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学科调研语文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积累和应用。
(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5分)
不同国家对突发疫情共同的迟钝、忽视、盲目和掉以轻心,各种手忙脚乱、应对无策,凸显的其实是一种文明的困境。
只能说人类是健忘的,我们太习惯了理性的、线性的、严格规划的、()的日常生活,沉浸在“岁月静好”的秩序感
中,。
许多人在预言全球化进程的()。
当世界陷入隔离、分裂、()的混乱之时,只有无国籍无护照的病毒在继续全球化进程。
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面前,许多主观的、刚性的、静态的、曾经有效的管理失效了,陈旧的治理框架在动摇,有人发推文说“听到了梁柱噼啪作响的断裂声”。
1.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 )(3分)
A.循规蹈矩终结各行其是
B.安之若素终结莫衷一是
C.循规蹈矩赓续莫衷一是
D.安之若素赓续各行其是
2.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C )(2分)
A.缺乏与病毒长期共生并存的生存技巧和智慧,也对潜伏在身边的随机、突发的风险缺乏准备和敏感
B.缺乏与病毒长期共生并存的生存智慧和技巧,也对潜伏在身边的随机、突发的风险缺乏敏感和准备
C.对潜伏在身边的随机、突发的风险缺乏敏感和准备,也缺乏与病毒长期共生并存的生存智慧和技巧
D.对潜伏在身边的随机、突发的风险缺乏准备和敏感,也缺乏与病毒长期共生并存的生存技巧和智慧
3.下列谦词,不表示“谦下”意思的是(D)(3分)
A.家慈(自己的母亲)不毂(不谷:古代时候王侯对自己的谦称=寡人)
B.愚见(我的意见)贱息(对自己的儿子子女的谦称) (息:子女)
C.窃念(自己想) 伏惟(以下对上的敬意)
D.椿萱(椿:一种长寿植物; 萱:萱草; 椿萱:代表父母)俳优(古代以乐、舞、谐戏的艺人)
4.下列语境中,有关诗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B)(2分)
A.当人生得意时,我们要提醒自己,“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
B.当高考推迟至7月,我们要鼓励自己,“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雪花)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出自高骈《对雪》——状物写景
C.面临非议与诋毁时,我们在心底告诉自己,“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D.当异国留学感到孤苦时,我们念出,“试问人间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5.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B)(3分)
个体成长是一个过程,学校教育绝非终结。
, , , , , , 。
我们需要立足终身发展,重新审视家庭对于个体发展的意义,并适当调整学校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体系。
①也即(前文出现难理解概念的阐释)意识到自我作为人的目的与责任
②如果说个体成人或成熟的标志乃是个体的哲学自觉——→是什么
③由此(前文有一段剧情)而走向自我生命的深度反思
④那么个体哲学自觉发生的关键时段在青年期,并延伸到成年阶段
⑤一个人青春年少,难免血气旺盛,不足以达成深度的反思
⑥因而需要持续的实际生活历练
⑦个体成长趋于成熟的关键阶段一般在35-40岁左右
A.②④③①⑦⑤⑥
B.②①③④⑦⑤⑥
C.⑤⑥⑦②④③①
D.⑦⑤⑥②①③④
6. 阅读下面的图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
《仓颉像》徐悲鸿/画
图片说明:
仓颉,《淮南子·本经训》记载的中华民族最早创制文字的人。
1916年3月,上海哈同花园(现已建为上海展览中心)发出征画启示,征集仓颉画像,康有为、王国维、蒋梅笙等十余位名家担任评委。
他们对应征的百余幅画一一评审后,一致认为徐悲鸿画的仓颉画像最佳。
根据徐悲鸿《仓颉像》,概括仓颉的特征。
四目长须阔头宽额有精神
二.文言文阅读。
(13分)
与范景仁书
宋司马光
①九月二十六日,同年弟司马光再拜(拜两拜)。
景仁学士足下(尊称):向(想当初)者景仁初为谏官,四方之士知与不知(了解或者是不了解的adj.),闻者皆曰:“谏官得景仁,天下其(程度adv. 多么) 庶(幸运)矣!况如光者,其喜固不在众人之后。
然而有所惧者,其故何哉?请(请允许我)试为景仁道之。
②夫良玉易瑕,清水易污。
凡(所有的)负(承担)天下之望者,必任天下之责,此理之固然也。
向使(假如)景仁才术操行无以异于众人,则其来也,人不为之喜;其去也,人不为之
戚(悲伤伤心)。
默默不言,人不以为责。
今景仁之名,皦然暴于天下,已如清夜列星之文,虽欲厚自谦让,藏于众人,乌(哪里,怎么)可得哉?此光所以为景仁惧也。
(★乌···哉:怎么···呢?)
③景仁官虽未甚达(通达),然为天子耳目之臣,朝夕在天子左右,万民之利病,已得而
以往,天下之民,万一有违理而伤道者,景仁之责也。
非独光浮目而望,沈(同“沉”)目(静下心来)而听也,天下之人,莫不皆然。
举措小差,天下之责,四面至矣。
呜呼,可不惧哉!自(★如果)非相爱重之深至,乌(怎么)肯及至也?
④不宣。
光再拜。
7. 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A)。
(1分)
A. 乌
B. 哉
C. 焉
D. 耳
8. 第①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2分)
A. 司马光和范景仁是同科进士,故以年兄弟相称呼。
B. 范景仁初次担任谏官,司马光的喜悦不比别人少。
C. 范景仁担任谏官,众人大都认为他会很有政绩的。
D. 司马光也表达了对范景仁担任谏官的忧惧的意思。
9. 对文中“执事之责”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3分)
A. 体察朝政得失。
B. 关注百姓利病。
C. 彰显士人名声。
D. 慎举措明道理。
10. 下面的句子是文中的原话,把它放回到文本中,合理的位置是(B)。
(3分)
“夫良玉易瑕,清水易污。
”(意思:杰出的人物容易受到指责,吹毛求疵)
A. 第①段开头
B. 第②段开头
C. 第③段开头
D. 第④段开头
11. 概括司马光替范景仁忧惧的方面。
(4分)
1. 景仁的名字已经被天下人所熟知,即使自己想要谦让,藏于众人,也是不可能的。
2. 虽然景仁现在还未通达,但是辅佐天子朝廷,终会遇到举措小差,便会成为“四面
之责”
三.作文。
(70分)
12. 生活中,我们总习惯于世界的担当,但也许世界也正期待着我们的担当。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3)有电脑的同学,请以Word文档形式提交;不方便打成电子稿的同学,请写在作文纸上提交!写清楚,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