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醇类产品市场调查报告近年来,辅助无蔗糖、低热量食品发展的是各种糖醇类甜味剂的开发成功,特别是在无蔗糖胶姆糖中使用的木糖醇和麦芽糖醇,及具有预防龋齿功效,在饮料中常用的低热量的木糖醇和麦芽糖醇,均为糖醇类甜味剂中最为成功的产品先例,为开拓无蔗糖、低热量食品市场奠定了基础。
此外,分别以木糖醇、麦芽糖醇、乳糖醇和还原性帕拉金糖醇、赤鲜醇等各自的产品特性开展的新一轮无糖食品和低热量食品的研究,使此类食品市场不断扩大,得以顺利发展。
下面介绍目前各种糖醇类甜味剂的市场动向和产品一览,将其主要糖醇产品的研究动向供国内业界参考。
糖醇类产品市场规模品种国际市场需求量(吨/年) 平均价格(人民币元/公斤)木糖醇150,000 36—40麦芽糖醇25,000 18.5—23(粉末制品) 半乳糖醇尚在开发130—1000赤藓糖醇4,000 25—31乳糖醇1,200 22.5木糖醇木糖醇是将含于木材、玉米心等材料中的木糖或聚木糖经还原后制成的一种糖醇,甜味度为蔗糖的105%~120%,在温度低的场合可显示高于蔗糖的甜味度;当温度较高时,相对甜度略降低。
发热量为3000卡,比其他糖醇高,有抑制致龋齿的变形杆菌和平衡人体血糖的功效o九十年到前后国际上许多国家都批准木糖醇为食品添加剂。
此后,众多糕点甜食生产公司推出了含有木糖醇的产品。
木糖醇在口腔中有冷凉感和爽快感的味质,还有预防龋齿的效果,现已为胶姆糖、压片糖和糖果生产所利用。
日本东京地区内的公立小学还开始在学校伙食中供给木糖醇胶姆糖,这一新动向正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目前,仅日本用于食品生产的木糖醇市场需要量的年增率约为10%,达5500吨。
中国木糖醇市场需要量的年增率约为15%,用量可达上万吨,近来除了已有的商品,如牙齿保护用品和功能食品外,又新增加很多应用商品,并显示出有持续扩大应用领域的趋势,国际市场需求预计可达到150000吨。
在食品应用上,木糖醇在胶姆糖和月饼中的利用占绝对多数,约有80%比率,其他如压片糖、果糖和饮料占约20%。
生产木糖醇的企业有海外的丹尼斯克科公司(在中国河南有5000吨、洛凯特公司、塞莱斯塔公司;日本的东和化成公司、日研化学公司和埃扎伊公司等有生产,中国的山东禹城福田药业公司(2万吨)、浙江开化华康药业(1万吨)、山东龙力(5000吨)石家庄的圣雪葡萄糖公司(1千吨)。
现在正面临结晶和粉末状麦芽糖醇上市的时机,晶体木糖醇与之组合复配利用的方法将使市场取得更进一步的扩大。
木糖醇,是国际上最早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糖醇之一,在提高食品保湿性和改良品质等方面有广泛利用价值,特别是具有防止龋齿、不增加血糖含量的作用,故在功能性食品的生产中被大量应用。
麦芽糖醇高纯度的麦芽糖经加氢处理后可制得另一种糖醇——麦芽糖醇。
在国际上将还原率在75%以上的归类于麦芽糖醇,低于75%的为还原性饴糖。
在有些国家也有将还原率50%以上的称为麦芽糖醇。
由于它在生产成本和味质上均有利于使用,因此在无糖食品生产中常被单一使用或与其他糖醇复配利用。
在糕点甜食和饮料中利用时,大多与赤藓糖醇、还原性帕金糖(醇)及阿斯巴甜和甜菊甙等高甜度甜味剂组合应用,特别是经常利用在胶姆糖的胶基及饮料中。
现在日本对液体状麦芽糖醇的市场需求量约1,l万吨;粉末制品约1,1万吨,中国市场需求量对液体状麦芽糖醇2万吨结晶、粉末制品约5000吨,后者的市场需求比上年增加10%~15%。
主要生产企业有日本的东和华成、林原商事、洛凯特、塞莱斯塔和桑埃伊糖化;中国的鲁州、保龄宝、百龙创园、禄健生物、河南莲花英糖等公司。
目前,液体状麦芽糖醇的部分市场被还原性饴糖所挤兑,发展已有困难,但结晶品和粉末制品因价格较木糖醇低在胶姆糖的胶基使用和颗粒形胶姆糖作外涂剂用,在饮料中用量也大,故仍有发展前景。
粉末和结晶型麦芽糖醇的生产技术原由日本林原商事公司开发成功,并取得了专利发明权。
目前专利保护特权已过期停止,市场活跃起来,中国陆续也有晶体和粉末生产单产量较少,成本较高。
其中,早有参与麦芽糖醇市场意识的丹尼斯克科特公司,在将美国杰耐考阿(杰能科公司)归入财团以后,由于该公司又是生产麦芽糖醇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麦芽糖酶的世界顶级公司,因此,丹尼斯克科特公司将于近期正式生产麦芽糖醇。
预计,由于酶技术的提高及生产能力的增扩,将进一步增强结晶、粉末状麦芽糖醇的生产成本上的优势,可使其市场份额达到20%。
日本林原商事公司在制法专利以外的应用专利保护仍然有效。
但是,日本丹尼斯克科特公司通过同用户交换机累了许多情报资料,现已确认:目前该公司在应用麦芽糖醇的各种用途上,均未涉及专利权问题。
可以认为,麦芽糖醇的市场暗藏着今后出现巨大变化的可能性。
半乳糖醇:也称卫茅醇、甜醇;英文名称: Galactitol.化学式:C6H14O6,沸点275。
C~280。
C,熔点:186。
C~189。
C,分子量:182.17.无色或白色结晶状粉末,味微甜.1g溶于2ml沸水,微溶于乙醇.相对密度:1.47,因与内消旋,故无旋光性.是昆明山海棠根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用途:用于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研究,试剂和制药.(是抗肿瘤药物),也可制作甜味剂和聚迷多元醇,聚氨酯等化学合成中间体.目前中国的市场价格:130元/公斤—240元/公斤.国内除吉林江南糖醇技术公司和大连洪河木糖醇厂外尚无工业化生产装置;在开发试销之中。
赤藓糖醇赤藓糖醇是由农林水产省食品综合研究所与日研化学公司合作开发而成的新产品,并手1991年推上市场的新糖醇类甜味剂。
这是糖醇类产品中唯一的无发热量,在味质上无后杂味而又具有在口腔中广泛产生清凉感的甜味剂。
因其味质上的优点多,一开始就利用在糖果制品中。
在引入营养标识制度以后,由于其无发热量的特性,在饮料中的需要量增加,特别是它对高甜味度甜味料和红茶苦味、异味的矫味作用,使其在无糖红茶、咖啡饮料中的用量急增。
以后因受到大量引用运动饮料而引发下痢问题的影响,赤藓糖醇的市场出现衰退现象。
然后,又通过利用减少添加量的配方研究,又被利用在糕点甜食、餐后甜点心、餐桌甜味剂上,取得了进展。
目前,由日本的日研化学、三菱化学食品、塞莱斯塔三家公司生产和供应赤藓糖醇。
三家公司联合向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提出GRAS(公认无害物)的申请,并于1997年获得批准,被列入GRAS清单中。
由此开始,三菱化学食品公司与美国卡吉尔公司合资建立M&C甜味剂公司,在美国设厂生产赤藓糖醇,产品进入美国市场。
但以后由于日本市场发展缓慢,美国市场确定又迟等种种原因,达不到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市场需求,终于在2000年11月解除了与卡吉尔公司的合作关系。
中国生产企业有山东保龄宝、淄博中舜科技、浙江海正药业;现在,市场的严峻状况依然存在,日本全国对赤藓糖醇的需要量为每年约4000吨。
只是今年春季,因罐装咖啡的顶尖品牌日本可口可乐公司的新产品“扎,哥伦比亚”将使用赤藓糖醇,使市场需求取得新的突破。
乳糖醇乳糖加氢后制得的乳糖醇,甜度为砂糖的40%,在糖醇类中是具有最接近于砂糖味觉和特性的人工甜味剂之一。
由于乳糖是食品原料,因此用于乳原料的食品在味质上具有良好的口感和相容性。
因其甜味低,有接近于砂度的物理性质,所以在控制甜味的糖果和糕点甜食的生产中得到了较好的利用。
1996年,洛泰公司的新产品无糖巧克“零”系列产品采用了乳糖醇取代蔗糖,使它作为低热量甜味剂在无砂糖制品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但近来随着市场巧克力制品销售减少,产量也在衰减,不利于乳糖醇的扩大利用。
现在,成为乳糖醇需求中心的是与木糖醇等其他糖醇类组配联用,应用在胶姆糖生产中。
胶姆糖的最大要求是低吸湿性,现经复配联用,解决了生产成本和味质上的问题,利于使用。
目前日本的江崎格里考公司、瓦纳拉巴特公司都在用它生产胶姆糖。
此外,历来将其添加在火腿、香肠和鱼糜等食品中,以防止蛋白质变性。
现在市场需求量为1,200吨左右。
瑞士的巧克力生产大公司林兹公司最近也推出了与“零”品牌相同类型的新产品,显示出乳糖醇应用的新动向。
目前,日本有匹拉克、丹尼斯克科特(日本)、日研化学等4家公司在市场经营乳糖醇。
其中荷兰的匹拉克公司是最早生产乳糖醇的企业。
1989年起通过武田药业公司等代理商介绍到日本市场。
现在通过日本法人的日本匹拉克公司在市场营销。
最近,该公司在市场上推出了有增加肠内双歧杆菌活性作用的乳糖醇新产品。
此外,匹拉克公司还与诺优台伊斯公司合作开发了使用乳糖醇的高血氨症治疗剂“波尔特拉克”,1998年底在日本获得药品批准后,由日本新药公司在市场销售。
日本匹拉克公司现正在对该药品对肠内双歧杆菌活性的功能作用,进行食品级的临床试验,预计年内公布结果。
该公司指出,作为益生菌,在双歧杆菌增殖因子的功能性及其接近于砂糖味觉的特点方面,乳糖醇比其他糖醇有更强的效果。
各类糖醇的市场需求量在几十几年中需求量均有10%以上的增长,有的年份增长较大特别是2005年增长量较大,价格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生产技术是该产品的竞争关键要素,成本和品质是关键,木糖醇、麦芽糖醇等生产的工艺在中国的生产技术上处于传统的开发阶段,能耗高、加工精度低,研究如何低耗能、低成本、无污染的生产方法是发展这些品种的发展之路。
在中国目前以各类母液分离提取木糖醇、半乳糖醇、麦芽糖醇、木糖、半乳糖、赤藓糖醇等生产技术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尚未大规模展开,特别是JFL法分离技术不失为少量投入可获得多品种发展的投资该项目的较佳方案。
(张连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