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铝土矿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铝土矿

D项,该置换反应可以为 ,则铜片为阳极,正确;
故答案选C。
2.C
【解析】
【详解】
A.在电解过程中,氧化铝电解生成单质铝,铝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
B.石英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不是盐,与盐酸不反应,玻璃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
C.制粗硅的反应SiO2+2C Si+2CO↑,反应中二氧化硅为氧化剂,C为还原剂,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C正确;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铝土矿
一、单选题
1.置换反应可以用如图表示,下列有关置换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若乙是一种常见半导体材料,工业上利用上述反应制取乙的化学方程式为
B.若甲是铝,丙是 ,过量的甲与丙反应后,可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产物乙分离出来
C. 和 可发生置换反应,将等物质的量的 、 混合,充分反应,被氧化的B元素与未被氧化的B元素质量之比是1∶1
B.反应II中生成 的反应为:
C.结合质子 的能力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D. 熔点很高,工业上还可采用电解熔融 冶炼Al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增加,正极质量也增加
B.金属铝的冶炼流程为:
C.铁遇冷浓硝酸表面钝化,可保护内部不被腐蚀,但加热反应剧烈
(3)已知: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Al(OH)3
Fe(OH)2
Fe(OH)3
开始沉淀时
3.4
6.3
1.5
完全沉淀时
4.7
8.3
2.8
注: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0.1 mol·L-1
根据表中数据解释步骤Ⅱ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己知:一定条件下,MnO4-可与Mn2+反应生成MnO2,
D.若甲是Cu,乙是 ,设计电解池实现该置换反应,则铜片为阳极
2.工业上利用无机矿物资源生产部分材料的流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注:铝土矿中含有 、 、 )
A.由铝土矿制备铝的过程中铝元素发生了氧化反应
B.石灰石、纯碱、石英、玻璃都属于盐,都能与盐酸反应
C.在制粗硅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1)固体B的主要用途为(只写一种即可)______;
(2)第①步,向铝土矿中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3)第③步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请简述洗涤的操作过程______。若往A溶液中通入足量CO2,产生的沉淀为______(填化学式);
(4)工业上制取AlCl3常用Al2O3与炭、Cl2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已知每消耗0.5mol炭单质,转移1mol电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Ⅲ.加热,产生大量棕色沉淀,静置,上层溶液呈紫红色;
Ⅳ.加入MnSO4至紫红色消失,过滤;
Ⅴ.浓缩、结晶、分离,得到产品。
(1)H2SO4溶解Al2O3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MnO4-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MnO4-+_______Fe2++_______=Mn2++_______Fe3++________。
D.Al2O3熔点很高,工业上还可采用电解熔融AlCl3冶炼Al
三、综合题
11.用含有Al2O3、SiO2和少量FeO·xFe2O3的铝灰制备Al2(SO4)3·18H2O,工艺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Ⅰ.向铝灰中加入过量稀H2SO4,过滤;
Ⅱ.向滤液中加入过量KMnO4溶液,调节溶液的pH约为3;
D.加入的冰晶石目的是降低 的熔融温度
二、多选题
10.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Fe2O3等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流程中的判断正确的是
A.试剂X为稀硫酸
B.反应II中生成Al(OH)3的反应为:CO2+AlO2-+2H2O=Al(OH)3↓+HCO3-
C.结合质子( H+)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OH->AlO2->CO32-
4.C
【解析】
【分析】
铝土矿加盐酸生成Al3+和Fe3+,二氧化硅不溶于盐酸,所以要过滤,分离出二氧化硅;滤液中加过量NaOH,Al3+转化为AlO2-和Fe3+转化为Fe(OH)3沉淀,过滤除去Fe(OH)3沉淀,向滤液中通过量的二氧化碳,会生成Al(OH)3沉淀,Al(OH)3分解生成Al2O3,最后电解熔融的Al2O3生成Al,由此分析解答。
B.过量的二氧化碳与偏铝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与碳酸氢钠,反应方程式为: ,离子方程式为: ,故B正确;
C.结合质子的能力越强,相应的酸提供质子的能力就越弱,其对应的酸的酸性就越弱,提供质子的能力 ,则结合质子能力: ,故C错误;
D.氯化铝是分子晶体,熔融时不导电,不能采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冶炼铝,故D错误;
D.黄铜矿(CuFeS2)与O2反应产生的Cu2S、SO2,Cu元素化合价由+2价降低到+1价,S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4价,则Cu2S是还原产物,SO2是氧化产物,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明确CuFeS2中元素化合价是解答D项的关键,根据元素常见化合价及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知,S为-2价,Fe和Cu为+2价。
C、 ,则物质的量浓度为 ,故C不符合题意;
D、当氢氧化铝和硅酸达到最大值时:n沉淀 ,则体积为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属于化学工艺流程简化题目,通过文字描述整个流程中相关物质的转化,在解答过程中,可将文字转化为流程,然后结合流程进行分析相关步骤中物质的转化关系,简化分析思路,避免出错。
3.D
【解析】
【分析】
由工艺流程图可知,试剂X是氢氧化钠溶液, 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得到 溶液, 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所以反应 过滤后所得溶液为 溶液,沉淀C为 ;Y为 ,向 溶液中通入过量 的化学方程式为 ,电解熔融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详解】
分离氧化铝和氧化铁,只能用氢氧化钠溶液,不可能用盐酸,因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氧化铁不反应,但二者都可与盐酸反应,故A错误;
B.氧化铁与NaOH不反应,则反应 过滤后所得沉淀为氧化铁,故B错误;
C.只有电解熔融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错误;
D.操作 中向 溶液中通入过量 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以铁、铝化合物的性质为载体综合考查工业冶炼铝等知识,侧重于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性强,为高考常见题型,注意把握制备原理和反应的流程,难度中等。
答案选B。
6.B
【解析】
【详解】
A、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Pb作负极,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生成 ,反应式为: ,硫酸铅是固体,负极质量增重,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正极质量增加,故A正确;
B、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 ,此外还含有少量 、 等杂质,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氧化铝、二氧化硅与NaOH溶液反应均生成盐和水,只有氧化铁与碱不反应,过滤;滤液用二氧化碳酸化时,将硅酸钠和 转化为硅酸和 沉淀,得不到纯净的氢氧化铝;另外不能通过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冶炼铝,故B错误;
7.D
【解析】
【分析】
铝土矿的成分中只有氧化铁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再向滤液中加入稀硫酸,硫酸先与过量的碱发生中和反应,再与偏铝酸根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再与硅酸根生成硅酸沉淀,过量的酸再与氢氧化铝反应,沉淀部分溶解,沉淀质量不再变化时,剩余沉淀只有硅酸,再经过滤、洗涤灼烧之后,生成二氧化硅,据此解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分别过滤后得到的滤渣主要是 、
B.b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 、 、 、
C.③中需要通入过量的 ,④进行的操作是加热
D.电解d制备Al的过程中通常加入冰晶石
5.工业上用铝土矿 主要成分为 ,含 、 等杂质 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对下述流程中的判断正确的是()
A.试剂X为稀硫酸,沉淀中含有硅的化合物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A项,乙是一种常见半导体材料,所以乙是单质硅,工业上利用上述反应制取乙的化学方程式为 ,正确;
B项,反应产物中含有氧化铝、铁以及剩余的铝,铝、氧化铝均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从反应产物中分离出单质乙的化学方法是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正确;
C项,等物质的量的 和 发生反应: ,可见反应中被氧化的B元素与未被氧化的B元素质量之比是2∶1,错误;
C.X主要溶质是Na2CO3
D.产生Al和O2的电解过程通常使用助熔剂Na3AlF6
9.工业上用铝土矿 主要成分 ,含 、 等杂质 冶炼铝的主要流程如图:
注: 碱溶时转变为铝硅酸钠沉淀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操作I增大NaOH溶液用量可提高 的浸取率
B.操作Ⅱ、Ⅲ为过滤,操作Ⅳ为灼烧
C.通入过量 的离子方程式为
C、常温下,铁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阻止了进一步反应,所以可以保护内部金属不被腐蚀,但加热反应剧烈, (浓) ,故C正确;
D、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则能加快反应速率,但是不改变平衡,所以不改变平衡转化率,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硫酸铅难溶于水,需要结合电极反应方程式判断电极质量的变化。
【详解】
A、由以上分析,最后剩余的固体即为二氧化硅,则 精选铝土矿中 的质量为 ,质量分数为 ,故A不符合题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