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析公路货物运输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探析公路货物运输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探析公路货物运输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伴随着公路网技术水平的提高、汽车工业的不断进步,公路货物
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公路运输市场也发生
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打破了计划经济时期国有运输企业在运输市
场中一统天下的局面,市场主体多元化日趋明显;为了满足国民经济
对公路运输新需求,公路货物运输生产方式和经营内容不断扩展,包
括传统的整车运输、零担运输以及集装箱、大件笨重货物、危险品货
物运输等不断发展和完善,快件运输、社会性储运服务等也暂露头角;
运输市场的多元化和运力的快速发展,使得为车货双方提供配载、货
运代理和货运信息的货运服务业应运而生;公路运输市场调控和管理
体系已初步建立。但是也应看到,由于客观条件和公路运输管理体制
等主管原因的制约,汽车货物运输的机动灵活、运达速度高的优势仍
一直未真正彻底体现出来。通过对我国公路货运业的现状分析,影响
我国公路货运发展的诸多因素依然存在。
一、公路货物运输中超载现象是目前管理中的难题
公路货物运输中的超载,是指超过车辆额定的标准运输;超限是
指超过路面设计承载的标准。近年来,公路运输超载超限成为一个严
重危害公路运输秩序的顽症,严重扰乱了公开、公平、竞争有序的道
路运输市场秩序。笔者认为,超载超限运输屡禁不止,根本原因在于
国家关于公路交通方面的法律法规没有得到彻底的贯彻执行。检察机
关在依法治理公路超载过程中,应坚持“监督执法、惩治犯罪、保护干
部、维护稳定、服务大局”的方针,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界定法律政策
界线,真正做到“打击与预防、惩治与保护、办案与服务”的和谐统一,
为彻底治理公路超载超限发挥坚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一是严厉打击治理公路超载中刑事犯罪,维护良好的公路交通秩
序。要立足治理超载超限的大局,认真履行批捕、起诉职能,严格界
定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线,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为依
法治理超载超限提供坚强有力的法制保障。对未经许可,违规擅自改
装车辆的单位和个体业主,应审查是否构成非法经营罪;对抗拒依法
治理超载超限,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情节严重的应审查
是否构成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罪;对在路面或检测站内起哄闹事,造成
交通秩序严重混乱的应审查是否构成寻衅滋事罪;对以疏通关系为业,
专门从事疏通关系过超载超限检查站,向个别执法人员行贿,从中牟
利,应审查是否构成行贿罪;对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执法人员依法
执行职务的应审查是否构成妨害公务罪等等,以切实维护法律的权威。
二是依法查办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保障公路交通管
理职权的廉洁运行。近几年,在交通运输管理环节,利用职权实施的
职务犯罪行为屡有发生,严重危害了交通运输业的健康发展。为此,
检察机关应充分履行反贪污贿赂及反渎职侵权职能,进一步加大办案
工作力度,严肃查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交通、公路及车辆管理职权,
与社会闲散人员内外勾结,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索贿行为;严肃
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交通、公路及车辆管理职权,不正确行使
职权,或超越职务范围、限度行使职权,不恪尽职守,严重不负责任,
拒绝或放弃履行职责的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行为,切实保障国家
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三是切实加强执法监督,保障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应该说依法
治理超载超限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
相互配合。对办理超载超限案件中遇到的问题,检察机关应注意对相
关部门的工作提出检察建议。如提请公安交管和车管部门注意加强车
辆落户和审验的源头管理,把好车辆落户关和审验关;提请交通运输
管理部门注意加大执法力度,依法设置固定或临时检查站点,选择、
配备必要的称重设备、卸载机具和卸载场地;提请市容部门注意和交
通运输管理部门相互协作,加大对未加苫盖的散体物料的运输车辆的
处罚力度;提请质监部门注意加大查处违规生产超标车斗企业力度;
提请工商部门注意加大对违法改装车辆的经营业主的处罚力度,从而
切实维护交通运输管理秩序和法律的权威。
二、影响公路货物运输因素分析
1、车辆结构不合理,技术状况较差
目前,我国运输车辆平均吨位低,多为4-5吨的中型车,大吨位
及专用车辆所占比例极低,由于车辆结构的不合理,也使得运输企业
失去许多货源。同时,由于运输行业的不景气,使企业无力进行车辆
的更新换代,营运车辆老旧,车辆完好率、营运效率低下。
2、公路货运站场设施简陋、功能单一
货运站是进行货物运输组织的场所,目前,全国虽已有2500多
个零担货运站(点),但多数为仓库式的,规模小、设施简陋、功能单
一,且没有扩建余地,而且货运站绝大多数属于企业自有、自用、封
闭型,没有向社会开放。场内搬运、装卸设备落后,不配套,生产作
业及技术水平基本处于手工操作状态,无法向用户提供高效率、高质
量的站场作业服务。
3、区域分割,体制封闭,运输效率低下
无论是公路快运还是普通货运,只要是运输生产,就会涉及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地区。长期以来,我国公路运输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
式是以区域企业为主,经营范围以区域为基础,受体制封闭等人为因
素的严重影响,跨区域的长途运输回程空载现象十分严重,企业运输
效率低下。以零担货物运输为例,目前我国公路零担运输实行的是不
同区域的货运班车"对开"形式,不同地区的运输公司之间用合同或协
议的形式认可对同一线路的联合经营,以固定的周期相互开行对等的
车辆运输两地间的货物。但各地多年来的运输实践已证明这种机制由
于其致命的弱点而缺乏生命力。
4、企业粗放经营,运输组织化程度低
我国的公路运输市场是改革开放后最早向社会开放的行业之一,
随着个体、联户和社会车辆进入运输市场的增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的国有和集体大中型运输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特
别是货运市场只占很小的比例。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少国有
和集体大中型汽车运输企业多采取了划小核算单位的措施,实行了以
车队或班组为单位的经营承包、个人单车营收承包、单车风险抵押或
租赁经营承包等不同的经营形式,加之大量的个体、联户及其它社会
车辆参营,使得公路运输市场组织结构更趋分散,公路货物运输呈显
著的粗放状态,运输的组织化程度降低。虽然公路货运服务业中的配
载和组货机构和个体逐步应运而生,但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网络和组
织手段,无法发挥更大的作用。
5、难以组织规模化和网络化的运输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公路货运市场是国有运输企业一统天下,
虽然这时期公路运输市场的单一主体的局面有其不利的一面,但应看
到国有大中型运输企业在国防工程、重点工程、抢险救灾物资运输等
与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生产中发挥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公路运输
市场放开搞活大大解决了货主运货难的状况,但由于种种原因,原有
的大中型运输企业化整为零,缺乏能够主导货运市场的大型区域性或
全国性的运输企业,过小的经营规模和营运区域、分散经营的状况导
致公路货物运输机动、灵活、优质、高效、网络化、规模化的经营的
整体优势难以发挥,与国外公路货物运输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生产效率
相差甚远,使运力资源发生了巨大的浪费,同时,企业的经济效益剧
烈滑坡。
三、公路快速货运发展新探索
根据上述分析,我国的公路货运业在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同
时,面临着许多自身难以解决的矛盾和问题,面对日益发展的商品经
济、日益增多的时效性强、附加值高的产品,社会公众越来越强的时
间价值观念和日益尖锐的国际贸易商战,对于公路货运业来说可谓机
遇和挑战并存。因此,迅速改变传统的公路运输生产方式,以满足商
品经济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建立全新概念的公路快速货运系统已迫在
眉睫,近几年来,在全国一些经济发达和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地区,
已经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公路快速货物运输业务,并已初步取得了良好
的经营效果。
如河北省根据本省高等级公路快速发展的实际条件,于1997年
12月份组建了河北省快速货运有限公司,快速货运公司根据地理特
点和货物流量流向,在全省建立了石家庄、唐山和沧州三个货运中心,
分别以石家庄为中心向广东方向、上海方向和东北方向辐射,省内货
运保证在24小时送到。
浙江省运输管理局根据本省商品经济发达,小商品市场密集等特
点,与1997年5月开通了京杭零担快运班线,实行北京至杭州48小
时运达,并给予超时补偿的承诺,同时实行车辆和货物的途中动态跟
踪,两端城市的短途取送货经双方协议合作经营。由于实行了良好的
服务,简化了货主托运和收费环节,保证了货物运送速度和质量,使
公路快速货运这种快速优质的运输形式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快运货运量直线上升。与此同时,与其它城市货运站联网中转,开通
了其它59个城市的快运线路,扭转了货运量连续下降,经营亏损的
局面。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省份的运输公司也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公路快
速货运业务,在此不一一列举。从上述一些公路快速货物运输的初步
实践证明,我国的公路快速货物运输系统的建立尤其广阔的市场,运
输企业从事公路快速货运的积极性非常高,从组织上为建立全国和区
域性的公路快速货运系统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关主题