯、 型砂烘干、合型浇注、落砂清理及技术检验等,都起着 指导和依据的作用。 铸造工艺图是利用红、蓝两色铅笔,将各种简明的工 艺符号,标注在产品零件图上的图样。
1
铸造工艺图绘制
零件的铸造工艺图的制定及铸件图举例(一) 首先应综合考虑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的确定,1 加工余 量、2 起模斜度,3 砂芯的部位,要画出砂芯的位置、 形状和芯头。
15
(2)大批生产工艺方案
方案(2)所示,采用一个分模面、两箱造型,轴孔处于 中间的浇注位置。该方案造型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但增 加了四个形成Φ16 mm圆形凸台的1#外型芯及一 个形成 长 方形凹坑的3#外型芯,因而增加制造芯盒及造芯的费用。 但由于批量大,该费用均分到每个铸件上的成本就较低,因 而是合算的。
沿底面分型,铸件全
部位于下箱,为铸出 110 mm凹槽必须采用
挖砂造型。
方案Ⅱ克服了方案工的 缺点,但轴孔内凸台 妨碍起模,必须采用 两个活块或下型芯。 当采用活块造型时, φ30 mm轴孔难以下芯。
10
(3)方案Ⅲ 沿110 mm凹槽底面分 型。 优缺点与方案Ⅱ类同, 仅是将挖砂造型改用 分模造型或假箱造型, 以适应不同的生产条 件。 可以看出,方案Ⅱ、 Ⅲ的优点多于方案I。
7
铸造工艺方案示例1
8
(1)方案I 沿底板中心线分型,即 采用分模造型。
优点:底面上110 mm凹槽 容易铸出,轴孔下芯方 便,轴孔内凸台不妨碍 起模。
缺点:底板上四个凸台必 须采用活块,同时,铸 件易产生错型缺陷,飞 翅清理的工作量大。此 外,若采用木模,加强 筋处过薄,木模易损坏。
9
(2)方案Ⅱ
11
但在不同生产批量下,具体方案可选择如下: (1)单件、小批生产
由于轴孔直径较小、 勿需铸出,而手工造
型便于进行挖砂和活
块造型,此时依靠方 案Ⅱ分型较为经济合 理。
下 上
12
但在不同生产批量下,具体方案可选择如下: (2)大批量生产
机器造型难以使用活
块,故应采用型芯制 出轴孔内凸台。
采用方案Ⅲ从110㎜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