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疼痛
Ⅲ Ⅱ
疼痛缓解
神经阻滞、毁损±强阿片类±辅助药
如果疼痛持续或加剧
强阿片类±非阿片类±辅助药
如果疼痛持续或加剧
弱阿片类±非阿片类±辅助药
Ⅰ
如果疼痛持续或加剧
非阿片类±辅助药
癌痛
药物治疗
一、三阶梯药物治疗原则:
①按阶梯给药;
②口服给药;
③按时给药; ④个体化用药; ⑤辅助用药。
药物治疗
1、第一阶梯 轻度癌痛,第一线镇痛药为非阿 片类镇痛药,如阿司匹林、NSAIDs、必要时加用 镇痛辅助药。NSAIDs有封顶效应,因此当使用一 种NSAID药物,疼痛得不到缓解时,不宜再换用其 他NSAID类药物(除非因副作用而换药),而应直 接升到第二阶梯用药。
药物治疗
2、第二阶梯
中度癌痛及第一阶梯治疗效果
右季肋下持续性钝痛,另一主诉为右上腹部突发
性刺痛,持续数分钟缓解,每天发作数次。疼痛
原因是肝被膜牵张,如果瘤体出血或坏死,疼痛
可突然加剧。
临床表现
四、癌性肠痛
腹部及盆腔肿瘤压迫、粘连,或
侵蚀平滑肌、静脉、淋巴管或自主神经,或引起 肠梗阻时均可产生癌性肠痛。癌性肠痛的部位通 常在脐周或上腹部。当局部肠管有绞窄或坏死时,
临床表现
一、癌性骨痛
肿瘤侵蚀骨骼或转移至骨部产生
的疼痛称为癌性骨痛。骨浸润的癌痛多为中度至
重度疼痛,疼痛性质为胀痛、刺痛、撕裂痛,持
续存在或阵发性加重。骨髓腔内压增高或骨膜受 刺激产生的疼痛,其疼痛性质为钝痛,定位不明 确,伴有深部压痛。
临床表现
临床上癌转移产生顽固性的疼痛,常以神 经痛的形式出现,并向体表神经分布范围 放散。如癌转移到颅骨、椎体可产生相应 的头痛、腰腿痛和根性神经痛。当癌瘤浸 润到腹腔神经丛、肠系膜神经丛、骶神经 丛时,疼痛部位不明确,呈持续性疼痛。
相应部位的腹痛加剧。
临床表现
五、癌性胸痛
癌性胸痛发生率约占12%,原发
癌多为支气管癌和乳腺癌,表现为阵发性或持续 性胸痛。
临床表现
六、癌性臂丛神经痛
支气管癌及乳腺癌
浸润臂丛而发生癌性臂丛神经痛,临床上 约占1.3%,主诉为上肢及手臂灼痛或钳夹
挤压样痛,严重时有感觉和运动障碍。
临床表现
七、癌性头痛 头痛是颅内肿瘤的主要表现。癌性头痛以 原发性脑瘤多见,继发性脑瘤也可发生。头痛来自颅内血 管或软、硬脑膜受压或扭曲以及颅内压升高。主要表现为 阵发性或持续性头痛,也可发生颈背部疼痛。
癌性疼痛
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
内五科
癌痛的定义
恶性肿瘤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疼痛称为癌痛 (cancer pain)。据统计,中期癌症患者50% 伴有疼痛,晚期癌症病人有疼痛者可高达70% 以上。癌症疼痛应受到重视,让病人忍受疼痛 是不人道的。癌症疼痛是可以治疗的,正确实 施三阶梯止痛方案,即能使绝大多数病人的疼 痛得到缓解;应用现有的微创介入技术,可使 一些顽固性疼痛得到有效控制。下面介绍一下 常用的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
治疗原则
癌症疼痛的治疗有多种方法,如放疗、化疗、外科手术治 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理疗等,其中WHO倡导的三阶 梯治疗方案已被全世界广泛认为是安全、有效、简单、可 行的药物治疗方法。但要使所有癌痛患者都能得到满意的 控制,需要尽可能完善和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病因治疗、 药物治疗、介人治疗、理疗以及心理与精神等的综合治疗。
癌痛的分类
癌痛的一般病因学分类
抗癌治疗引起的疼痛
由于肿瘤生长的直接效应引起的疼痛
诊疗操作引起的疼痛
慢性疾病及虚弱引起的疼痛
癌症病变之前的慢性疼痛
癌痛的分类
癌痛的病理生理学分类
肿瘤侵犯或压迫痛敏结构所致疼痛
肿瘤侵犯压迫神经引起反射性神经电活动增
强所致疼痛 血管、淋巴管受压梗阻引起的疼痛 局限性炎症及水肿所致疼痛
药物治疗
(1)吗啡:首次标准剂量为5~10mg,每 4小时1次,口服,每天的第1次和最后一次 剂量以病人醒后和睡前时间为准,白天如 需服药,最好的时间为10点、14点、18点。 若第1次给药后,病人处于极度嗜睡状态并 已止痛,第2次用药时应减少50%剂量。如 给药24小时后,仍未达到满意的止痛效果, 则应增加50%的剂量。
对机体和社会的影响
二、对机体生理的影响
长期持续难忍的癌痛,严重影响病人的生 活质量和生理功能,使病人日不能眠,夜 不能寝,身心耗竭,精神萎靡,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营养缺乏,机体日趋衰竭,最 后陷入恶病质。当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如 肠梗阻、尿路梗阻、感染等,全身情况迅 速恶化。
临床表现
癌痛综合征的诊断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详细病史、体格检查 及诊断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根据临床表现划分癌痛的分类 对确诊癌痛的性质和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癌痛的表现存在相当 大的个体差异,与癌症的种类、发病部位、发展程度、对重要脏 器的影响、病人心理状态多种因素等有关。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癌 性疼痛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二、癌性盆腔痛 癌性盆腔痛占总癌痛的 14%,疼痛起源于盆腔软组织受侵犯,最常见 的是直肠癌,其次是妇科恶性肿瘤,少数来 源于腹腔肿瘤。肿瘤膨胀增长,神经或韧带 受侵犯是疼痛的原因。多数疼痛为持续性中 度至重度疼痛。当盆腔继发感染、出血或梗 阻时疼痛加剧。
临床表现
三、癌性肝痛
癌性肝痛主要有两种主诉,一是
癌痛处置常用方法及进展
治疗方法 基本治疗 例 证 化学疗法、放射疗法、激素疗法、免疫疗法、外 科手术、抗生素 全身性镇痛的药物治疗 非阿片类镇痛药、阿片类镇痛药、辅助性镇痛药 麻醉技术 常 用 方 法 神经外科技术 物理治疗技术 心理治疗技术 神经刺激技术 椎管内阿片类药物+局麻药、化学性脊神经根切 除、体神经切除术、交感神经阻滞术 脊神经切断术、脊髓前侧柱切断术、脑回、带、 扣切除术、垂体切除术、脊髓背根进入区损伤 矫正术、物理疗法 松弛训练、注意力分散疗法 经皮下点刺激、脊髓背根刺激深部脑刺激、针刺 疗法
癌性疼痛的病理学原因
2、与肿瘤有关的疼痛综合征
由于肿瘤或肿瘤治疗造成的病理生理、生 化及身体结构改变引起的疼痛,如肌肉痉
挛、肌力不平衡、肿瘤手术后肢体残缺等。
癌性疼痛的病理学原因
3、肿瘤诊断或治疗相关的疼痛
如骨髓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手术、放疗、
化疗、免疫疗法等所致疼痛。
4、与癌症本身或治疗无关的疼痛:如类风
药物治疗
2、弱阿片类药 最常用为可待因或与对乙酰氨 基酚的复合剂型,其次是右旋丙氧酚和盐酸曲马 多缓释片:①可待因30~130mg,每4~6小时1次; ②可待因30~130mg与对乙酰氨基酚500mg或阿司 匹林250~500mg,每4~6小时1次;③右旋丙氧酚 50~100mg+阿司匹林250~600mg或对乙酞氨基酚 500mg合用,每4~6小时1次;④盐酸曲马多缓释 片50~100mg,每日两次。
4、药物止痛与侵袭性干预及其他止痛治疗
相结合。
5、减少和避免治疗引起的副作用。
病因治疗
病因治疗即抗肿瘤治疗,部分患者经过抗肿瘤治
疗后,癌痛可得到缓解,但多数患者在肿瘤治疗
尚未起效,或无法进行肿瘤治疗的情况下常需镇 痛治疗。因此对大多数癌痛患者常常需要抗肿瘤 治疗与镇痛治疗同时进行。
病因治疗
药物治疗
(2)吗啡控释片:控释吗啡10~20mg, 每12小时1次,次日疼痛若无缓解或很少缓 解,则依首次总量的30%~50%逐渐增加剂 量,直到疼痛消失或明显缓解。 (3)美沙酮:5~10mg,舌下含服,每4 小时1次。
湿性关节炎、痛风、糖尿病性神经炎等引
起的疼痛,通常在肿瘤发病前就存在。
癌痛的分类
癌痛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其中主要的分类 方法有:①依据癌痛的病程分类;②依据 癌痛产生的机制分类;③依据癌痛的病因 学分类;④依据癌痛的病理生理学分类。 癌痛的分类对癌痛的确诊和治疗有很大帮 助。但癌痛常常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患者 的肿瘤部位、全身情况、心理状态等。
癌性疼痛
根据WHO估计,至2021年将有1500万新的癌症患
者,而现在每天有350万人忍受着癌痛的折磨。据 统计,每年癌症患者160万,死亡130万,70%以上 有疼痛,30%以上有严重的、难以忍受的疼痛。
癌性疼痛
每年死亡人群中约1/4为癌症患者。癌痛患者常伴有躯体
症状,如疲劳、失眠、消化道症状、NS症状、焦虑恐惧、 抑郁、孤独等。这些导致了患者生活质量的明显下降。癌 痛患者由于疼痛对日常生活、情绪、行走能力、工作、睡 眠、社交、生活乐趣等七个方面的干扰随疼痛程度的增加
进 展
基因疗法
转基因、嗜铬C椎管内移植
治疗原则
1、综合治疗,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疼痛程度、
性质及原因,合理的、有计划的选用镇痛药、辅
助药和其他各种治疗方法。癌性疼痛除极少数患 者为早、中期外,大多数属晚期癌痛,止痛治疗 属姑息治疗的内容之一。
治疗原则
2、进行癌痛的综合评估和再次评估。
3、抗癌治疗和止痛结合。
而加重。因此,我们在疼痛治疗工作中一手抓癌痛的综合
治疗,一手抓临终关怀服务。
癌性疼痛的病理学原因
1、由肿瘤所引起的疼痛 肿瘤本身引起的
疼痛包括:①肿瘤压迫临近脏器、神经;
②肿瘤侵犯骨骼;③肿瘤侵犯神经;④肿
瘤造成中空脏器或实质脏器的管道系统梗 塞;⑤肿瘤侵犯血管造成梗塞;⑥肿瘤侵 犯粘膜引起溃疡。
癌痛的分类
空腔脏器的牵拉、膨胀或异常 收缩所致疼痛 包绕实质性脏器的被膜受到牵拉引起的疼 痛 空腔脏器平滑肌的缺血或坏死所致疼痛 空腔脏器粘膜或浆膜表面受化学刺激所致 疼痛 内脏系膜及血管的扩张、牵拉或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