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规定
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规定
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辨识、风险评价
和控制措施管理规定
受控状态:
编制: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
版本/修改次第
更改页次/章节
编制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
1、目的:
为实现宁波华翔汽车车门系统有限公司,方针和目标,更好地辨识、评价和控制公司在活动、产品、提供服务过程中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特制订本规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宁波公司及下属各子公司开展的所有有关辨识、评价和控制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活动。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3.8环境:公司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9环境因素:一个公司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注:a)一项环境因素可能产生一种或多种环境影响,重要环境因素是具有或能够产生一种或多种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3、术语和定义:
3.1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3.2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3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3.4可接受的风险:根据公司的法律义务和方针,已降至公司可允许程度的风险。
5.1.1划分作业活动区域
为便于危险源的辨识和管理,建议将本公司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覆盖的工作场所按其工作特性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如注塑区、装配区、油漆区、仓储区、配电房等;相同工作特性的工作场所可能产生的危险源有相似性,如相同工作特性的作业活动区域分布在不同地点,可以序号区分表示,这样便于危险源辨识和管理控制。
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做相应说明和规定,其他评价方法的说明和要求,各子公司可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做进
一步描述和规定。
5.1.3.1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将作业条件的危险性作为因变量(D),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及危险严重程度(C)作为自变量,确定它们之间的函数式。根据专业人员的实际经验,给出3个自变量的各种不同情况的分数值,采取对所评价的对象根据情况进行打分的方法,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其危险性分数值,再在危险程度等级表中查出其危险程度的一种评价方法。
5.1.2.1.1.1人的因素
a)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b)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5.1.2.1.1.2物的因素
a)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b)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5.1.2.1.1.3环境因素
a)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b)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5.生产的开始和临近结束时,以及施工、机器检修等,危险源状态与正常状态有较大的不同,属于异常
状态。
紧急状态:则是火灾、台风暴雨、地震等情况,对可预见的紧急状态,应有相应的计划、措施,以保证其影
响最小化。
b)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辨识危险时应对现有的危险源进行充分考虑的同时,也要看到以往遗留的风险以及策划中的活动可能带来的
3.5重大风险:是指公司通过风险评价,确定的不可容许或不可接受的风险。
3.6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3.7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一种半定量危险性评价法。它是以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的大小,其简化公式是:*E*C。
5.1.2辨识危险源
根据划分的作业活动区域,按各区域辨识危险源,相同工作特性的区域的危险源有其相似性,但由于地点或环境等因素不同,也会有特殊性,公司也应识别其因特殊性所造成的危险源。辨识危险源应全面、有序地进行,防止出现漏项,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
5.1.2.1应考虑的范围:
5.1.2.1.1四大因素:“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4.3宁波公司行政部负责跟踪子公司重大危险因素和环境因素的整改进度。
5、内容:
5.1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
公司安委会应组织专业人员,依照本公司所在国家(地区)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采用适当地辨识方法,找出可能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价和有效控制。
其工作流程为:划分作业活动区域→辨识危险源→风险评价→决定是否是可承受风险→确定风险控制措施→定期评审和动态管理。
a)各公司所在国家(地区)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
b)变电站、注塑机、大型压机、堆高的铁箱和模具、配电柜、具有压/剪/卷/绞/碾/割/刺/钻/高速旋转的设备、各类水池、高浓度粉尘车间、涂装线的排烟管道的维护等;
c)危化品仓库,以及易燃、易爆的工作区域。
5.1.2.1.4下列四种情况,各公司安委会应直接定为本公司风险评价级别较高的危险源
b)重要环境因素是由组织运用一个或多个准则确定的。
3.10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因素。
3.11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由公司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4、职责:
4.1公司安委会负责本公司范围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工作。
4.2公司相关部门负责参与本公司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辨识及风险评价工作。
b)职业健康安全责任制未落实
c)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d)职业健康安全投入不足
e)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不完善
f)其他管理因素缺陷
5.1.2.1.2场地和环境
各公司宜从厂址、总平面布局、道路运输、建筑物、生产工艺、物流、生产设备装置、有害作业环境、安全措施管理等几方面进行辨识。
5.1.2.1.3重点关注点
a)曾发生过事故,至今无合理控制措施的;
b)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风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c)不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的;
d)相关方依据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或涉及公司所做承诺提出的合理抱怨。
5.1.2.2三种状态、三种时态、七种类型:
a)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
正常:连续生产过程,属于正常状态。
风险,应在尽可能全面地考虑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使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c)七种类型: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生理、行为、其他。
5.1.3风险评价
各公司安委会应组织专业人员对已辨识的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价。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安全检查表方法、
危险指数方法、预先危险分析方法、故障假设分析方法,以及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本规定,目前仅对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